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龙是一种原始种属的阿贝力龙科恐龙,体长只有6-8米,属于中型恐龙的一种,诞生于白垩纪末期的森诺曼阶时期。第一批的肌肉龙化石是在阿根廷的内乌肯省发现的,其中包含了颅骨、脊椎碎片等。
肌肉龙的外形特征
肌肉龙的体长普遍在6-8米之间,在770多种恐龙中排名234位,属于中型食肉恐龙,同时它也属于阿贝力龙科恐龙的最原始的一种,所以它有着一些非常典型的原始特征,比如方骨上的开孔以及眶后骨的膨胀突起等,和西北阿根廷龙科有着非常相似的点。不过它和其他阿贝力龙科恐龙不同的是它的脊椎,比如尾椎和背椎都是缺乏侧面腔体的。
肌肉龙的化石发现
肌肉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1991年的时候于阿根廷的内乌肯省发现的,当时这批化石埋葬于利迈河组中,也就是比较接近普拉扎的位置,而这种恐龙的种名就是因地名而来的,叫做大阿瓜达肌肉龙种,这批肌肉龙的化石中包含了颅骨、脊椎骨以及周围的一些骨骼碎片,最终在1998年的时候由罗多尔夫科里亚进行了命名和分析,而它的属名则是来自马普切语中的“肌肉”和“蜥蜴”两个词。
阿贝力龙科恐龙的特征
阿贝力龙科恐龙的颅骨和鲨齿龙科有着非常大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在颅骨部分,它的颅骨普遍比较高,但是显得很短,比如食肉牛龙的颅骨高度和长度都是一样的,这也导致它们的口鼻处都是非常钝的,而不是类似兽脚亚目下的似鸟龙这样有非常尖锐的吻部,比如似鸡龙等。
其次就是阿贝力龙科恐龙的前肢几乎没有了指爪,完全的退化,但是后腿则非常粗壮,但是明显要比其他的兽脚下目恐龙更短,尤其是小腿骨比大腿骨还要更短,不过这样也使得它们的后肢更加的有力且结实。
髋鳄龙是一种兽脚亚目恐龙,又被称之为侏罗暴龙,因为它诞生于1亿6920万年前的侏罗纪巴通阶,它的体长只有4-5.2米,属于中型恐龙之一,目前仅仅只在英国的牛津郡发现了三根髋鳄龙的肠骨化石而已,并且由于残缺不全无法分析,所以现在髋鳄龙还被认为是疑名恐龙。
髋鳄龙的体型
髋鳄龙的体长只有4-5.2米,最小的甚至只有1.5米,所以在770多种恐龙之中属于中等偏小的恐龙,和似鸟龙、鹤龙、纤细盗龙等有着相似的体型。最大的特点就是吻部像鳄鱼一样扁平且宽阔,前肢虽然纤细但是长有三根修长的指爪,并且后肢非常的粗壮,非常有利于奔跑。
髋鳄龙的化石发现
髋鳄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英国的牛津郡发现的,这批化石中仅仅只出土了三根肠骨,它们都埋藏于石场的板岩当中,肠骨看起来非常的小,仅仅只有12-13厘米,外层带有非常直的上髋臼脊,所以被认为和暴龙科、坚尾龙类的恐龙相似。但是科学家还不能以此为其进行分类,只能暂时的将其划分入暴龙超科恐龙之中。
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因为髋鳄龙的化石也有部分和斑龙非常类似。但不管是那种说法,髋鳄龙目前由于化石稀少的原因,都无法进行详细且准确的种属判断,最终只能将其列入了疑名。但是如果它真的是属于暴龙超科,那么它很可能就是暴龙超科中最为原始的恐龙之一,差不多比现在最原始的冠龙还要早上至少7百万年之久。
髋鳄龙的名字来源
髋鳄龙早在1932年的时候就被弗雷德里克·冯·休尼命名为隐匿髋鳄龙,在古希腊语中的名称含义则为“肠骨蜥蜴”,主要还是以化石来命名的,而拉丁文名称则寓意为“不知名的”,虽然种属存在质疑,但在1976年的时候,彼得·加尔东还是将克利夫兰史托龙直接列入了髋鳄龙的种属中,并且将其承认为独立的种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