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出塞,可谓是流传千古,在民间传说中,王昭君因没有打点给宫女画像的画师,而错过了成为汉元帝妃子的机会,最终远嫁匈奴。但是,真正见到昭君的汉元帝却实在是后悔,因为王昭君的美貌无人能及。但是,跟随王昭君一起远嫁的,还有另外四名宫女,为什么我们从来听不到任何关于她们的只言片语?她们到了匈奴之后,又是怎样的命运呢?
和王昭君一起出塞的还有四名宫女,但她们都到哪儿去了呢?回答是,她们被历史忘记了。而为什么会被忘记?这是因为有两个皇帝说过两句话,把天下都说成了“自家”的。天下的事成了家事,而天下又太大,所以注定了很多的人和事会被忘记。这就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史,有很多人都在其间不为人知地哭泣。
听话听音,很多话都有弦外之音的。《旧唐书》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李隆基英俊多艺,仪表堂堂,从小就很有大志,在宫里自诩为“阿瞒”,虽然不被掌权的武氏族人看重,但他一言一行依然很有主见。在他七岁那年,一次在朝堂举行祭祀仪式,当时的金吾大将军(掌管京城守卫的将军)武懿宗大声训斥侍从护卫,李隆基马上怒目而视,喝道:“这里是我李家的朝堂,干你何事?!竟敢如此训斥我家骑士护卫!”随之扬长而去,武则天知道后,非常惊讶,不仅没有责怪,反而更加宠爱他。
“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这话说得好呀,天下是我们家的,管你们什么事!?好了坏了,都是我们家的,你们管得着吗!?就这么一句话即道出了中国封建社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不到你家就来我家的史实。谁做了皇帝天下的事都是人家的家事,也就很难牵扯到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进而从根本上取得制度的进展与突破。于是,老百姓们说谁当了皇帝都一样;于是,中国的封建社会便显得漫长而遥遥无期,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到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朝,维持了将近2400年的历史。
与之对应的还有一句“经典”,同样也说出了这方面的“道理”。
汉元帝刘奭(前74年—前33年),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书·元帝纪》中汉宣帝刘询是这么评价他的这个儿子的:“乱我家者,太子也!”既然,明明知道太子会乱“家”,为什么还要让他去当皇帝,管理天下呢?很显然的,天下是皇帝的家事,好了坏了也都是人家“家里的”,与“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今天的学者们认为,汉元帝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知子莫如父,老子把儿子“预言”了下准确明白。这似乎要比历史上让那些只有几个月或者略大一些的孩子继承皇位来得更“猛烈”些,因为,孩子不懂事,但长大了会懂的,说不定还能成就一番事情。公元前49年继位的刘奭显然已经不是个孩子了,当然有明知不可为却要硬为之的意思。
汉元帝干过一件很有名的事情,即是让王昭君出塞和亲匈奴。《后汉书·南匈奴列传》:“昭君字嫱,南郡人也。初,元帝时,以良家人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因后宫女子众多,就叫画工画了像来,看图召见宠幸。宫人都贿赂画工,独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被画得最差,不得见汉元帝。匈奴来求亲时,汉元帝就按图像选王昭君去,临行前才发现昭君优雅大方、容貌最美,悔之不及,追究下来,就把毛延寿、陈敞等许多画工都杀了。后人对此有很多记述,还写了不少诗。如吴雯《明妃》:“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与自媒同”;陈志岁《昭君出塞》:“汉皇恨杀毛延寿,讵省根由在自身。”等等。
在这里,不难看到人们把所有的过错都推给了一个画师,却鲜有人埋怨汉元帝的,为什么呢?还是皇帝的家事,好了坏了都在人家家里,老百姓有什么抱怨的呢?这里面分明不存在自觉的意识,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不但皇帝认为天下是自家的,老百姓同样也认为天下是皇帝的。正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据说,王昭君走的时候后悔不已的汉元帝亲自相送,有人甚至还为当时的天空添加了一束斜阳,但“乱家”的汉元帝在那斜阳里送走的只是美女,而不是封建社会的体制。在那斜阳里王昭君算是幸运的,因为与她同行的另外四位宫女已经不知道被“忘”到哪里去了。但有一点,她们的命运是一样的,即是塞外的风一定让她们落泪了,她们哭着哭着就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没有人知道她们的名字,也注定了她们会被忘记。为什么呢?她们的事并非皇帝的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