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边原本是清政府修建用来防御蒙古族还有保护山河环境的,但在历史中柳条边的作用完全被荒废了。因为皇帝是不断在换的,有些皇帝根本就不管柳条边的修建,所以经常荒废失修,可能哪天想起来了才会再次开工。而且当时关内也涌入了大量移民,就是从柳条边那边来的。其实清政府有很多政策都令人感到可笑,这次柳条边的修建也成了一大败笔。
如果您翻看清朝的疆域地图,便会发现,在东北大地上,有两条构成个“人”字形的线段,这便是争议颇多的“柳条边”。不过这“人”字要落在实地上,那可就大了去了。
这“人”字形的撇捺交点位于辽宁省开原县北的威远堡镇。从威远堡镇向北至吉林省吉林市北部的法特东亮子山,作为“人”字的一竖(为北段);从威远堡向西南至山海关,构成“人”字的一撇(为西段);由威远堡向东南至海边,构成“人”字的一捺(为东段)。东段和西段将整个辽河平原包括在内,全长近1000公里。
那这个“柳条边”到底长啥样呢?
康熙年间的文人杨宾,到东北宁古塔来看望被流放的父亲时,便亲眼目睹其风采,并写在了《柳边纪略》里。据他记载说:柳条边为为宽、高均为一米,总长度为1300余公里的土堤,堤上每隔五尺插柳条三株,柳条粗四寸,高六尺,埋入土内二尺,外剩四尺。各柳条之间再用绳连结,称之为“插柳结绳”,外侧挖一口宽8尺,底宽5尺,深8尺,其横断面为倒梯形的壕沟,壕沟与土堤并行。
那么清人为何要修这“柳条边”?它修筑于国之腹地,很显然没有前朝长城那般抵御外敌的功能。对此,史家给出了结论。
一来,在满清统治者看来,东北是他们的“龙兴之地”,为防止其“龙脉”受损,必须加以管控封禁。二来,就是独占东北地区生产的皇室贵族所需要的人参、貂皮、鹿茸、东珠、鳇鱼、松籽、榛子等特产,以及供每年采捕供物及皇帝巡幸时围猎所用的围场。
为防止百姓私自跨越柳条边,进入东北地区,满清统治者便在沿线上每隔一段距离就开一座门,称之为“边门”,同时设立哨卡,派兵驻守,实行军事化管制。
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这柳条边就是红线,就是雷区,如果不经边门,穿越过去就是犯法,就要受到严惩。而且也不是说你想过就过的,你还必须持有当地官府签发的印票(即通行证),上面要写明持票人的姓名、年貌、脸色等内容,验证核准后方可进出,并且还要从指定的边门出入。
而出入边门的车马还是收税的,出是200文,进是400文,甚至就连死人出葬通过,也要纳税。比现在的出国还要难。
柳条边这么一搞,彻底堵死了挖参、猎茸、采集山货的百姓的谋生之路,更是给沿边的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比如辽北的昌图地区,那时还没设县,办事、购物都习惯去开原,可在柳条边修起来之后,不能直行了,往西绕法库门需要230多里,往东绕威远堡门,也得多走几十里,百姓叫苦不迭。
不过,大清的皇帝们对此却是洋洋得意,每次到东北来祭祖或是巡视,都会驻足柳条边上,品味祖先的杰作,作诗以吟诵。比如1682年,康熙皇帝第二次东巡,路过柳条边,诗兴大发,随即就写了首《柳条边望月》:“雨过高天霁晚虹,关山迢递月明中。春风寂寂吹杨柳,摇曳寒光度远空。”后来乾隆皇帝1743年的首次东巡,路过柳条边,同样写有赞美诗句,是为《入英额门》。
柳条边的建造,从公元1638年开始,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用时整整43年,在这期间一直都是严格执行封禁政策。但在乾隆一朝,便开始有所松动了。
乾隆五十七年,直隶、山东地区大旱,大批逃荒的灾民被堵,聚集山海关,颇有闹事的苗头。乾隆皇帝赶紧下诏“又何必查验禁止”,允许灾民出关进入关东禁区,给政策放宽开了个头。以后,乾隆五十九年,嘉庆二年、五年、六年又连续发大水,这一松弛的禁令,前后延续施行了11年。
再后来,紧接而来的便是闯关东大潮,断断续续约250万人,从海上、陆上涌入关东禁地。
此时柳条边的实际作用,已经弱化得形同虚设了。从嘉庆一朝起,已日趋有名无实,之后的各朝皇帝只是为了撑住祖辈的面子,才勉强地维持着它的存在。到清末时,随着大清朝的日薄西山,它连一片柳叶、一段壕墙都没留下。
柳条边从修筑到废弃,折射出它的始作俑者们,刚从深山里走出来,虽君临天下,但骨子里却依旧还是奴隶主和部落酋长,狭隘、自私、偏执、短视,缺的是海乃百川的包容,缺的是高瞻远瞩的睿智。
柳条边,与“跑马圈地”、“剃发令”、“闭关锁国”一样,都是满清统治者们撰写的历史大书中的一大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