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是如何出土的呢?
出土环境
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进行曾侯乙墓发掘期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填土清除完,把墓葬打开时,地面水与地下水都混在一起,看到的几乎是一个200平方米的大游泳池。
考古队长谭维四决定慢慢将墓中的水抽完,随着水面的下降仔细观察水中的遗存,有一天看到黑乎乎的一根木柱浮出水面,接着是3层横梁一样的柱子,梁下悬挂着一件件古钟,这便是曾侯乙编钟。
战国曾侯乙编钟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最大钟通高152.3厘米,重203.6千克。它用浑铸、分铸法铸成,采用了铜焊、铸镶、错金等工艺技术,以及圆雕、浮雕、阴刻、髹漆彩绘等装饰技法。
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全套钟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
战国曾侯乙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在考古学、历史学、音乐学、科技史学等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2年1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文物历史
曾侯乙编钟的甬钟正面、钲部有“曾侯乙乍持用终”错金铭文,表明钟的制作和享用者是曾侯乙。镈钟上的31字铭文记载了楚惠王得知曾侯乙去世的消息之后,于在位第56年(前433年)特制镈钟用作祭祀。这为编钟铸造和该墓下葬年代提供了可考的依据。
1977年9月,一支部队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平整山头、兴建厂房时,偶然发现一座战国早期大型墓葬——曾侯乙墓。
1978年3月,以湖北省博物馆谭维四为队长的考古队开始实地勘察;同年5月,考古挖掘工作正式开始。
1978年5月11日,发掘组开始分步骤发掘;
5月22日午夜,水位下降到距椁墙顶50厘米时,曾侯乙墓中室内靠西壁不远、与之平行的2个长约2米的木架隐约可见。随后,靠南壁同样一个木架也隐约露了出来;
5月24日午夜,由上而下又露出了一层横梁,长短两根曲尺相交,梁体粗大,紧靠西壁的长达7米多,紧靠南壁的3米多,其下由3个佩剑铜人及一根圆形铜柱顶托,梁下悬挂的甬钟比上层的钮钟大,而且花纹精美,都有错金铭文;
5月25日,随着水位的下降,又露出了一层横梁,与上横梁结构形体相近,梁下由三个更大的佩剑铜人及1根铜圆柱顶托,有12个大型甬钟及一个镈钟,或悬于梁下或掉在梁架旁椁底板上;
6月15日,65件编钟连同挂钟构件、整副钟架以及竖在钟架旁的2根撞钟木棒、置于悬梁上的6个T字形敲钟槌,悉数安全出椁。
1978年6月,战国曾侯乙编钟出土后,文化部文艺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音乐史学家李纯一、黄翔鹏、王湘、吴钊等,先后从北京到达随县,对出土的乐器及全部编钟进行了考察与测音,继而与古文字学家、北京大学教授裘锡圭、李家浩等合作,对编钟铭文进行全面的考释研究。
当时随县没有博物馆,无法保存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也无科技力量进行研究。最终,时任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电令随县县委协助考古队将编钟等出土文物运往武汉的湖北省博物馆集中保存。
自1979年5月开始,在国家文物局主持下,由湖北省博物馆、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等7家单位联合成立了曾侯乙编钟复制厂研究组,经过4年反复试验、试制,终于在1984年7月成功地复制出形似声似的全套曾侯乙编钟。
战国曾侯乙编钟原件现收藏于武汉东湖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