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森龙是一种最原始的蜥脚类恐龙之一,诞生于2.1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由于第一批化石是在泰国发现的,所以它的拉丁文名称意为东北泰国蜥蜴”。伊森龙最大的特点就是四肢着地爬行,并且股骨超长,属于真正的蜥脚下目恐龙。
伊森龙的外形特征
伊森龙的头部相对于身体是非常小的,它的牙齿则有着非常典型的植食性恐龙的特征,就像大安龙一样,它的牙齿几乎大多都呈现勺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它主要是以四足着地进行活动,并且躯干非常的巨大,因为出土的股骨化石非常的修长,可达65厘米,是一位成年人的2倍之多,所以它的体重预估在15吨左右,属于大型恐龙的一种,这也是蜥脚下目恐龙具有的典型特点。
伊森龙的生活习性
伊森龙的全身都是绿色的,这样能够在森林中进行很好的藏匿,也就是像变色龙一样,一旦遇到危险伊森龙就会在树林中一动不动或者进行躲藏,最终逃过敌人的视线。伊森龙属于蜥脚下目恐龙,所以它的体型很大,但牙齿很小,不过由于牙齿呈现勺状,所以能够像耙子一样咬住树叶之后向后拉扯,最终将其扯下来进行咀嚼。
伊森龙的化石发现
伊森龙的第一批化石就是在泰国的伊森地区发现的,其中包含了部分脊椎、肋骨以及股骨,尤其是股骨非常的惹人注目,因为股骨的长度达到了65厘米,并且这还是受到了严重磨损的未成年伊森龙的化石,所以可想而知它的体型到底有多么的巨大,科学家曾经推测它的体长可能已经达到了6.5米。
伊森在泰国的东北部,气候干燥且人烟稀少,作为旅游资源丰富的泰国来说,伊森地区算是少数的没有对外开放的区域,所以才有幸将伊森龙的化石保存下来并且发掘出出来,也导致伊森龙的拉丁文名字就是因此而来,含义为“东北泰国蜥蜴”。
朱特龙是一种蜥脚下目中的泰坦巨龙类恐龙,体长可达15-20米,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诞生于下白垩纪时期,长期的生活在远古时期的欧洲,第一批化石也是在英国南部的怀特岛附近发现的。
朱特龙的化石发现
在1887年的时候,理查德·利德克尔就曾提到,威廉·D·福克斯在英国南部的怀特岛布鲁克湾的附近发现了两条蜥脚类恐龙的尾椎骨化石,并且分别将它们标号为BMNH R146a和BMNH 151,但是最初的时候科学家理查德在论文中却意外的将其归类于鸟脚类恐龙,而明显它带有很强的蜥脚类恐龙的特征,但因为那时候关于鸟脚类恐龙的尾巴特征还不太了解,所以便进行了错误的归类。
直到1929年的时候,才由冯·胡恩将朱特龙和另一具化石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其中第一只叫做Valdensis,而第二只则命名为Lydekkeri,它们都被认为是泰塔巨龙类恐龙的一种,最终在1993年的时候,由勒鲁夫重新的将其命名并且确定了它的独立属,而之所以将它称为朱特龙,就是因为在5世纪的时候朱特人曾经在这座怀特岛上进行了居住并且最终建立了王朝。
泰坦巨龙类恐龙的特征
泰坦巨龙类恐龙是蜥脚下目中体型最大的恐龙,并且也是目前已知的地球上最重的生物之一,尤其是超龙等体长可达40米以上的恐龙,更是不愧于泰坦这个名称。要知道泰坦在神话中的地位可是比十二主神还高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基本上体重都可达到20吨以上,而且普遍都是脖子和尾巴比较长。
泰坦巨龙类恐龙最大的面部特征就是鼻子大,尤其是它们的鼻孔不仅隆起突出,位于头顶,而且异常的硕大,但是它们的牙齿普遍非常细小且密集,大多呈现钉子状核铅笔状,而且大多数的泰坦巨龙类恐龙都是前肢短于后肢的,并且皮肤上带有很多细小的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