加尔瓦龙是一种图里亚龙类的植食性恐龙,存活时期从侏罗纪的末期到白垩纪的初期,属于超巨型恐龙的一种,体长最多可达22米,第一批的化石发掘于西班牙的阿拉贡自治区的加尔瓦村,所以才因此而得名加尔瓦龙。
加尔瓦龙的化石发现
在80年代的时候,西班牙的一位业余化石爱好者Jo[db:tags]e Maria Herrero意外的发掘了一批蜥脚类恐龙化石,当时这批化石所在的地层就正好是西班牙阿拉贡自治区的特鲁埃尔省加尔瓦村,于是之后便交由萨拉戈萨大学和阿拉贡当地的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分别进行研究,从1993年就开始了挖掘,最终截止到02年的时候,他们才获得了至少50多块的恐龙化石,之后这些加尔瓦化石就被转移到了西班牙的加尔瓦博物馆中。
加尔瓦龙的名字来源
其实加尔瓦龙的名字确定过程并不是非常顺利,据说也正是因为当时选择了两个研究团队,但双方都不知道正在研究相同的化石,再加上当时就有不少的团队成员发表了报告,但是其中并没有公布这种恐龙的名称,所以最终才导致了这种恐龙拥有两个名称,但是优先权存在很大的争议,最终按照国际动物命名法,才将其中一个研究结果发表论文的期刊月份最早的作为标准,将其确定为“加尔瓦龙”。
图里亚龙类恐龙的定义
图里亚龙类恐龙算是蜥脚下目恐龙中一个还没有被明确种属的演化分支,主要是以图里亚龙这种欧洲南部的巨大蜥脚类恐龙作为主要的源头,其中还包含了加尔瓦龙和露丝娜龙唯一的两种种属。由于图里亚龙和加尔瓦龙的亲缘关系很近,所以它也是在西班牙的同一地层组中发掘出来的。
图里亚龙最初在33个物种中被认为可能是一个单系群,而不是属于新蜥脚类,因为它有着垂直的神经棘,并且脊后板和前板都是缺乏的,并且肩部骨骼带有突出的三角,而且尺骨的末端也带有笔直的棱线,虽然现在还不是很清楚它的具体归属,但可以确定的是它绝对是一个巨大体型的恐龙种属。
戈壁角龙是角龙下目恐龙的一种,诞生于8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由于鼻骨一度穿过了眼孔,因此被科学家认为和弱角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第一批出土的戈壁角龙是一只未成年个体,头骨仅3.5厘米,位于蒙古国的南部地区。
戈壁角龙的体型
俄罗斯的古生物学院Alifanov曾经就发表过一篇《蒙古晚白垩纪-小型角龙类小戈壁角龙》的文章,当时根据出土的幼年个体化石头骨仅3.5厘米,推测出戈壁角龙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可能性比较大,身长更是很难达到1米,可以说即便是在770多种恐龙中也只能排名靠后。
戈壁角龙的化石发现
戈壁角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南部发现的,当时就处于Khermin Tsav位置的Barun Goyot组地层,根据出土的仅3.5厘米的头骨进行分析,科学家认为它是一个未成年恐龙的可能很大,而之后根据鼻骨进入眼睛骨骼洞的特征,推断出它可能与罗氏弱角龙是近亲,而弱角龙科最早也是出现在亚洲的。
蒙古发现的恐龙
在亚洲发现了多达269种恐龙,在这其中中国是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国家,一共发现了至少181种恐龙,而蒙古则排名第四,也不算少,多达72种,蒙古发现的恐龙最大的一种是非凡龙,被称为超巨型恐龙,就像加尔瓦龙一样,体长最多可达23米,堪称一节火车车厢,而体型最小的则只有29厘米,叫做小驰龙,几乎和一只现代鸡一样大。
而在蒙古的所有恐龙之中诞生于白垩纪末期的恐龙占到了四分之三,大部分都是在8000-7000万年前开始出现的,其中最晚出现的叫做微角龙,在6500万年前才诞生,而最早的则叫做佛舞龙,在1.3亿年前就已经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