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地球在“作死”吗 居然自己将月球拉向自己

发布时间:2023-07-18 06:19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科学探索 > 手机阅读

在我们固有的观念里,月球地球的好伴侣,一直是围绕着地球转的,从始至终不在一个轨道上,不会对地球造成威胁。但有科学家称月球正在脱离它原来的运行轨道,且将会撞上地球。这一言论使我们十分震惊,难道地球的好伴侣会变成地球的死对头吗?

地球在“作死”吗 居然自己将月球拉向自己

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月球真的会变成地球的死对头,对地球造成危害。而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月球的引力用力拉地球的海洋而引起的潮汐,即是潮汐摩擦的关系。

地球在“作死”吗 居然自己将月球拉向自己

科学家杰林巴恩表示地球与月球之间的潮汐变化随时会改变,且在最终会与地球相撞。在这过程中,地球在后来的自转速度将会慢下来来配合月球运行周期,即地球的引力将作用在月球上,地球把月球拉向自己。这也算是地球的作死”吧,居然自己将月球拉向自己。

地球在“作死”吗 居然自己将月球拉向自己

只不过我们是看不到月球成为地球死对头的那天,因为这一现象只有在650亿年后才会发生。因为在五十或六十亿年内,太阳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它将会变成红巨星,走到生命的尽头,并且会吞噬掉大部分的银河系,月球和地球有很大的可能性会在一次的变化中灭亡。

地球在“作死”吗 居然自己将月球拉向自己

所以我们是等不到月球撞向地球的时候,在这之前,我们地球和月球就十分有可能会在太阳变成红巨星的时候被吞噬掉。

在世界各地远古和近代的神话中,常常有这样的情节:一束光或者一个隐身人可以自由地穿过大山、墙壁、人体甚至大海而不留痕迹。

地球在“作死”吗 居然自己将月球拉向自己

其实在现实中,科学家发现的确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的神秘物质,它们把大山、墙壁、人体甚至大海都当做是透明的空气一样,随便穿越而不留下任何痕迹。由于这种物质本身不带电荷,不与电子发生干扰,所以不但肉眼看不见,甚至无法被电磁波捕捉到,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透明”。然而,中意科学家的实验还是探测到它们存在的证据。

中国和意大利的科学家在1992年开始实验,终于在2000年获得突破发现,引起国际上极大的轰动。这支8人的科学家队伍中一半来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方首席代表是戴长江研究员。他们探测到当这种物质在偶尔穿越碘化钠晶体时同样不会留下任何痕迹,但是偶尔会撞击晶体中的原子核时,则会发出微弱光线。

地球在“作死”吗 居然自己将月球拉向自己

尽管这一微弱光线肉眼看不见,但是通过光电倍增管会捕捉到这丝光线并转化成电信号(脉冲),然后这一脉冲会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科学家以此推断这种幽灵一样的神秘物质很重,它的例子重量至少是质子的50倍。

由于这种物质有质量又无法观测,不与已知的粒子发生任何作用,科学家就把它称作暗物质。把它的粒子叫为“WIMP”,即弱相互作用重粒子。

在意大利的实验室中,科学家使用的是碘化钠晶体,戴长江研究员相信换用别的晶体后,会得到更好的实验效果,他采用了氟化钠晶体,并在继续研究在氟化钠晶体中加入另外几种晶体制成复合暗物质探测器。目前使用的氟化钠晶体是一根直径2~3厘米,常悦10厘米的晶莹透明的圆柱体,当WIMP上亿次的穿过氟化钠晶体时,偶尔会有一些粒子与晶体的原子核发生碰撞,然后发出微弱光线就被仪器捕捉并记录下来,而且比碘化钠具有更好的粒子分辩能力。

地球在“作死”吗 居然自己将月球拉向自己

为了避免宇宙射线、电磁干扰等其他的“噪音”,这个实验必须在极深的山洞里做,山洞的岩石厚度至少要超过500米。因为宇宙中的大多数射线中的粒子都无法穿越这么厚的岩石,经过过滤,山洞里就只剩下这群游荡在宇宙中的神秘物质。

现在科学家们已经直到暗物质的密度非常小,但是数量非常庞大,它们的总质量占到宇宙的26%,宇宙中大量分布着这种暗物质。它们在宇宙中就像是密布的暴雨,而且相对太阳以230千米/秒的速度在宇宙中游荡。比如我们在倾斜的雨幕中奔跑,如果奔跑的方向冲着雨幕倾斜的方向,则雨滴落在身上的速度要比顺着雨幕倾斜的方向跑要大,身上就会落更多的雨滴。绕着太阳公转的地球就好比是在暗物质组成的暴雨中奔跑的人,这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每年的6月2号,山洞中的氟化钠晶体与WIMP粒子碰撞的几率就更大。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也更加佐证了暗物质的存在。

地球在“作死”吗 居然自己将月球拉向自己

暗物质的存在可以有力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还可以支持超对称粒子理论(反物质),对人类研究宇宙具有重大意义。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地球在“作死”吗 居然自己将月球拉向自己》感兴趣,还可以看看《还没有入手iphone14系列的朋友 要提前恭喜你们了 谁能想到库克会这么疯狂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小米开始“发飙”,12GB+512GB跌至1899元,实在良心

下一篇:白雪公主综合征:90%以上亚洲女性都患有此症

科学探索排行

科学探索精选

科学探索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