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蛇龙是一种双足行走的肉食恐龙,种属存在一定的争议,一般认为它属于兽脚亚目中的窃蛋龙科恐龙,它的体长只有2-3米,有着非常修长且高挑的后肢,第一批化石是在澳洲南部的安达摩卡发掘的,但其中只有一根非常破碎的胫骨。
彩蛇龙的化石发现
彩蛇龙目前的化石非常的稀少,仅仅只在南澳大利亚的安达摩卡发现了一根胫骨,并且它已经石化为了蛋白石,曾经在1973年的时候,意外的被一家宝石店收购了,期间古生物学家Neville曾经想要购买这根胫骨,但是之后却很快就被其他的匿名者买走了,直到04年的时候,这根全球唯一的彩蛇龙化石才被南澳洲博物馆赎回,并且付出了2.2万元美金才最终回到了博物馆的手中。
后来经过研究这根彩蛇龙胫骨化石,科学家推测出了它的挖掘地层,可能是来自海相的M[db:tags]rree地层,也就意味着它生存的年代可能是在白垩纪的第五个时代-阿普第阶,而这根胫骨化石虽然长达33厘米,但是它已经破碎成了10块,其中的指爪部碎片被认为是来自同一恐龙,而其中更加细小的腓骨化石也是如此。
彩蛇龙的种属关系
彩蛇龙的化石由于非常破碎不完整,所以目前来说彩蛇龙的种属还存在巨大的争议,曾经由拉弗·莫纳尔等人将其归类于兽脚亚目,但是并没有确定它的种属,因此现代科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彩蛇龙的胫骨上出现了狭长的距骨升突,就像雌驼龙一样,因此大部分人都认为它很可能是窃蛋龙科,但05年的时候,专家奥利弗却发现阿贝力龙超科恐龙也有这样的特征。
彩蛇龙的名称来源
彩蛇龙的命名主要是来自澳大利亚原住民的一个神话,据说当时是由确定彩蛇龙目类的拉弗·莫纳尔进行的取名,而名字就来自于澳洲神话中的彩虹蛇,不过最终的种属名还是以当地的部落Kujani为灵感而取的。
肯龙是一种剑龙科恐龙,诞生于1亿5570万年前侏罗纪末期的启莫里阶,属于剑龙科中体型偏小的,体长只有5米左右,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臀部或者肩膀两侧长有两根尖刺,向后延伸,而背部则沿着脊椎生长着6对长刺。
肯龙的外形特征
肯龙的体长只有5米,属于剑龙科中最小的恐龙之一,它的前肢带有蹄状的指爪,但长度较后肢更短。肯龙的嘴巴也具有非常典型的植食性恐龙的特征,长有小型的颊齿,更加方便啃咬植物,它的臀部带有一个空腔,其中遍布控制尾巴和后腿的神经,并且还能激发肌肉的能力,所以也被人称之为拥有第二个脑袋的恐龙。
肯龙和大部分的剑龙科恐龙一样,在背部的脊椎线处都长有两排菱形板甲,逐渐在尾巴尖处变为尖刺,每根尖刺的长度大多在1尺左右长。并且它和巨棘龙一样,在臀部或者肩膀处还长有一对非常修长的尖刺,不仅能够保护它不受伤害,而且还能起到一定的体温调节作用。肯龙的颈部和肩膀处还长有少数的板甲,也能够给予它充分的保护。
肯龙的生活习性
肯龙的牙齿非常小,但排列的格外密集,并且呈现奇特的铲状,在边缘还长有7个非常细小的突起,再加上它的前肢较短,身高不高,所以它主要是以低矮的蕨类植物为食。不过也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利用前脚趴树,从而实现站立,以更高处的树叶为食,不过这也存在一定的漏洞,因为当时比较高大的植食性恐龙也有很多,它完全抢不过那些大家伙。
肯龙的化石发现
肯龙的第一批化石是由德国的一个挖掘队在东非发现得,当时据说这批化石位于坦桑尼亚的一个山脉中,之后在1915年的时候就完成了挖掘,最终完整的保存了一架肯龙的化石在柏林的洪堡博物馆中,但是不幸的是在二战的时候,这座博物馆被轰炸,而肯龙的大部分化石也因此而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