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是战国到秦朝时秦国大将,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将领,可能很多人都知道,蒙恬在战国末期并不像王翦王贲一样与六国对抗,而主要是在北境与匈奴的战场上。匈奴人几乎每一个都十分凶悍,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如果匈奴人有意攻打中原,可以说是很占优势的。但是,面对这样的敌人,蒙恬却能够让他们远遁大漠,他又是怎么办到的呢?蒙恬北筑长城,又是如何修建的呢?
秦始皇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离不开身边人才的辅助:文有李斯等人,武则有当时的“中华第一勇士”——蒙恬。蒙恬,祖籍齐国,山东人,是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传说他曾将毛笔改良,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的第一人。
蒙恬出生于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骛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二年 (公元前248年),蒙骛曾率军伐韩、攻赵、取魏国城,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其父蒙武曾为秦裨将军,与王雷打不动翦一起攻灭楚国,亦功勋卓著。蒙恬少年学习刑狱法,担任过审理狱讼的文书。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其后率军攻破齐国,屡建奇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官拜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宠信,蒙恬主管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有“忠信”之称。
在秦始皇统一中原之时,有一支活跃在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个个善于骑射,凶焊无比,这就是匈奴。匈奴利用中原战乱之机,不断进犯北方各国。在中原混战的同时,匈奴乘机跨过黄河,占领了河套以南的大片土地,直接威胁到秦都咸阳的安全,成为整个帝国最后的心腹之患。于是,秦始皇拜蒙恬为大将,率军北击匈奴。
而这时,秦国刚刚统一,人心未定,军民厌战情绪很高。蒙恬不顾连年征战的辛劳,欣然接受命令北逐戎狄”,将河套一带重新纳人了秦国的版图。秦始皇为何选择蒙恬领兵出征,原因有二:其一,蒙恬年轻的时候,曾长期在北方边境守卫,对匈奴军的战法极其熟悉,这是那些长年在中原征战的老将们所不能比的;其二,蒙括是秦国军队里最富有进攻精神与野战能力的将领,秦朝其他将领多是在中原地区进行攻坚战,对于塞外草原上与匈奴野战的经验太少。
公元前215年,蒙恬率领30万秦军,日夜兼程奔赴边关。他一边派人侦察敌情,一边亲自跑到前沿阵地查看地形。第一次交战时,蒙恬就将匈奴军杀得人仰马翻,在草原上四处溃散。
公元前214年的春天,最具决定意义的战争爆发了。蒙恬率军在黄河以北发动了数场大规模的战争,匈奴主力受到重创。蒙恬乘势一举收复河套、阳山等地区(今内蒙古)。匈奴望风而逃,远遁大漠。汉人贾谊曾说当时匈奴人再也不敢南下而牧马。蒙恬仅一战就重创凶狠残暴的匈奴人,使其溃不成军,四处奔逃。匈奴几十年内不敢进犯汉家之地,蒙恬居功至伟。
在蒙恬大败匈奴、拒之千里后,他带兵继续镇守边陲。蒙恬根据“用险制塞”的方法以城墙来防御骑兵的战术,调动几十万军队和百姓开始修筑长城,将战国时期原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防护城墙衔接起来,并重新整修、加固。建起了东起辽东、西至临洮,长达5000多公里的万里长城,用来保卫北方农业地区免遭匈奴游牧骑兵的侵扰。
同时,蒙恬在黄河河套一带设置九原郡,统辖44个县。他还建立了一套有效的、完善的边防行政机构。公元前211年,蒙恬又将3万多名罪犯遗发到兆河、榆中一带垦荒,发展经济,以弥补军事后备力量。这些措施对于边防的加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外,蒙恬还派遣人马,在秦国都城咸阳到九原,修筑了宽阔的直道,解决了九原交通闭塞的困境。此举不但加强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更重要的是对于调动军队,运送粮草、器械、物资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蒙恬镇守九原郡数十年,威震匈奴,深得秦始皇的信任。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在巡游会稽途中患病,派遣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便在沙丘病死,死讯随即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此时正得宠于公子胡亥,他想立公子胡亥为太子,于是伙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策划政变。早先的时候,赵高因犯法受到蒙毅的 公正执行,所以赵髙对蒙氏十分怨恨。胡亥即位后,赵高随即派遣使者捏造罪名賜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后,蒙恬内心疑虑颇重,请求复诉。
使者便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遣人 来代替蒙恬掌兵,将蒙恬囚禁于阳周。胡亥想将蒙恬释放,但赵髙深恐蒙氏再次得宠,对己不利,执意要将蒙氏消灭。赵髙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经在秦始皇面前诽谤胡亥,胡亥于是又将蒙毅囚禁了。子婴力谏胡亥,认为不可将蒙氏兄弟诛杀。胡亥不听,杀蒙毅,又派人 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深重,况且蒙毅已死,连坐于你。”蒙恬说:“从我们祖先到这一代, 已经是三代人为秦国出生人死了。我现在统率着30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手下依然 只听从我的号令。但我知道,我应当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怕辱没祖先的教诲,不敢 忘记先主的恩情。昔日周成王继承帝位的时候,非常年幼,周公旦背负成王上朝,曾断指起誓效忠成王,终于平定了天下。而成王长大后,却听信谣言,周公旦被迫奔走楚国。后来成王终于醒悟,将进谗言的人杀掉,把周公旦重新请回来了。所以《周书》上说:‘君王办事定要反复考虑。’我蒙氏一家对君王忠心耿耿而反遭陷害,这一定是有奸臣从中作梗。周成王犯了错误后能改过自新,终于使周朝繁荣昌盛;夏桀诛杀关龙逄,商纣诛杀比干,最终身死国亡。所以我认为犯了错误可以改正,听从劝谏可以反省,反复考虑则是圣明君主治国的法则。我说这些话,并不是希望可以将罪责免除,而是准备为忠诚的劝谏而牺牲,希望陛下能够为万民着,考虑遵从正确的治国之道。”
使者说:“我只是奉诏来将你处死,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于皇上。”蒙恬长叹道:“我因何得罪上天,今被无罪赐死。”蒙恬沉默了许久,又说道:“我的罪过本 该受死了,从临洮到辽东修筑长城,光沟渠就挖了一万多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或许这就是我的罪过。”说完,蒙恬吞药自杀。
司马迁在《史记》中慨叹道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夫秦之初灭诸侯,系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阿意兴功。”蒙恬之于秦朝的赫赫战功,之于长城的是非功过,实在令人感慨万千。
唐太宗曾经对臣子们说:“朕欲上比尧舜,不使冤案现于本朝。各位不妨说来,古代哪一将相死得最冤? ”当时在场的有丞相房玄龄、谏议大夫魏征等人,有人说是白起,有人说是伍子胥。唐太宗听罢臣子们的议论,摇摇头说:“朕觉得最冤的是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