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号称都是根据驱魔人华伦夫妇的真实经历改编,那么真相到底如何?
德国有一家毛绒玩具厂,叫做史泰夫(Steiff),一个从19世纪末期就开始专注生产手工泰迪熊玩偶的公司,标志就是耳朵里有个扣子(Knopf im Ohr)。
可能家里有小孩的朋友一看到这个牌子已经跳起来了,这个牌子不是那啥么……!对,它就是那啥——被誉为泰迪熊里的“LV”、熊中极品,人称三重刘德华的顶级玩具熊品牌,不过这几年日子不好过,现在也没那么顶级了,但一个小小的泰迪熊还是要卖个百十来欧。
熊中极品史泰夫(图源:Steiff)
这家公司创立于1897年,创始人是理查德·史泰夫(RIchard Steiff),因为自己是个设计师加裁缝,而且特别喜欢熊,所以就开了个手工工厂专门做熊。
德国人嘛,虽然做出来的熊不怎么可爱,但是质量刚刚的,做工精细,而且细节特别丰富,和真熊似的,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但是当时一般人家的小朋友买不起他的东西,都是大户人家才有这个消费实力,于是乎接下来,就有一些财大气粗的人来找他,问他能不能特别定制一些手工玩偶。
史泰夫当然很乐意了,因为随便做个玩偶就可以漫天要价,而且越大越值钱,何乐而不为呢?于是,他开始了面向全世界富豪家庭小朋友的手工玩具定制服务。
1904年,他接了个大活儿。
有一个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基韦斯特(Key West)来的老头找到了他,先是自我介绍了一下:他们家是基韦斯特的名门望族,著名地主,家里不差钱儿,姓奥托(Otto),说起来八辈子前也是德国移民过去的,和史泰夫算是半个老乡吧。当然这些对于史泰夫来说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知道了这个奥托不差钱儿。
奥托说他有个小孙子,特别招人喜欢,这孙子有个梦想,想长大了以后当一名水手,到全世界去旅行,所以他就趁着这次来德国出差,想问问史泰夫能不能按照这孙子的照片赶制一个小海员的玩偶,尺寸大一点的,和这孙子等身的,如果能,他就买下来带回去,等这孙子过生日的时候送给他。
没有记录提到这个玩偶史泰夫管奥托要了多少钱,反正按照当时史泰夫的尿性,没个万八千的肯定是下不来的,总之,史泰夫连夜加班赶制,终于在奥托离开德国返美之前交了货,奥托很喜欢这个娃娃,虽然长得并不想自己的孙子,但神态很传神,毕竟史泰夫的收益有口皆碑,所以很痛快的付了钱。
回到美国之后,奥托就把这个玩偶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了他的孙子罗伯特·奥托(Robert Eugene Otto),罗伯特特别喜欢这个玩偶,有记录显示,他整个童年都一直抱着这个玩偶到处溜达,形影不离。
罗伯特娃娃(图源:Atlas Obscura)
不过罗伯特并没有按照自己而是的梦想成为一名海员,而是选择了富二代都普遍喜欢的专业之一——艺术,因为这个专业可以花更多的钱和时间在欧洲游玩,所以非常适合这种家庭出身的公子哥。不过不出所料,他游遍了整个欧洲,还在巴黎生活了几年,除了捡到个老婆之外,没有任何收获,1930年的时候,他结束了游学,带着老婆回到了佛罗里达,住在自己长大的祖宅里。
这个罗伯特从小生活在富豪之家,脾气特别大,稍微有点不满意就发火,而且旁边的人还都得让着他,要不然他就联系古巴黑社会的黑大哥来帮忙解决问题,每次都能解决的明明白儿白儿的,结果在当地就留下了很差的口碑,身边的朋友越来越少,而且很多当地居民都说这个罗伯特性格孤僻、暴躁,是个怪人,最好少惹为妙。
1974年,罗伯特死了,两年后,他老婆也死了,而且奥托家在罗伯特这代单传,他也没有孩子,所以这个家族到他这就绝种了。
奥托家的大宅子被另外一个有钱人默特尔·罗伊特(Myrtle Reuter)买下,并且在里面住了20年,然后又把这个宅子卖给了现在的持有者,最后它被改造成了一间旅店。
奥托家的祖宅(图源:Gecce Miami)
鬼故事就从罗伊特买下了这个宅子后开始。
有一天晚上,罗伊特听到屋子里面有什么动静,可是他和妻子找了一晚上也没找到原因,声音貌似是从头顶上传来的,所以他们决定第二天爬到阁楼的储物间去看看,是不是闹了老鼠之类的。第二天,当他们两口子爬上满是蛛网和灰尘的阁楼的时候,突然那个声音又响了起来,于是他们打着手电,意外的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小孩大小的身影,正坐在一个摇椅上前后摇动,把两个人都吓坏了,但当罗伊特鼓起勇气走上前去仔细看的时候,他发现这竟然是个玩偶。是的,这个玩偶不用说你也已经猜到了,就是罗伯特小时候的那个真人等身一比一史泰夫豪华私人定制玩偶。
他们解释不了为什么这个玩偶会自己坐在摇椅上来回摇动,反正就觉得这个玩偶长得挺可爱的,于是就把它从阁楼上拿了下来,清理干净了之后,摆在了屋子中间。
结果,他们经常在夜里看到有人走到他们的床边,但当他们点了灯之后,发现只是这个玩偶,不知道怎么移动到了他们的床边,这让夫妻两个人觉得非常害怕。
罗伯特娃娃的脸特写(图源:ShareTap)
除此之外,他们家里附近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怪事,比如经常会出现小动物的尸体、莫名其妙的脚印、一滩滩的鲜血等痕迹,而且这附近的意外事故、车祸、自杀事件也变多了。
夫妻两人非常担心,而且当地的居民也都知道他们找到了玩偶的事情,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联想到原来那个性格孤僻的罗伯特,各种各样的传说也应运而生,有人说是罗伯特的灵魂附在了这个玩偶上,在死后继续留在人间作乱,还有人说罗伯特曾经去过海地,在那边买了一个巫毒娃娃,他自己很有可能就是被这个巫毒娃娃给弄死了,而现在这个巫毒娃娃需要一个人形的身体,所以就附在了这个玩偶身上。
但是这件事里最倒霉的就是罗伊特两口子,这两口子三天两头的经历各种各样的怪事,神经弄得非常紧张,所以他们在和这个玩偶住了20年之后,就赶快把这个房子处理掉了,而卖房子的时候,没有像罗伯特一样附送玩偶,而是把这个玩偶捐给了基韦斯特艺术和历史博物馆(Martello Gallery-Key West Art and Historical Museum),名字太长,就简称叫做基博馆吧。
基博馆的外面就是罗伯特娃娃(图源:Wikimedia Commons)
这家博物馆规模特别的小,是个本地博物馆,展品都是过去基韦斯特这个地方的一些手工艺作品、绘画等等,最多的是基韦斯特地区大家族的一些历史和他们的收藏品,如果你今天打开这个博物馆的网页,点进展品这个链接中,你会发现,“罗伯特的娃娃”是他们最重要的展览之一,甚至排在第五名,属于镇馆之宝那个级别的,而每年的10月,他们还会专门搞一个这个“罗伯特娃娃”的专题展览招揽游客。
罗伯特娃娃(图源:senoritacraftywhiskers)
看了半天,你肯定特失望:什么嘛!看了半天,又是个展览的广告啊!
是啊,关于“罗伯特娃娃”的故事,除了这个娃娃的来源能考证之外,其他的事情完全都考证不了,而且这个故事中的槽点也太多,最大的槽点就是——你家里有个闹鬼的娃娃,每天都闹鬼,然后你还和它一块儿住了20年,除了这个故事是编的这个可能性之外,我真的也想不出什么其他的可能性了。
不过这个故事倒是一个启发,因为在当时美国的流行文化中,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么能闹鬼的娃娃,所以“鬼娃娃”一夜之间,跟着“罗伯特娃娃”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了,当时有点名气的“鬼娃娃”有多利娃娃(Dolly Dearest ),1991年被拍成了一个电影;恰吉娃娃(Chucky),也就是后来被改编成《灵异入侵》(Child's Play)的那个最著名的“鬼娃娃”,最新的片子拍摄于2017年;活体娃娃(Living Doll),也就是暮光之城里出现的那个会说话的恐怖娃娃;当然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有名娃娃——安娜贝拉(Annabelle)。
恰吉娃娃(图源:horrorfreaknews.com)
一提起这个安娜贝拉来,你脑子里肯定会出现一个咧嘴狞笑着、眼角还流着血泪的那个恐怖的娃娃脸,是的,这正是2014年非常火的那部《招魂》(The Conjuring)系列的外传《安娜贝拉》(Annabelle)中的恐怖娃娃形象。
安娜贝拉剧照(图源:Hindustan Times)
不得不说,这个电影非常成功,但并不是拍的很成功,而是运作的非常成功,因为早在一年前,其实这个《招魂》系列的正传就已经上映了一部了,不过这一部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关注,反而是这部外传,让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了一对传奇驱魔夫妻——华伦夫妇(Ed and Lorraine Warren),而在中文世界,这对夫妇竟然有着一大堆头衔:教会唯一认可的驱魔人夫妇、真是存在的驱魔人、知名灵异调查者、超自然现象调查专家等等等等,如果你用“华伦夫妇”作为关键字搜索,你会发现无论简繁,全都是在传颂这对夫妇的驱魔能力如何高超,他们碰到的事情如何灵异,至少我没有找到任何一篇是陈述事实真相的文章,所以我就来写中文的第一篇吧,希望你看完了这个文章之后,能够在继续为这两口子吹牛欢喜的人面前,狠狠的……说一声“放屁”。
刚才说到了《安娜贝尔》其实是《招魂》系列电影的第二部,而第一步是另一个美国著名的鬼故事《阿米提维尔鬼屋》(Amityville Horror),不过在真实的世界中,安娜贝尔其实才是这对夫妇“事业”的起点。
实际上,安娜贝尔这个娃娃并不是像电影里所刻画的那个形象,而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到处都能买到的娃娃——蓬发安(Raggedy Ann)的玩偶。
这个蓬发安是一个叫做强尼·格略勒(Johnny Gruelle)所塑造的一个卡通形象,他有一次带着女儿一起回家探亲,女儿就在他们家的老宅里到处玩,结果找到了一个不知道是谁做的一个破烂玩偶,头发乱糟糟的,衣服也只是胡乱缝的,最重要的是这个娃娃脸上没有五官——也不知道是当时忘了做了,还是被人给揪掉了。
因为家里人谁也想不起来这个玩偶是哪来的,所以格略勒的女儿就觉得这个家伙很可怜,连个鼻子眼睛都没有,穿的还这么破,于是就抱着它哭,哭的撕心裂肺、歇斯底里,最后格略勒就求他的妈妈,也就是女儿的奶奶,能不能用你的巧手,给这个娃娃缝上鼻子和眼睛。
奶奶心疼孙女,第二天就给这个娃娃用两粒黑扣子做了眼睛,然后用画笔画了个三角形的鼻子和嘴,这样,一个头发乱糟糟的可爱娃娃就诞生了。
蓬发安娃娃(图源:SheKnows)
看到这个娃娃后,大家都觉得很喜欢,于是格略勒就引用了他很欣赏的美国作家詹姆斯·惠特科姆莱利(James Whitcomb Riley)的两首诗的名字《邋遢之人》(The Raggedy Man)和《小孤儿安妮》(Little Orphant Annie),把这两个名字组合了一下,就给这个娃娃起名叫蓬发安了。
后来,格略勒以这个蓬发安作为主角,创作了一部蓬发安的探险故事《蓬发安大冒险》(Raggedy Ann Stories),1915年出版,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20年他又写了续集,加入了新角色——蓬发安的弟弟蓬发安迪(Raggedy Andy)。
作为美国儿童文学的重要作品之一,蓬发安伴随着几代美国人的成长,而精明的商家自然也不会放过贩卖周边的机会,蓬发安的玩偶也成了美国市场上辨识度最高的故事主角之一,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而安妮贝拉的原型,正是这么一个随处可见的、普通至极的蓬发安玩偶。
让这个玩偶变得不普通的,自然就是华伦夫妇这两口子了。
关于这对夫妇的生平,没有什么好介绍的,因为只要你有正常的逻辑,一看就知道全是瞎编的。事实上,这对夫妇在1952年之前的记录少只有少,因为他们实在是默默无闻,我们只能够从他们满嘴的牛欢喜中寻找到一些“可能有些真实性”的描述来介绍一下,可即便是这些内容,你听完了就知道为什么我一个字也不会相信了。
华伦夫妇合影(图源:Dread Central)
爱德华·华伦(Edward Warren)出生于1926年的9月7日,他老婆罗瑞·华伦(Lorraine Warren)比他小一岁,出生于1927年的1月31日。
诡异的事情立刻就出现了。
1926年出生的爱德华,竟然声称自己是一名二战老兵,而且还是海军。
为什么说是老兵呢?因为他在早期时声称自己是1941年就参战的第一批美国海军,上过战场,打过日本鬼子。
可是美军1941年12月才参战,1926年出生的他那时候刚过完15岁生日3个月,几乎就是14岁,二战的美军参军年龄是不低于16岁,莫不说他是怎么混进革命队伍的,就说1941年上战场也不是说你参军就上啊,连训练都不训练,直接送上去和日本人拼刺刀么?
估计是他自己也觉得这个瞎话没编好,在后来的传记中他修正了了一下这个BUG,说自己是在17岁的时候参军的,总算是还说的过去了。
退役了之后,他成为了一名警察,可是1952年,他26岁的时候,却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灵异事件调查者,还和他老婆罗瑞一起创建了一个新英格兰街坊灵异事件调查会( New England Society for Psychic Research)的组织,给自己印了名片,到处演讲吸收会员,专门找学生、大爷大妈这样的聊,让他们缴纳会费,美其名曰“调查灵异事件”,其实到底花哪去了谁也不知道,而且为了骗点钱,他们无所不用其极,有的时候爱德华会亲自装神弄鬼吓唬会员,如果不缴会费就让恶灵缠上他之类的。
而在若干年之后,所有和这个爱德华接触过的人对他的统一印象都是——市井流氓。
他老婆罗瑞就更绝了,从小就是个问题少女,最大的本事就是吹牛欢喜,讲起鬼故事来都不带换气的,最大的能耐就是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突然和对方说“嘘!你听见了么?”对方肯定懵逼啊,我听见什么了听见?然后她就会神神叨叨的说“有个灵魂正在和我说话,他托我给你带个话,你上辈子欠他的钱该还了,我代收一下就行。”
两个活脱脱的混子凑在了一块儿,开始了行骗人生,最关键的是,这俩人不光行骗一辈子,还越骗越精神了,最后不光骗进了好莱坞,还骗到了全世界,可以说在他们灵媒界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华伦夫妇正在“通灵”(图源:Dark Hauntings)
其实看过我其他文章的朋友肯定对美国的这个时期不陌生,因为UFO、外星人绑架、百慕大三角洲、费城实验全是这个时期出现的,我也在很多文章里解释过,这是因为战后的美国,对战争还存有深深的恐惧,社会上普遍存在战争创伤后遗症,人们的生活又趋向安定,媒体开始发展,导致阴谋论大行其道,华伦夫妇显然也是这个时期的产物之一。
虽然这个所谓的协会1952年就成立了,但他们毕竟还是太年轻,也就忽悠点老头老太太的买菜钱和学生们的零花钱,没做出什么大事来,一直到1970年,他们俩经过了在灵媒这个行业中的沉淀,终于开始崭露头角了。
这一年,华伦夫妇在康涅狄格州的门罗市(Monroe)的郊区租了个小屋子,搞了一个博物馆——华伦诡秘博物馆(Warrens Occult Museum),而这个博物馆里摆满了不知道从哪里收来的小物件,但这对夫妇牛就牛在:他们给每个物件都编了一个故事,而且他们号称这是他们从业18年来,从各处收罗来的,每一个物件背后都有一个驱魔的故事,而且都是他夫妇俩亲自上手,最重要的是,你进入这个博物馆,他们俩人会陪在你身边给你讲解。
华伦夫妇的展品(图源:网络)
这种用户体验别说放在当时,就是放在今天也非常的吸引人啊,你想想,每个物件都有一段鬼故事,而且还是当事人亲口给你讲,多有意思!
于是,很多人就去参观这个博物馆,他们终于开始赚钱了。
在这个博物馆中的第一批展品中,就有一个装在玻璃瓶子里的普通蓬发安娃娃,很多人迷惑不解,为什么其他的东西不是恶魔爪子就是魔鬼的角,这个娃娃这么普通,怎么还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呢?
华伦夫妇和安娜贝拉(图源:网络)
这就是他们第二个高明之处,反正也是编故事,如果这个故事是个离你生活特别远的,你没有代入感,但如果是个随处可见的普通娃娃,普通到你可能从小就有这么一个陪你睡觉的娃娃,那么套上一个恐怖故事,你说该多带劲呢?
于是,这个安娜贝拉的故事就这么诞生了。
据说这个玩偶的主人是一个实习护士,1970年的某一天,他妈妈寄给她了一个蓬发安的玩偶,可是她收到这个玩偶之后,怪事就接连发生了。因为她住在学校的宿舍里,有一个同屋室友,先是这个室友发现玩偶的手会动,趁人不注意的时候会抬一下,开始她室友以为自己眼花了,但接下来这个玩偶就开始自行移动,经常会从自己变换位置,有的时候还会消失不见,过一段时间再次出现。室友告诉了这个实习护士之后,两个人都觉得非常害怕,于是就找来了一位当地的通灵师,让他帮忙看看这个娃娃有什么古怪。
这个通灵师来到他们的屋子里之后,先是默默地仔细的检查了一下屋子,对坐在床上的玩偶假装视而不见,随后突然走进那个玩偶,抓起来大声的呵斥道:“安娜贝尔!你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把两个姑娘给吓懵了,可几分钟之后,通灵师突然用另外一个声音说:“我就是要他们不得好死,我要诅咒他们。”随后,通灵师恢复了正常。
通灵师告诉他们,这个娃娃被一个恶灵附体了,恶灵的名字叫做安娜贝尔·希金斯(Annabelle Higgins),而且他的法力太浅了,驱不了这个魔,必须要找业务水平更高的驱魔师来才行,说完,就把华伦夫妇的名片给了这两个女学生。
两个人赶快联系了华伦夫妇,而他们也在几天后就来到了这个地方,罗瑞开始使用她的通灵术和安娜贝尔进行沟通,但因为安娜贝尔执念太强,劝说无果,只好由爱德华来硬的——使用法术和仪式驱魔。
可他们都低估了安娜贝尔的能力,她的法力远远在华伦夫妇之上,最后,华伦夫妇用尽了浑身解数,勉强将她封印进了那个玻璃瓶子里,并贴上了封条,并在驱魔之后把她带回了他们自己的博物馆开始展览,呐,各位面前这个装在玻璃瓶子里的蓬发安娃娃就是恐怖的安娜贝尔啦,大家可以拍照留影,10美金一张,但是请务必不要触摸,万一放出来我们俩现在也搞不定。
这就是安娜贝尔的故事。
虽然正常智力的人肯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但因为传播的太广,还是一传十十传百的变成了一个著名的灵异故事,既然影响力大了,那么就有刨根问底的人来调查了,首先大家问的问题就是:你说的这个故事里的女学生姓什么叫什么?在哪个医院实习?哪家大学上学?住在哪里?老家是哪里?我们能找她核实一下这个故事吗?另外,这个故事里出现的另外一个通灵师是谁?还有能够佐证这个故事的证据吗?
你说你跑去和一个骗子问这些问题,那除了浪费生命还能得到什么呢?
华伦夫妇解释说我们这个故事里面出现的所有人都要求我们尊重他们的隐私,不能透露他们的具体情况,所以无可奉告,这个瓶子里的娃娃就放在那里,你爱信不信,反正他们挣得也不是这些持怀疑态度人的钱,他们挣钱的套路很简单——过滤掉聪明人,忽悠傻子,反正傻子肯定比聪明人多。
德州大学(Texas State University)的宗教学和民俗学教授乔瑟夫·来考克(Joseph Laycock)去看过他们的博物馆,和这两口子聊过,也问过问题,当时就说这两口子是活脱脱的骗子,那个博物馆里全都是各种万圣节的玩具和娃娃,整个博物馆就像是直接搬了一家一元店一样,那些所谓的神秘学的书籍你可以在任何一个街边书店里找到。
华伦夫妇的部分展品(图源:TV Digital)
而且对于安娜贝拉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来考克直接指出这完全就是拷贝了“罗伯特娃娃”的故事,甚至连中间的很多故事细节都没改,他认为这对夫妇只是在街边买了个蓬发安娃娃放在了玻璃瓶子里,然后买了一本关于“罗伯特娃娃”的小册子,照本宣科编了个故事,然后收那几美元的门票和讲解费罢了。
其实不只来考克一个人这么说,著名的科普作家夏伦·希尔(Sharon A. Hill)、怀疑论者布莱克·史密斯(Blake Smith)等等专业人士在看完了这个博物馆之后,无一例外的认为这两口子只是在“给一屋子破烂编鬼故事”,至于那些展品,实在是拙劣的不能再拙劣了。
面对这些质疑和指责,华伦夫妇另一个高明的地方又显示出来了——他们根本就不鸟这些专家的质疑,道理非常简单,如果你逐条去和他们辩驳,那么你肯定辩驳不过科学家们,这纯粹是浪费时间,与其说解释这些明显的漏洞,不如置之不理,还是那句话:过滤掉聪明人,挣傻子的钱。
所以他们面对指责,就是一个态度:你爱信不信。
于是,马照跑舞照跳,这些怀疑论者说破了嘴,也不如他们的故事更吸引人,他们照旧开着博物馆,继续以所谓“知名灵异调查者”的身份在全国各地找各种各样的灵异事件,不停的往他们的博物馆里面增加故事。
接着,又发生了一件让他们事业往前迈了一步的事,不,应该这么说,这是一件让好几个人的事业都往前迈了一步的事,因为所有参与这件事的人都发财了,这是美国灵媒界的一次大丰收。
1974年,在纽约长岛一个叫做阿米提维尔的小镇上,出了一宗凶杀案——23岁的罗纳德·迪福(Ronald DeFeo)突然冲进一间酒吧,说他们全家都被枪杀了。
罗纳德·迪福(图源:The Unredacted)
警察迅速到敢到了迪福家里,结果真的在他们家发现了6具尸体,于是立刻对现场展开了调查。
可是这个现场实在是太明显,因为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一个人,那就是报案的罗纳德·迪福本人,所以这个案子也没什么可查的,基本上在第一时间就已经结案了,就等着法庭审理然后送这个杀人恶魔上电椅完事,但毕竟牵扯到死刑,所以庭审的时间非常的长,一拖就是一年的时间。
迪福和兄妹们合影(图源:The Unredacted)
就在这个案子发生的一年后,迪福家的房子被乔治·鲁茨(George Lutz)和她的太太凯西(Kathy)买下,他们带着三个孩子搬进了这间曾经发生过命案的凶宅。
他们搬进去之前,只对墙面房顶和地板做了一些简单的修缮,里面的家具还都是原来迪福家留下的家具。
迪福的旧宅(图源:dreadcentral.com)
在搬进去的当天,鲁茨一家就听到了一些异响,刚开始很轻微,最后越来越大,他们听到了死者的哀求、凶手的咆哮和枪响,这使他们非常害怕,因为声音出现在夜里,所以他们怀疑自己是在做梦,没敢声张,就悄悄的找来了凯西熟识的一名神父——培科拉罗(Pecoraro)神父来家里年年祈祷文。
神父如约而至,在房间里做了一圈祷告之后,没有什么异状发生,于是就回家了。可是在他刚刚离去之后,屋子里就想起了愤怒的喊声,这喊声非常尖利刺耳,除了能听出来很生气之外,其他的啥也听不懂,接着,凯西的皮肤莫名其妙出现了烫伤,起了水泡,他们的女儿说看到了一只粉红色的猪在天上飞,而且还在窗户外面冲着他们笑,他们还说看到了有一尊雕像在他们的屋子外面转悠,貌似在找机会进来,非常恐怖。
另外,乔治在屋子里拍到了一张灵异照片,他的女儿头顶上有一张人脸,瞪着眼睛非常吓人,而这张照片也成为了印证这个故事真实性的一个“铁证”。
乔治·鲁茨拍下的灵异照片(图源:dreadcentral.com)
因为太恐怖,所以他们就找来了一个本地的驱魔师史蒂芬·卡布兰(Stephen Kaplan),让他帮忙对这个房子进行调查,结果卡普兰进来赚了一圈,说这里太邪行,他干不了这件事。
接下来,事情变得更加严重了。
凯西的乳房上突然出现了一个红色的手印,而乔治在一天夜里翻身的时候,睁开眼,发现凯西的脸突然变成了一张非常狰狞的面孔,这让他立刻跳下了床。
最后,这个家庭在这间房子里生活了28天,实在受不了,赶紧搬家了。
据说这里曾经在过去发生过一次印第安人的大屠杀,而那些尸体就被埋在这间房子的下面,迪福正是被这些冤魂影响才行凶杀人,而鲁茨一家也是因为这些冤魂作祟,不得安宁。
这个故事恐怖吗?
恐怖就对了,因为它本来就是个恐怖故事。
咱们该来聊聊真相了。
乔治·鲁茨是个什么人呢?其实他是个图书代理商,因为不知道什么原因,把自己公司给干倒闭了,当时正处在事业的低谷。他和一家出版社的关系非常的好,这家出版社就是大名鼎鼎的普林帝斯霍尔(Prentice Hall)。在这件事情发生的前两年,威廉·布拉迪( William Peter Blatty)出版了那本著名的小说《驱魔人》(The Exorcist ),开创了驱魔小说的先河,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作为大出版商,普林帝斯霍尔一直在关注相应的题材,当然作为和普林帝斯霍尔有生意往来的乔治·鲁茨自然也知道他们在找什么样的书,所以当他和普林帝斯霍尔取得联系后,普林帝斯霍尔非常高效的安排了一位作家杰·安森(Jay Anson)立刻着手开始写乔治·鲁茨一家的故事,书名就叫做《阿米提维尔恐怖事件》(The Amityville Horror),这本书仅在这个事件发生的9个月后就出版了,果然不出大家所料,这本书迅速成为了畅销书。
这本书之所以会出版的这么快,当然和乔治·鲁茨在短时间内提供了丰富的故事细节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乔治·鲁茨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就向安森讲述了一个颇为完整的故事,有前因后果、有拓展和猜想,安森只是在文字上按照畅销书的套路稍微做了一些润色罢了。
那么乔治·鲁茨的故事是怎么编出来的?
在这28天中,他在屋子里接待了一位客人——威廉姆·韦伯(William Weber),罗纳德·迪福的辩护律师。
很奇怪对不?为什么他要和迪福的辩护律师见面?
自然是为了串供编故事啊!
具体是谁先找的谁已经不知道了,但好在这件事的最后两个人翻脸了,韦伯把当时见面的细节和情况都给抖落出来,我们才知道他们到底谈了什么。
他们俩达成了一个协议,就是一起设计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既能让乔治·鲁茨的鬼故事卖出去,继续获得潜在的商业利益,又能够让迪福的杀人动机说的通。迪福的杀人动机对于韦伯来说非常重要,虽然这个理由注定是“迪福受到了恶灵的影响所以杀人”,但对于韦伯来说,这在司法上就可以解释为“迪福是在意识不清醒的状态下杀的人”,那么迪福毫无疑问就有精神障碍,以此就可以获得轻判。
这样一来,皆大欢喜。
于是,韦伯负责将故事编造完整,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的完成度相当高的原因——这不是废话么,一个律师编的故事,自然完成度会相当高了。
而乔治·鲁茨负责这个故事的推广,因为让大众相信这件事,对于迪福的辩护也有极大的好处,所以,他就开始寻求渠道。
华伦夫妇又要出场了。
这时候距离安娜贝尔那个拙劣的故事已经过去了4年,他们在这四年中赚得是盆满钵满,而且名气大增,当时夫妇俩正在纽约的第五频道(Channel 5)做一个宣扬封建迷信活动的垃圾电视节目,这个节目的主要内容在今天也很受欢迎,就是现场探灵,这两口子满世界的找鬼屋呢,就在这个时候,鲁茨找到了他们。
这仨人一见面,比见到失散多年的兄弟姐妹都亲,唯一一个对爱德华抱有过正面评价的人就是乔治·鲁茨了。于是三个人当时就敲定,做一个系列的探灵节目,而且在接下来,他们还真的就去做了,这期节目大为成功,因为当时这个案子在全美国都轰动一时,过去华伦夫妇做的那些鬼屋探灵根本就不知名,大家也就是看个热闹,结果这次是真正的、大家全都知道的鬼屋探灵,收视率爆棚。
华伦夫妇从这期探灵节目之后,俨然成为了“全美探灵第一对”,在他们灵媒界享有顶尖声誉,变成了权威中的权威,而也就在此时,好莱坞也开始关注他们,更多的电视台要买他们的探灵节目版权,还有很多的制作人跑过来和他们商量买故事版权改编剧本。
这两口的故事等会儿接着说,我先把阿米提维尔的故事讲完,省得说一半不说了,你们抽我。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一点也不会让你意外——鲁茨和韦伯俩人闹掰了。
原因很简单:韦伯最开始就是想挣迪福一笔律师费,他根本就没想到他编的这个故事竟然有这么大的商业价值,眼看着鲁茨就靠着这个故事又是卖书又是上节目,名气和经济收益滚滚而来,这让他非常的眼红。
他是一位律师,他能够想到的解决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直接起诉鲁茨。
两人很快就对簿公堂,鲁茨说韦伯诬陷,韦伯说鲁茨擅自使用他提供的故事内容,双方都要求对自己的商业损失进行赔偿,鲁茨还要求精神赔偿。本来是韦伯告鲁茨,他证据确凿,直接指出了这个故事里的大部分根本就是他从小说《驱魔人》里摘下来的,而且连当时写故事大纲的笔记都出示了,但鲁茨就是不认,他否认和韦伯见过面这件事,反而要求赔偿,这事情越说越乱,最后法院进行调停,两方用了两天的时间达成了和解,和解的条件就是:鲁茨和韦伯平分所有阿米提维尔故事的收益,算是终于把价格给谈好了。
韦伯出示的证据之一:他们的握手协议(图源:The Amityville Murders)
不过这时候已经晚了,俩人之前打的太狠,韦伯已经把好多不该说的话都和媒体说出去了,不过这件事已经到了这个时候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反正这个圈子大家都是同一个套路:过滤聪明人,留下傻子,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爱信不信爱信不信爱信,不信。
还记得那个鲁茨请去的驱魔师卡布兰吧?
这个卡普兰看到了这件事也坐不住了,是啊!和一个如此高价值的事情擦肩而过了,换你你也坐不住啊。
这时候,坏蛋出现了。
普林帝斯霍尔联系到了卡普兰,听说你对这件事情很有意见对不对?没关系,我们出版社海纳百川,就喜欢你们这些有不同意见的好同志,于是使劲启发这个卡普兰,卡普兰在和普林帝斯霍尔的编辑们开了几次会之后终于开窍了,他决定写一本驳斥《阿米提维尔恐怖事件》的书,就叫《阿米提维尔恐怖事件的阴谋》(The Amityville Horror Conspiracy),在这本书里,他以见证人的身份,列举了大量的证据来证明这件事情纯粹是鲁茨捏造的故事,证据竟然多达100个。
阿米提维尔恐怖事件的阴谋(图源:Goodreads)
比如他实地调查了这个地区的历史,根本就没有什么印第安人坟墓,当年离这里最近的印第安人部落在70英里之外呢,说这里发生过大屠杀简直是无稽之谈。
他还找到了当时鲁茨家请去的神父培科拉罗,并记录下了神父的证词:当时神父在他们家根本就没发现任何异状,而且当时鲁茨叫神父去的理由是说老婆病了,没法做祷告,能不能让神父到家里陪他们一起做祷告。另外,他还揭露出一个内幕,就是当时安森在写书的时候找到过培科拉罗神父,但神父拒绝提供假证词,于是安森在他的书里悄悄的把神父的名字换成了曼图索(Mancuso)神父,并且让这个虚构的神父说了很多虚构的证词。
当然,卡普兰的书也大卖了,成为了畅销书,他也靠着这个故事发财了。
这件事里,几乎所有参与者都发了财,除了那个倒霉的神父,不过神父是上帝的人,他也不需要发财,一帮人真真假假的就从这么一个普通的刑事案件中,炒作出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不得不让人佩服。
另外,还有迪福,他被成功的证明了当时杀人的时候失智了,所以被判了25年监禁,现在仍然活着,今年(2017)66岁,硬硬朗朗,杀了全家,无牵无挂,所以,他也是受益者。
咱们接着说成为了“美国驱魔第一对”的华伦夫妇。
他们仍然在用着敏锐的“嗅觉”寻找着下一件让能够让他们事业更上一层楼的灵异事件,而在阿米提维尔事件的几年后,又出现了另外一件非常有名的灵异事件——恩菲尔德闹鬼事件。
这次是个国际闹鬼事件,华伦夫妇要做跨国驱魔了,因为故事的发生地在大洋的彼岸——英国。
伦敦北部有一个叫做恩菲尔德(Enfield)的小镇,这个镇上有一个叫佩奇·哈普(Peggy Harper)的单身妈妈,她离婚后,单独带着四个孩子,日子过的非常的苦,她只能不停的打工再打工,才能勉强供养这四个孩子。
这四个孩子最小的7岁,最大的13岁,因为平时工作太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也进入青春期了,所以就开始作妖了。
1977年,排行老二的珍妮(Janet)突然有一天睡觉的时候开始惊叫,把大家都吵醒了,于是大家慌忙到她的房间里去看,发现大衣柜挪了地方。珍妮说她睡着睡着,突然听到了巨大的拍门声,把她给吓醒了,但是屋子太黑,她不敢下床,就把头缩在被子里,露出一道缝来看着门。过了没一会儿,拍门的声音停止了,可是恐怖的事情发生了——门竟然自己打开了一条缝,然后就像是有什么东西进来似的,门还轻轻的前后摆动,紧接着,写字台上的纸和笔就都掉到了地上,然后大衣柜开始移动,她太害怕,就喊了出来。
刚开始佩奇不相信,觉得是女儿睡糊涂了,可谁知道,这时候大女儿玛格丽特(Margaret)也作证,说她也确实听到了珍妮的房间里有拍门的声音,还以为是谁半夜过来找珍妮玩呢,没想到是闹鬼了。
有两个女儿都声称看到了鬼,把佩奇也给搞糊涂了,不过她也没什么办法,只好报警。
可是警察听到这个描述也很为难,这案件你让警察怎么处理啊,所以警察建议佩奇找媒体说说这事,警方肯定是管不了这种闹鬼的事的。佩奇无奈,只好真的联系了一家本地的报纸,结果这个报纸就把这件事给刊登了出来,而碰巧让英国的一个科研组织——心理研究学会(Society for Psychical Research)给看到了,因为这个学会里都是心理学家,他们认为这个案子是一个很好的,研究青春期逆反心理的案子,所以就决定出动调查员前去调查,可谁知,坏就坏在派去的两个调查员身上了。
心理研究学会的成员虽然都是心理学家,但不意味着这些人都有科学信仰,更不意味着研究员们本身没有心理问题。
就是赶巧了,负责这件事的两位调查员刚好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盖伊·普雷菲尔(Guy Playfair)是个笃信超自然力量的研究员,而且极端相信,他自己甚至还写了一些超自然的东西发表,算是一位超自然作家;莫里斯·格罗斯(Maurice Grosse),一年前女儿因为车祸去世了,他一直想找到一个和死去女儿的沟通方法。
你说这两个人搭档,这件事就算不灵异,咱也得给他调查出灵异来啊!
可为啥心理研究学会会派这两个人来呢?难道他们每人了么?
也不是,是其他人对这件事根本就没什么兴趣,一个青春期躁狂、博取点家长关注的小案子,哪个正经学者乐意花时间去走访调查啊,他们很多人都在各个大学里有教职,没那闲工夫,而这俩人的目的就不纯,这件事算是撞在他们俩的枪口上了,也该着这件事后来被发酵。
结论早在二人出发前就有了,这是一起青春期心理问题的案件,而且明显到什么地步呢?
他们在珍妮的卧室发现了一本珍妮订的杂志,这本杂志上写了一个叫马修·曼宁(Matthew Manning)的男孩,因为父母关系不好,感到非常寂寞,于是就通过移动大衣柜、茶几、把纸和比从桌子上弄掉这种方法,成功的博取了父母的关注,最后全家皆大欢喜的故事。
甚至珍妮看到事情越闹越大,实在承受不住压力,已经向她的妈妈承认了错误,说她就是觉得太无聊了想博取点关注。
可是当佩奇找到普雷菲尔和格罗斯说想停止调查的时候,这两个人竟然努力劝告佩奇不要放弃调查,不要相信你的女儿,你的女儿很可能是被邪魔附了身,加油,我们一定能调查出个结果来的!
两位调查员拍下的“灵异照片”(图源:网络)
结果这一查,就在他们家查了两年。
随着这二人坚持不懈的“调查”,终于把珍妮的问题给查出来了,她确实被附体了,她开始听到有人在他耳边低语,开始抽搐,开始在床上跳,普雷菲尔和格罗斯高兴的拍下了一些他们认为非常反常的照片,并宣称这是一起真正的灵异事件。
格罗斯和珍妮(图源:网络)
现在问题来了,这两个人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一开始,他俩的动机都很单纯。
普雷菲尔不用说了,他本来就是个喜欢写超自然题材的作家,做这个事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素材,当然素材是为了写出更好的故事来,更好的故事才能赚更多的钱。
至于格罗斯的原因可就狗血了。
他去世的女儿名字也叫珍妮,而且去世的时候就比这个珍妮大一岁,年纪相仿,所以他特别喜欢和这个珍妮呆在一起,他甚至有几次暗示珍妮叫他爸爸。
格罗斯和珍妮(图源:网络)
这两个人竟然是心理研究学会的研究员,他们不明明应该是被研究的才对吗?
可接下来,他们的动机就产生了变化。
因为这件事被美国的华伦夫妇听说了。
这时候的华伦夫妇已经如日中天了,在行业中是第一骗子,所以做事风格也变得非常狂妄。
1978年的一天,格罗斯突然就接到了来自美国的一封信,他拆开一看,是罗瑞写给他的,说他们听说了恩菲尔德发生的这件事,而且他们两个人确信这是一次灵异事件,并直白的说这件事你们解决不了,必须由我们来。
6月6日,华伦夫妇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到访,弄得所有人都非常诧异,他们进屋之后就开始采访家庭成员,采访的同时,还用他们家的电话打国际长途到美国,然后宣称那边正在做一个直播。
在采访结束后,华伦夫妇先是给了佩奇一笔钱,以感谢他们全家的“配合”,同时又拉着普雷菲尔单独谈话,在这个谈话中,他们提到了这个事情可以写成书和拍成电影,并且可以和普雷菲尔以及格罗斯分享版权收益,让他们考虑,之后,没多废话,华伦夫妇就离开了。
幸好有这次谈话,让普雷菲尔和格罗斯之间产生了分裂,否则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这件事的真相。
格罗斯乐意接受这笔交易,因为他觉得这买卖非常不错,华伦夫妇有大量运作这种灵异故事的经验和成功案例,肯定能靠着他们赚到钱。
可是普雷菲尔不这么想,他自己本身就是个作家,这么精彩的故事,为什么要给别人呢?要是他自己给写出来,那岂不是比靠着华伦夫妇赚得更多?
于是,二人分道扬镳了。
格罗斯将所有的调查记录、录音带、照片都交给了华伦夫妇,而华伦夫妇这时候已经有一个专业的运作团队了,他们很快就将这些照片、录音带修改成了“灵异”的版本。
而普雷菲尔选择揭发这三个人,他写了一本书,可惜没人买,因为这个时候的华伦夫妇名气已经太大,你写什么他们都不怕了。
所以,在2016年《招魂2》中,你会发现这个故事的主角变成了华伦夫妇,他们用高超的法术和善良的内心帮助哈普家驱魔,而格罗斯变成了一个给他们打杂的普通驱魔助手,至于普雷菲尔,则被完全省略掉了。
《招魂》中华伦夫妇的形象(图源:TVOvermind)
爱德华·华伦已经在2006年去世了,就像开始的时候我说的,所有和他合作过的人都非常的讨厌他,因为这个人说话不着四六,穷横穷横的,等有钱了之后,说话就更不招人待见了。这个人瞪着眼睛吹牛欢喜大言不惭到什么地步了呢?他曾经做过一个采访,说他找到了《死灵书》(Necronomicon),而且在那本书上学到了一些黑魔法。
克苏鲁神话的粉丝们看到这里估计都得乐出声了。
这本《死灵之书》是洛夫·克拉夫特杜撰出来的“伪书”,这是一种写作手法,创建一个世界观,并且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虚构出一些书,再在作品里引用这些虚构出来的书籍中的内容,以达到更加真实的表现力。
后来因为克苏鲁神话太引人入胜,就有一些粉丝自己做出了一个死灵之书,并且把它发布在了网上,作为克苏鲁神话的粉丝周边贩卖,这已经是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事了。
网友制作的《死灵之书》(图源:YouTube)
爱德华·华伦不知道从哪弄到了这么一本书,不过根据他那个博物馆展品的水平来看,我估计是eBay,总之,他如获至宝,竟然在公开的媒体采访里直接就吹上了,当时就引出了一片克苏鲁迷的口诛笔伐。
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那个套路:过滤掉聪明的,留下傻子,因为傻子会花钱买书和门票,看完了电影还会帮着一块儿吹牛欢喜,告诉别人这是真实事件,挣了钱,还落个口碑传播,超爽。
至于罗瑞·华伦现在还或者,到处做演讲度日,另外她从《招魂》系列电影中分享这高额的版税,成为了一个非常有钱的寡妇。
罗瑞·华伦参加《招魂》的宣传活动(图源:Oak Ridge Today)
至于他们的博物馆,现在还开着,不过现在媒体越来越发达,新鲜东西越来越多,他们那点东西越来越难骗人了,从Google地图的评价来看,基本上给高分的都是在调侃的,多数认真打分的人都给的是1分,可见就算是真信他们的人,也觉得这些破玩意真的太拙劣了。
不过没关系,他们最近又有了新的挣钱方法,就是在线虚拟博物馆,可他们的网站技术太差,还停留在个人主页水平,所以这个所谓的虚拟博物馆就是一段视频,只要在线支付19.95美金就可以下载,视频的内容就是他们两个人给你讲每一个展品的故事,因为技术太差,链接都是静态的,所以你完全不用花这个钱,只要到YouTube上随便一搜就能找到。
最后,电影只是个娱乐,千万别看完了还帮忙传播这些所谓的“真实故事”,否则,你就是华伦夫妇这样的神棍们最理想的客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