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中蜀汉的重要的转折点,应该就是刘备伐吴之后的大败了,此次夷陵之战蜀军被陆逊火烧连营,溃不成军,死伤惨重,刘备后来也因此事身心俱损,不久就在白帝城去世,从此蜀汉开始走向衰弱。其实当时刘备准备伐吴的时候,聪明如诸葛亮早就已经看出此战不妥,但是为何诸葛亮没有拼死劝住刘备呢?
刘备东征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诸葛亮没法劝谏。
江东背盟,关羽毁败,荆州尽失,这不算完,孙权还得寸进尺,欲进图蜀,当如此局面,刘备可能装傻充愣,当作啥事没发生?且蜀汉统治集团以荆楚士人为核心,现下桑梓尽失,刘备倘若没任何反应,试问对内如何交代,如何维系人心士气?
东吴已经大兵压境,刘备如果跑去北伐,和曹魏胜负姑且不谈,打得火热之际再挨孙权背后一刀,这种神奇的一坑摔两回,恐怕不是刘备所为。
看似东征是选择题,其实根本没得选,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是政治仗,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
所以,“事后诸葛亮”的那段评论就一目了然了:
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刘备一定会采纳法正建议,但仍然可能东征。什么意思?也即法正在世也很可能赞同东征。
东征是两弱相攻,很可能导致曹魏渔翁得利,三国鼎立的局面轰然倒塌,但在孙权集团践踏国家核心利益,捎带还咄咄逼人准备进犯益州的局面下,刘备集团压根没选择,就算是砒霜也得睁眼吃。
需要注意的是,法正死于建安二十五年: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
易言之,法正目睹了整个荆州事变,作为刘备集团谋主,面对如此重大变局,不可能不分析谋划。也即诸葛亮之叹恐有所本,并非臆测。
在一超二弱的态势下,与孙权集团的大规模火并不可行又不得不行,怎么推演都是曹恐赢,这种纠结属于法正,恐怕也属于孔明。
面对拿了荆州拿益州,铁了心要两弱相攻的孙权集团,又能如何?
末了,刘备大军一动,荆州事变后高冷了两年的孙权集团求和了,即便在夷陵大胜之余,仍然是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事实证明,友谊是打出来的。
正如邓芝说孙权所言:
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脣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
必须摆出不惜两弱相并,同归于尽的战略姿态,才能逼迫孙权打消吞并益州的念头。
由此可见,大举东征是当时蜀汉的唯一选项,诸葛亮未公开反对不足为奇。至于认为孔明是碍于诸葛瑾的关系,恐招来刘备猜忌,故杜口不言云云,这真是办公室政治典范,幼稚可笑之至,不值一驳。
一言以蔽之,东征错在战术,而非战略。刘备这十来年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信心爆棚,在开局大优的情况下侧敌侧水进兵,结果彻底玩脱,这就不是庙算所能预料了。
譬如黄权的谋划就很稳健,估计诸葛亮要点赞:
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