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说的影响力,其实是非常巨大的,而一部畅销小说的影响力就更是不可预料,如果有影视剧因此改编,那么影响力还会往上增加,人们对于其中的人物,就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会感受到作者想要让人感受到的那种感觉,比如在清朝灭亡之后,让西方害怕了百余年的虚构人物“傅满洲”。总是有一些人,明明自己完全不了解,或者了解到的是被歪曲过的情况,却为了吸引眼球,杜撰出一些所谓的真相,却偏偏能够因此影响很多人。
傅满洲(Fu Manchu),是英国小说家萨克斯·罗默创作的《傅满洲》系列小说中的反派人物。西方人眼中黄祸(Yellow Peril)的拟人化。他和陈查理(Charlie Chan)是西方流行文化中最著名的两大亚洲人角色,不同的是,陈查理是正义人物。
1913年在《傅满洲博士之迷》一书中首次出现,这个瘦高光头、面目阴险、清代官员形象的角色很快就成为反面人物的杰出代表,他的智商极高,是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三所大学毕业的博士。擅长科学和医学,并精通世界各国语言和东方古代秘术。
傅满洲最早在1913年《傅满洲博士之迷》一书中首次出现。号称世上最邪恶的角色。1913年成为英国通俗小说作家萨克斯・洛莫尔创作的傅满洲系列小说中的虚构人物。1912年,清帝国灭亡,这一年,英国通俗小说作家萨克斯・洛莫尔开始创作有关“傅满洲博士”的系列小说。
洛莫尔在回忆自己最初的创作动机时说:“我常想为什么在此之前,我没有这个灵感。1912年,似乎一切时机都成熟了,可以为大众文化市场创造一个中国恶棍的形象。义和团暴乱引起的黄祸传言,依旧在坊间流行,不久前伦敦贫民区发生的谋杀事件,也使公众的注意力转向东方。”
洛莫尔所说的谋杀案指1911年伦敦东头的一桩团伙犯罪案,据说与当地华人黑社会有关。在这种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傅满洲的形象诞生了。
傅满洲,父亲是英国贵族William Clayton,母亲是中国妇女Ling Ju Hai。
傅满洲是一个又高又瘦,高耸肩膀,长着竖挑眉,留着两撮下垂胡子,面容如同撒旦,穿着清朝官服的邪恶博士。他的胡子形象如此深入人心,甚至“Fu Manchu moustache”是一种理发店胡子的剪法名称。
他也应该是文艺作品中第一个”邪恶科学家”。这个坏博士无恶不作,和他对抗的是像福尔摩斯一样的白人警探Denis Smith。在作品里,Smith和傅满洲的对抗通常靠的都是意志而不是智慧。因为作者要塑造一种黄种人如此聪明而且邪恶,善良单纯的白人只能用最痛苦的方法和他们对抗的感觉。
傅满洲的系列在1920年代的美国取得很大成功,导致后来有超多的文学影视作品都以傅满洲为原本进行人物创作。
涉及傅满洲这一虚拟人物的西方作品极多。除傅满洲系列的十余部小说外,还有十余部电影以傅满洲为主角,傅满洲也以配角在许多电影中出现。除了电影小说以外,在电视剧、广播、音乐、漫画等所有主流文化都曾有过傅满洲的身影。
英国小说家萨克斯·罗默在1913年创作傅满洲小说的时候,“黄祸论”正盛行于西方。在现实和历史的共同作用下,傅满洲从此和“黄祸”捆绑在了一起,成为了西方人对亚洲种族歧视的拟人化形象,并很快成为了各种艺术和娱乐创作形式的题材。傅满洲人物形象刻板丑陋,被称为“史上最邪恶的亚洲人”,被西方视为黄祸的拟人化形象,是中国人奸诈取巧的绝佳象征。这一人物形象也被视为“辱华观念”中典型的“东方歹徒形象”。
1923年,傅满洲在《傅满洲之谜》(The Mystery of Dr. Fu Manchu)里迎来了电影中的处女秀,随着傅满洲形象在西方的火爆,以他为主角的电影前前后后就拍了15部之多。傅满洲的反派形象深入人心的同时,也遭到了许多亚洲人的批评与抵制,被认为含有严重的种族歧视倾向。在那些年里,傅满洲伴随着对亚裔的歧视,成为了西方流行文化的著名反派IP。
傅满洲启发了许多其他的虚构人物,是后来大多数有着黄祸意味的反派角色的榜样。例如漫威旗下超级反派郑祖(Zheng Zu)与 黄爪(Yellow Claw),满大人(Mandarin)早期形象也取材自傅满洲,另外,漫威超级英雄上气(Shang-Chi)的父亲就是郑祖。
魔术师David Bambergh也受到傅满洲的影响,曾经被昵称为“FuManchu”。
在西方人眼中,傅满洲邪恶狡诈,是“种族主义之恨”的代表。作为被美国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华裔男子,傅满洲缺乏男性气概是“非性化”、从属性的典型,带有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内涵。
2012年在互联网上,万圣节服饰出现“傅满洲”的八字胡,以及“傅满洲”、“中国佬”等面饰及服饰。这些面饰及服饰实际上是百余年前西方人用以辱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