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供祭奠用什么讲究,安徽丧事排奠顺序

发布时间:2023-09-21 08:22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奇闻趣事 > 手机阅读

供祭奠用什么讲究,安徽丧事排奠顺序

所谓路奠,也叫摆路奠,就是在送葬路途中设奠祭拜逝者。在北方农村,丧事路奠很普遍。

(一)路奠的来源

丧事古礼即《仪礼》和《礼记》中没有路奠的提法,但有路奠的情节,《朱子家礼》中明确提出路奠,所以,一般认为,路奠属于古法礼仪,不是民间形成的丧事习俗。

《仪礼--既夕礼》关于出殡送葬有:“至于邦门,公使宰夫赠玄纁束。主人去杖,不哭,由左听命。宾由右致命。主人哭,拜稽颡。宾升,实币于盖,降。主人拜送,复位,杖。乃行。”大致意思是:送葬行至城门,国君遣宰夫赠送黑色和浅黄色束帛;丧主放下丧杖,不哭,于柩车前辂的左侧听命;宰夫则于柩车前辂的右侧传达君命。丧主哭、踊,叩拜宰夫。宰夫登上柩车,置束帛于棺盖之柳中,然后下车。丧主拜送,返回车后之位,拿起丧杖,旋即柩车继续前行。

城门奠丧,这就是路奠的来源和出处。

宋代王谠《唐语林》记述:“唐明皇朝,海内殷赡。送丧者或当街设祭,张施帷幕,有假花、假果、粉人、粉帐之属。”可见至迟在唐代,路祭习俗已很流行。唐代以后,此俗一直沿袭下来,至明清时期尤盛。《红楼梦》第十四回“林如海捐馆扬州路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中描写贾府秦可卿出殡:“走不多时,路旁彩棚高搭,设席张筵,和音奏乐,俱是各家路祭。第一座是东平王府祭棚,第二座是南安郡王祭棚,第三座是西宁郡王,第四座是北静郡王。原来这四王,当日惟北静王功高,及今子孙犹袭王爵。现今北静王水溶年未弱冠,生得形容秀美,性情谦和。近闻宁国公冢孙妇告俎,因想当日彼此祖父想与之情,同难同荣,未以异姓相视,因此不以王位自居,上日也存探丧上祭,如今又设路奠,命麾下各官在此伺候。自己五更入朝,公事一毕,便换了素服,坐大轿鸣锣张伞而来,至棚前落轿。手下各官两旁拥伺,军民人众不得往还。”“刚至城门,又有贾赦、贾正、贾珍等诸同僚属下各家祭棚接祭,一一的谢过,然后出城,竟奔铁樫寺大路行来。”第一一一回写贾母出殡:“到了辰初发引,贾政居长,衰麻哭泣,极尽孝子之礼。灵柩出了门,便有各家的路祭,一路上的风光,不必细述。”

南宋朱熹 在修定礼仪时,将路奠直接纳入丧事程序,所以《朱子家礼》有:“亲宾设幄於郭外道旁,驻柩而奠。”幄是帷幄、帐幕的意思,也就是在路边搭个帐篷,放个桌子,摆上祭品祭物,在送殡途中祭奠逝者。

从《朱子家礼》的规定来看,作为丧事礼仪,路奠要点如下:一是路奠实施人为吊丧宾客;

二是路奠在城郭(郭的本义是城墙的意思)外道路旁;

三是路奠要设幄,即灵棚;

四是路奠时应当停柩。

(二)路奠的操作要求

旧时或者说解放前,路奠的基本形式有摆茶座、摆供桌和搭祭棚。摆茶座是在送丧经过的路旁,摆上茶桌、茶壶、茶碗、茶碟,礼节性地为送丧人提供茶水,以表达对亡人悼念和对家属慰问。一般礼俗,不管孝子亲友用不用茶水,主家都要对路奠者表示感谢,即用谢帖封装一些钱,以示回敬。所以,对于一些较为大方或有钱的人家,为了回敬,会吸引有许多亲朋或庄邻街坊等摆茶座。摆供桌要复杂一些,即要置案置供,规格有高有低,供品复杂的可以猪牛羊三牲,简单的可以鲜花果品。摆供桌是最常用的路奠,娘家人、已嫁女家人、亲朋亲友等,普遍采用的都是摆供桌的路奠方式。大规模路奠则要在沿途要冲路旁搭个“路祭棚”。一般来说,路祭棚往往是逝者生前友好一人或数人发起集资搭设的;也有的是由筹备治丧的人事先出头联络,烦请各界友好出资搭设的,借以表示逝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和对逝者的哀思;还有的是丧事本家出钱搭的,故意烘托气氛。路祭棚的搭建和布置比较复杂,根本点是棚内要设祭堂,当灵棺经过时,应当将灵位或灵位亭影等请进路祭棚的祭堂进行祭奠,孝子要答礼。

现时城乡丧事活动的摆路奠,普遍采用的是摆供桌。摆茶座和设祭棚的少见。摆路奠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摆路奠由吊丧人员实施,丧事主家人员不摆路奠。具体来说,娘家人、已嫁女家人、姻亲关系人、亲朋好友、同事庄邻等,都可以摆路奠。现时城乡丧事活动,摆路奠以娘家人和已嫁女为主,重点是配偶娘家和女儿家。

(2)大支或司礼司仪人员要事先对路奠的规模和档次进行把控,沟通安排好路奠的次序或顺序。

(3)路奠要事先踩点,看好路线。一般来说,路奠要出家界,所谓出家界,即看不到丧事主家的屋房的地方。有的地方要求要过一个路口。

(4)不得在同一地点摆两次以上路奠,也就是说,路奠应当在送葬途中分别不同地点进行。

(5)路奠以家为基本单位,即一个家庭可以摆一次路奠。相同层次的亲戚,也可以合并路奠。

(6)路奠的供桌以及相关的设施设备物品等由主家提供,但供品应当由路奠人提供。

(7)路奠时停柩,孝子孝孙等在棺柩两边就丧位,稽颡,即双漆下跪,双手朝前,以额触地。孝妇孝女等丧哭。

(8)路奠时,大支或司礼司仪人员负责唱礼,喇叭古乐声起。

不建议路奠放鞭炮。路奠是较为典雅静穆的事项,主要是要同逝者话语交流,抒发奠者的心意,寄托生者的哀思,响动过大其实与路奠的气氛不符。但现时城乡丧事活动,路奠一般先放鞭炮、礼炮、烟花等,然后行礼,丧礼的意义已经很淡了。

供祭奠用什么讲究,安徽丧事排奠顺序

三叔的葬礼

(一)咽气

古历四月十一日早上,六点二十不到的样子,正在熟睡中的我被阵阵来电声吵醒。是父亲打来的。

“赶紧回家吧!”一句简短而又深沉的话,瞬间让我醍醐灌顶,立刻叫醒一同熟睡的妻子,以及隔壁卧室的母亲和儿子。儿子刚满八个月,还小,需要给他进食,再收拾完我们三个大人的衣物,时间已经走到了8点。此时,外面已经下起了瓢泼大雨,使得已经进入夏季的气温多了不少凉意。匆匆吃了两口早饭,我先把儿子的推车与学步车装上车,再折回楼上拿行李,一行四人便开始驱车向老家赶。

我口中的老家,是距离本市30公里之外的农村,我的爷爷,伯父、叔父等都居住那里。

或是大雨的缘故,又或是心情的缘故,本来交通顺畅的小城显得格外拥堵,等驶出市内,已经是半个小时之后。车内甚是安静,安静地只能听到外面的哗哗雨声,以及因为拥堵而此起彼伏的鸣笛声,为了缓和车内的气氛,我打开了汽车音乐。

雨下得太猛太大,我不敢开太快,平时70迈的速度,只敢开到60,再加上等红灯的时间,我估摸着抵达老家还需要40分钟左右。

我和母亲开始有一搭没一搭的谈论起来,两个小时之前的电话,不言而喻。生病二十日左右的三叔,六点十多分的时候,去世了。我们急匆匆地冒着大雨赶回老家,则是为了准备和参加三叔的葬礼。

爷爷和奶奶,这辈子生育了七个子女,我的父亲在四个兄弟当中排行老二;三个姑姑中,年龄最大的大姐,已经是头发斑白的六旬老人,年纪最小的四叔还差两岁到五十。年近九十的爷爷,自从十多年前奶奶去世之后便一直独自生活,身体尚可,可以自行打点生活,到值得我们欣慰。“爷爷是否知道三叔去世的消息,他受得了吗?”我开始为爷爷担心起来。

在我们到达之前的十多分钟,出嫁不过半年的姐姐和姐夫,也已经到了,只等我们来到一起奔丧。老家的奔丧,并非广义上的奔丧,而是指去世之后正式举办葬礼之前,亲属、朋友以及邻里等得到消息前来哭泣。三叔育有一子一女,儿子比我小一岁;女儿则马上中考,十多岁的样子,我们奔丧之时,弟弟、弟妹以及妹妹,三婶早已泣不成声。

奔丧过后,母亲、妻子、儿子以及姐姐和姐夫要回家,我把车钥匙交给姐夫,便留在三叔家帮忙,一同在的还有大伯,父亲,四叔,大伯家的二哥,父亲他们的两个堂兄弟,建武大伯以及建尧大伯等本家族人。

从二哥的口中得知,爷爷刚离开回家不久,虽心中难受倒也无碍。在父亲等人的授意之下,二哥便开始给三个姑姑挨个打电话,我则给姑姑家的表哥、表姐们发微信,无一例外的通知三叔去世的消息。生病多日,求医问药无甚效果的消息,尽管大家都早已知晓,虽然都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三叔去世的消息抵达之时,姑姑们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三叔的葬礼定在三天之后,十四开门十五殡。老家的开门,是指死者去世之后,后辈和亲属为其正式举办葬礼的第一天,第二天中午左右才会入土埋葬。老家比较传统,一定要选择土葬,我们刘家在本地是大户,葬礼的讲究也非常多,这意味着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忙,不仅如此,还需要轮流守夜。

中午回家吃饭,路过爷爷家门口,我看到爷爷一人坐在沙发上抽烟发呆,故意不提三叔的事情,我问到“怎么不看电视?”

“插头坏了!”爷爷轻声说道。

我便找来工具修理插头,沉寂几分钟之后,爷爷问我去三叔那边了吗,我应答去了,爷爷又说,早上三叔咽气之时,他就在旁边。我不知道如何应答,便借口说插头之事。

几分钟之后,插头修好,电视可以正常播放,嘱咐爷爷好好吃饭注意身体之类,我便离开了。

回到家中,草草的吃过午饭,我便一路小跑奔向三叔家,恰逢卸载冷棺。帮着把冷棺放好,又与父亲二哥等人把三叔的遗体抬进冷棺,我注意到三叔已经穿好了寿衣,戴上了寿帽,脸上则盖上了白纸。刚忙活完,“木头”送到了。所谓的木头,则是指用木材打造而成的棺材,因为当地比较忌讳,便用木头二字替代。

木头比较重,众人合力,再借助工具,还是花了半个多小时才把木头放好。

整个下午,不时有亲戚与邻里前来奔丧;我与父亲等人一边商议葬礼的事情,一边接待前来奔丧之人。

晚上七点半之后,天开始渐黑起来,奔丧的人几乎没了,父亲等人也终于定下来次日需要报信的亲戚与路线,三份路单则由我执笔。

是夜,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不知道脑海中在想着什么,总之,很乱很乱。
(二)报信

十二日早上六点多,在我起床之后达到三叔家中之时,父亲和小叔已经抵达。原来,在昨日晚上我和二哥等人离开之后,建武大伯、大伯、父亲和四叔四人一起守夜,直到凌晨十二点半,父亲和小叔二人回去休息,建武大伯和大伯则继续守夜,直到凌晨四点半父亲和四叔过去,他们才回家休息。

拿上需要我报信的路单,以及三叔生前的一张一寸照片,我便开始出发。

所谓的报信,是指死者去世之后,本家的亲人去亲戚家中通知,庄重且严肃,深沉又悲痛。

我一路,二哥一路,还有家族的一个叔叔一路。

有几处亲戚,我并不知道地址,只有借助导航和借问路人,终于在十点半左右的时候,将十户左右的亲戚挨个通知到。而后,我又驱车赶到镇上冲印照片的店里,给三叔冲印了一张十二寸的照片,用来放置于灵堂之上。

中午时分,我回到三叔家中之时,父亲等人依旧在商议葬礼之事,执事找谁,埋葬在哪里,厨子找谁,家什用谁的,最难最不确定的,则是需要需要准备多少桌酒席。

当地风俗,死者去世之后,是需要女儿为其置办花圈、纸马、纸人、纸车等物品,以供埋葬之时引燃陪葬。然而,三叔家的妹妹太小,并无经济能力,再则我的姐姐和四叔家的妹妹已经出嫁,父亲等人商议,此类物品便由她们姐妹二人出钱置办。因为他们姐妹二人并无此经历,也不知道该如何置办,最终商议便由我带着父亲去镇上置办,则是由她们姐妹出钱。

午饭过后,天气燥热起来,我和父亲稍作休憩,便驱车前往镇上的白事用品店。

需提一嘴的是,在我们出发前,三婶说三叔在最后几天的日子,一直念叨想要放羊,我们便计划,要给三叔置办两只纸羊。

一顶花圈,一个四合院,一匹马,一对人字,一对金山银山,一件棺衣,是必须要置办的,我和父亲又加选了一辆轿车,一辆三轮电动车,一对摇钱树。至于羊,则是没有这个说话,店家建议等三叔“五七”之时,再置办纸羊,我和父亲也只好作罢。

这些纸扎品,和店家约定好将于十四日,即开门之日送到。

已在省会定居多年,大伯家的三哥一家在中午赶了过来,与其客套几句之后,继续忙活起来,尽可能地确定桌数,再计算需要买多少双白鞋、白袜,又大概需要做多少件孝衣,还有确定挑引子旗的人选。引子旗,是指用高粱杆挑起,一头系上用三竖条白布或白纸组成,伴有红色点缀的旗子,需由死者的隔代以上子孙挑起,必须为男丁,在活汤之时排在送殡队伍之首,意为引渡死者灵魂回家。活汤则是指,亲属在为死者举办葬礼的第一日,其后辈和同辈年龄较小者组成的队伍,绕着村落某地(一般都有专用小湖泊)一圈,其路上还需要扣头烧纸。

三叔家的弟弟只育有一女,二哥育有两子,三哥育有一子,我亦育有一子。所以,挑引子旗的人选,当由这四个男丁当中而选,一般而言,当由长子的长孙挑起,如若没有男丁则向后推选。是以,当由二哥的大儿子浩文挑起,奈何大伯不甚同意,只许浩文为我的爷爷和大伯以后挑起。继续排起,则是二哥的二儿子曦文,以及三哥的儿子梓乐,我的儿子咪铎,这三人当中,又数梓乐最大,然而三嫂子不愿意,故最终挑引子旗的人选便定为了曦文。

晚饭时分,众人散去。

继而,二哥,三哥与我三人开始守夜。早已恭候多时的蚊子开始上演,向包括弟弟在内的我们兄弟四人轮番攻来,我们点了一盘蚊香,方才好些。

不久,劳累不已的弟弟,在冷棺一侧的墙边合衣睡下,脸上尽显倦怠和疲惫,以及无限的哀愁。我一边摆弄着长明灯的棉花灯芯,一边感慨万千。这两日来,不断有亲朋好友前来奔丧,每当听到他们的哭声,再看到冷棺之中静静躺着地三叔,我的眼泪都止不住向下流。虽然不知道我到底流了多少眼泪,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两日的眼泪,要比过去十二年所流眼泪之和还要多。不仅是我,一同正在守夜的二哥和三哥,以及父亲等人,亦是如此。想必,这就是难以割舍的亲情在作祟吧。

(三)分工

十三日,凌晨一点左右,仅睡了几个小时的父亲和四叔来到,让我们兄弟三个回家睡觉。最初,我们三个以年轻为由,不愿离去,计划守夜到天亮,但最后耐不住父亲与四叔的劝说,只能回去。是夜,我躺在床上的时候,已经凌晨一点四十多分。尽管如此晚,但躺在床上的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不知道自己是何时睡着的,只知道最后一次看到的时间为2点35分。

这一觉,睡得还算踏实。等我醒来的时候,外面已经大亮,刺眼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了进来,使得我的眼睛有些恍惚。

我拿起手机,一看时间走到了7点。洗漱一番,便向三叔家奔去。

明天便是“开门”的日子,所以村里的执事便在今天到了,安排各项人员,写丧榜等,再有就是预定的烟酒,葬礼上亲朋好友吃饭要搭的棚子等,都要在今天到位。

我们老刘家在当地是大户,本村一半以上人都姓刘,所以很多事情倒也方便。三位执事之中,有一位是我本家的伯父,因为排行老二,故我们几个兄弟都称之为二大爷,退休之前是镇上中学的校长;再有一位是本村的王姓执事,他的小儿子和我是发小,关系甚好,再牵扯到辈分关系,虽然他的年龄比我父亲还要大上几岁,我也只能称之为二哥;最后一位,则是林姓执事,我并不是很熟,最后得知,我应该称之为二爷爷。

我到三叔家的时候,本家执事和王姓执事也刚到。因为葬礼的很多事情都要仰仗他们,父亲等人便与之客套起来,然后与之倒上茶水之后,开始商议葬礼的有关事宜。

最先商议的便是丧榜,桑榜上会注明本家各人员所要干的事情,以及执事们的姓名等。白纸黑字,并且用毛笔书写,如果是外姓,则要在名字下面用红纸贴上。丧榜一事,在我们这里尤为重要,写好之后不仅要张贴,而且在张贴和揭榜之时,都需要孝子(即为我的弟弟)跪拜,意为仰仗各位帮忙。

三哥夫妇,以及我和老婆四人被安排在了“呈孝”事宜,因为我们四人对此都不甚了解,便事先请教老人,方得知“呈孝”即为开门和埋葬的两日,在有亲朋好友来到之时,根据关系以及辈分为其提供相应的孝衣等物品,有的还需要弯腰作揖递上去。

说道孝衣一事,我便在这里详细说说。本地风俗,逝者去世之后,在为其举行葬礼的两日,其亲生儿子,儿媳妇以及女儿需要穿带袖的大孝衣,腰间系上某种植物表皮所做成的麻绳,再配上一根约40cm长缠有白纸的柳枝,儿媳妇和女儿穿白鞋白袜,儿子则要赤脚并用白布包裹起来,待逝者下葬之后,换为白鞋和白袜;二哥,三哥,以及我们夫妇六人,因为是三叔的亲侄子和亲侄媳妇,则一样需要穿带袖的大孝衣,白鞋白袜,不需要麻绳和柳枝罢了,是为除了孝子和孝女以外,穿孝最重的。其他则为普通孝衣,死者同辈年龄较小者则只有孝帽。

桑榜上的分工很多,大大小小涵盖了本家族的七八十人,挺为壮观。

晚饭过后,又到守夜的时候,我和二哥、四叔因为需要次日早起,与我姐夫一同去采购食材,为了安全起见不能守夜,父亲也体力不支,故安排大伯和建武大伯守夜。

(四)开门

今日是“开门”的日子,也是三叔葬礼的第一日。

凌晨四点整的时候,闹钟骤然响起,没有任何迟疑,快速洗漱一番,便和四叔、二哥以及本家的另外一位叔叔,四人三辆车,向县城进发,前去买食材,现金以及长长的纸质菜单,都由四叔保管。

由于我的姐夫一直做厨师工作,并且与市场相熟络,所以此次的食材购买主导权在姐夫身上,说白了,我和二哥等人是为搬运食材。

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早的来到偌大的市场,我们一行五人,四辆车,抵达之时已经接近四点半,天已经开始亮了起来。

事后,我从姐夫口中得知,任务比较艰巨,因为我们所购食材,是为65桌准备,每桌则为18个菜品。

挑选,购买,等待,一个小时之后,我和二哥的车已经装满菜品,只还差130斤的蛋鸡和几十斤的水果没有买。为了节约效率与时间,我们便分头行动,我和二哥先载着满车的菜品回去,留下他们继续采购。

待我和二哥抵达之时,本家族的各位男丁也陆续到位,聘用的厨子炖了满满一大锅白菜豆腐猪肉,再配上热乎乎的馒头,便是大家的早餐。七八十人的早饭,每人标配一盘子菜,其整锅的重量可想而知。值得一提的是,白菜豆腐炖猪肉,早已成为我们这里红白喜事头日早饭的标配,营养丰富价格又实惠,做起来也比较省事。

早饭过后,开始陆续有亲戚朋友来到。三个姑姑以及家人,弟弟的结拜兄弟,三叔的结拜兄弟,父亲兄弟四人的表兄弟,弟弟的外公家族,我的姐姐和姐夫,四叔家的妹妹以及妹夫等等。“开门”之日并且是早上所来之人,皆为较为亲近之人。

时间过得真快,当时钟指到11点的时候,便开始张贴丧榜了。

弟弟在执事的搀扶之下,步履蹒跚的走到丧榜张贴之处,继而跪下,扣头,再由本家执事二伯父叨念一边丧榜内容,意为家族以及外姓执事竭力帮忙,以告慰三叔的在天之灵,弟弟跪下也意为感谢家族等人的辛苦付出。

随后,12点将至,执事开始招呼众人,准备“攉汤”。而“攉汤”,是本地丧葬风俗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时间为“开门”之日的中午将至和傍晚时分,共分两次,每次由孝孙在前面挑起“引子旗”,其后两位侍礼抬着面汤罐以及酒水等物品紧随在后,后跟鼓乐队,再后依次是孝子、孝妇、孝女,后面按五服次序相跟,去时不哭,至庙前,孝子给土地磕三个头,然后送葬队伍绕土地庙一周,将面汤攉下。回来时皆哭。传说死者亡魂暂住在土地庙内,等候土地爷分配去向。攉汤,即为亡魂送汤水,再则,叩拜土地爷,祈望能让亡魂有个好去向。

由于皆为步行,一次“攉汤”所花时间便有有一个小时,然后亲朋好友以及家族成员等等开始在棚内进食午餐,我和三哥二哥等兄弟则陪着弟弟、弟媳妇、三叔家的妹妹一起,在“棺屋”进食。“棺屋”比较容易理解,即为在下葬之前,存放死者以及棺木的地方,不同于平日所说的灵堂。

午饭刚过,陆续又有亲朋好友到来,我一边忙着接待,一边抽空去看了一趟爷爷。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滋味,也唯有他深有体会吧,我猜想,这该是多么的心痛与无奈。

15时左右,又进行了第二次“攉汤”。

继而,便是最为重要的“辞灵”环节。在死者的遗体下方,置办灵堂,一顶花圈、一张八仙桌、两张草席,花圈之上贴有挽联,八仙桌上放有三叔的遗像,然后是数个盘子,盘子之中则放置水果、点心、整鱼、猪头、老公鸡等。“辞灵”则为孝子手持孝棍,对着死者的灵堂,九叩头。继而按次序进行。

首先,弟弟蹒跚的行至灵前,悲伤的对三叔九叩首,旁边乐队奏响着哀乐,与弟弟的哭喊声混在一起;继而是二哥,三哥和我三人,亦为九叩首;然后是四叔,再按次数。其排序原则为先男后女,先近后远,先晚辈再同辈。

三叔的整个“辞灵”时间,花了约为一个小时。

此时,时钟已经走到了17点多,到了“送盘缠”的时间。和“攉汤”的队伍一样,不同的则是路线,说法与做法。“送盘缠”是行至明日去往林地之路的一半左右,由侍者在路中间倒洒酒水、粮食等,并伴随着烧纸钱。以为提前给逝者的黄泉路上打点好关系等。

“开门”一日下来,父亲等人,我兄弟等人亦累得精疲力尽,但还没有结束。

待众人散去,我们亦不能休息;父亲等人则要看护棚院等物品,我兄弟等人则要陪着弟弟一起守灵过夜。

(五)出殡

早上六时许,该换棺木了,由于天气炎热,前几日都是放在冷棺中的,现在要移放到木棺之中。

这是自三叔生病以来,我第二次见到他的面容。上一次则是二十日之前,三叔刚做完手术还在昏迷状态的时候。

三婶把盖在三叔脸上的白纸揭掉之后,抱着三叔的遗体嗷嚎大哭,待众人把三婶拉开之后,我才看清三叔的面容。只见三叔,脸上早没了血色,双目紧闭,嘴角一侧至下巴还有一丝药渍,我猜想应该是三叔去世之时,在为其灌喂汤药时,而留下的。

三婶试图为其擦拭干净,奈何因为几日的冷淡,未能擦掉。

三叔遗体身下,有一块白布,我们便抬起白布的四角,并着三叔的遗体,开始转运到木棺之内。隔着白布,我分明感觉到了三叔遗体的冰凉与僵硬,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人的遗体,心中充满了紧张。

上午的几个小时,我也记不清楚到底自己在做什么,只是记得很忙很忙,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不甚有,或许是在“呈孝”,或许是在招待亲朋好友。

中午12点30左右,开始“路祭”与“发丧”。灵柩前摆祭桌,孝子、族人、亲友依次按班辈祭拜,俗称“路祭”,也称“路奠”。祭拜完后,孝子摔“老盆”于棺前,然后放铁炮“发丧”,也称“起棺”,鸣哀乐,俗称“掌号”,缓缓送到林地,孝男随行,孝女一律就地举哀,不上林。铁炮从棺起一直放到村口。

二哥家的小儿子打“引子旗”走在前面。途中遇到石桥和河流的时候,队伍停下来,弟弟则喊爹过桥、过河,掌号毕,重新起棺前行。

三叔的墓地,选在了已故十余年奶奶的旁边,并由相应族人雇好挖掘机凿出了坟墓。

在棺木埋葬之前,还有些工作要做,执事会先跳进坑里,撒粮食,倒酒水,放长明灯,一系列工作做完之后,才是放棺木。

棺木被放到坑里面,并按要求放正之后,执事把灵堂前的两个草席盖在棺木之上,并由三叔的两个外甥,即为我大姑和二姑家的两个表哥,用铁锹铲三铲土。最后,挖机开始掩埋,弟弟则丢掉脚上的白布,换上白鞋和白袜,向家里走去,期间不能回头。

待我们回去之时,女眷们由于不能跟着去林地,便率先用了餐。

继而是我们所有的男丁用餐。

在用餐之时,弟弟在执事的带领下,挨个饭桌扣头,意为感谢。

饭毕,除了父亲几人,我兄弟等人,再加上姑姑们,其他人陆续散去。男丁们开始收拾东西,打扫卫生,清点账目;女眷们则聚在一起,包红糖陷的水饺,在为傍晚的“圆坟”做准备。

“圆坟”,即为最为亲近的亲属到坟墓上添土,绕墓一周,把祭酒撒在坟墓周边,然后在墓前焚烧纸钱、祭拜。吹去纸灰,看看地上有没有什么“图案”或“字样”。如果有,表示亡魂已显灵,知道儿女们在为自己祭典,祭者感到欣慰。

当地风俗,要包红糖陷的水饺,按照虚岁来算,死者多少岁,便包多少。三叔今年虚岁五十整,便一共包了49个小水饺和1个大水饺。上述动作完成之后,二哥家的儿子等小孩子,便吃水饺,意为好意,具体我则说不上来。

从进食完午饭,我们便开始打扫卫生,收拾东西,直到十七点左右去“圆坟”,真可谓一刻都没有停歇。而此时的大伯,嗓子已经嘶哑失声,说不出话来了,父亲的嗓子也变得沙哑。他们的脸上,五一不写着疲惫之意。

随着“圆坟”的完毕,也宣告了三叔的葬礼正式结束。

虽然,父亲大伯四叔等人,以及我兄弟几人,这连续五日来忙得厉害,也累的腰酸背痛,但想想三叔能够在另外一边安息,却也值得。因为,这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亲情血脉在里面。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供祭奠用什么讲究,安徽丧事排奠顺序

安徽古代风俗民情

【安徽石台民间风俗习惯】
饮食:
大米为主食,兼食面粉。逢年过节,夹吃面条、汤园、糯米粑、饺子等。菜肴口味重,喜酸好辣,常以辣椒为佐料,冬季家家腌菜、腌肉、晒干菜、做豆腐乳。喜用火炉砂罐吃炖菜,俗称“吃炉子锅”。居民习惯喝绿茶。
居住:
民间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十分考究宅基方位。旧时,凡建房均先请地理先生架罗盘定门向,若为地形所限,门向不吉,则将大门一侧内移直至对上“吉”向。这种风俗,在乡村中仍有时兴,多注重坐北朝南。建房架梁,民间视为大事,须择吉日良辰,亲友要送礼祝贺,屋主要大宴宾客。
礼仪:
民间注重礼尚来往,据县志所载,凡“冠、婚、丧、祭”都要送礼,名目繁杂。现在送礼除物品外,常另加红包。另外,民间结婚、丧葬(俗称“红白喜事)的礼仪与习俗仍然繁琐。
贺婚礼:
亲友对男家送贺联、烟、酒、钱以及糕点等;对女家送衣物、被面、枕头及梳妆用品等,称为“劝嫁”。
丧葬礼:
亲友馈送香箔、食物、挽联等,儿女姻亲还要送豆米等。现送烟、酒、被面、花圈者居多。
祝寿礼:
老人过大生日(一般为六十岁),亲友一般送寿联、寿桃、寿面、滋补品及衣物、生日蛋糕等。
月子礼:
生孩子没有满月前,亲友馈赠老母鸡、鸡蛋、面条、糯米、干豆角、孩子衣物等,称“月子礼”。产妇上半月吃婆家亲属的食品,下半月吃娘家亲属送的食品。今送月子礼仍盛行,但产妇分吃食品已废。
建房入宅礼:
建亲房,亲友赠红绸、烟、酒等之类贺喜。住时新房时,贺联文“乔迁之喜”。亲友分发米相赠,以示“祝发”。
【安徽砀山民间风俗习惯】
一、生活习俗
衣着衣服:清末时期,农民着手工缝制便服,多以粗布(土布)作衣料。单衣:男子穿偏襟或对襟短褂,大腰阔裆裤,衣色以白、蓝为主。妇女穿偏襟褂,稍长,以躬身不露腰为度,裤子款式与男裤同。棉衣:一般人家穿棉袄、棉裤,男女棉衣款式与男女单衣同,以蓝、黑色为主。成年男子冬天多用布大带子束腰(长五尺许),穿长衫、长袍者,好将右襟提起,纳在左腰部大带子内,便于行走和劳动。男女有用带子束裤脚的习惯(俗称扎腿),少年儿童多穿土纺、土染、土织的花条、方格布衣服。
教书先生、医生、商人等多穿长衫,冬穿长袍,不用布大带束腰。士绅及富豪人家,多以绸缎作衣料,男子着长衫,春秋季节外套马褂,冬穿长袍,外套坎肩,亦不用大带子束腰。
幼儿穿开裆裤,多戴绣有花草、动物的红布兜兜。娇爱的幼儿常穿两条腿颜色不同的裤子(俗称鸳鸯裤)。冬天,幼儿多穿猫蹄棉裤(裤腿稍长,裤脚张上棉袜底)。婴儿穿土裤(用布做成严裆短裤,穿后,用布带束腿,装入适量沙土)。
民国时期,人们的服装没有多大改变。在城镇有少数人穿中山装和西服。少数学校学生穿校服,中学生穿军服,小学生穿童子军服。
建国初期,经过土地改革,农民生活得到改善,穿细布(俗称洋布)衣服的人渐多,中老年人仍穿旧式便服,机关干部、工人、医生、教师、学生及青少年,流行制服,如中山装、列宁服、青年服、学生服、工作服等。衣色以蓝、白、灰、黑为主。穿长衫、长袍的渐少。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少年中曾一度兴起绿色服装热。1978年后,人们的服装款式、衣料、衣色均有较大变化,城乡无多大差异。人们盛穿制服,如中山装、列宁服、青年服、学生服、工作服、西服、运动服、拉练衫、茄克衫等。青年人时兴西服,青少年女子夏季盛行裤裙(农村不多),冬天穿长短毛呢大衣,羽绒服、皮茄克的增多,农村仍有少数老年人穿旧式便服。衣料多以化纤布,混纺布为主,毛呢次之,穿棉布衣的已少见。衣色日趋多样化,有红、黄、兰、白、黑、灰、绿及各色条格、方格、花布等。
至今,婴儿穿土裤渐废。幼儿戴红布肚兜、穿鸳鸯裤、猫蹄棉裤之习仍存。
帽清朝及民国时期,农民男子一般戴线织猴头帽(又叫抹虎帽)、毡帽垫子,热天戴草帽(麦桔或芦苇编制)、斗笠。妇女冬天多用土纺、土染、土织的麻花头巾包头,老年妇女多戴两块瓦的头勒子。清代,富人士儒之家男子盛行六块瓦顶上有红疙瘩的瓜皮帽(也叫帽垫子),民国时期多戴毡制礼帽。
建国后,男子流行制服帽,戴毡帽垫子及猴头帽的渐少,冬天多戴海军式栽绒帽(俗称火车头帽)。女子多用方巾、围巾包头,其花色依年龄不同各异。1978年后,男子流行鸭舌帽,冬天中老年妇女逐渐兴起毛线编织帽。
发型清代前男子蓄满发。清军入关后,改为头周围剃发顶部蓄长发,扎一发辫垂于背后。辛亥革命后,男子蓄发扎辫子的渐少,多数剃光头,少数富家公子留短发头(俗称洋头)。民国时期及以前,女子蓄满发,未婚女子扎一发辫垂于背后,婚后的女子在脑后挽发髻(俗称挽纂)。民国时期,始有女学生留剪发头(俗称半截毛子,发长至颈部)。
建国后,男子盛行短发头,仅有老年人剃光头。女子盛行剪发头,亦有少数年轻女子蓄长发,扎双辫。老年妇女多数仍挽发髻。1978年后,不少男女青年讲究发型美,留烫发头。
鞋旧社会,女性多缠足,穿尖头布鞋,以蓝、黑色为主。富家年轻女子穿绣花鞋,老年妇女穿套鞋(穿一双软底小鞋,再套穿一双鞋)。男子穿园口布鞋,以蓝、黑色为主。农民一般买不起胶鞋,雨天多穿油鞋。冬天人们穿棉鞋,或穿用芦缨、麻编制成的“毛窝子”,男子多穿高木底毛窝子,既防雨雪又保暖,但比较笨重。
建国后,男女鞋的款式、色调变化较大,由手工制布鞋,渐次普及机制布鞋、球鞋、胶底布鞋、翻毛皮鞋、擦油皮鞋、塑料底布鞋、塑料凉鞋、塑料托鞋、皮凉鞋、旅游鞋、皮棉鞋、雨胶鞋、防雨靴等,款式新颖,五光十色,应有尽有。1978年后,中青年男子盛行中跟鞋,青年女子流行高跟鞋。至今,仍有不少人冬天穿高木底毛窝子。
袜民国初期及其以前,人们多穿手工缝制的布袜,男子多白色,女子多蓝、黑色,而后,逐渐穿棉线袜(俗称洋袜),袜底磨破后,张上布底布帮继续穿。70年代后期,棉线袜渐少,多穿各种化纤袜。
饭食本县人以面食为主。建国前,农民收麦时吃麦面,收秋粮时吃高梁、大豆、小米、玉米等杂粮面,并杂以红芋、糠菜,除逢年过节、接待来客外,平时很少吃麦面,富有人家全年吃麦面的也很少。建国后,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开始富裕起来,基本上全年吃麦面,很少有人吃杂粮。
饭食多种多样,馍有馒头、花卷、窝头、锅饼、厚馍(又叫炕馍)、烙馍、糖包、菜包、油饼等。本县人习惯吃发面馍,尤喜吃烙馍,其制法先将和好的面(死面)擀成园形(直径尺余)薄如厚纸的馍坯,后放在热鏊子上烙熟而成,过去常在面内掺入芝麻,制成烙馍,再炕焦,给小孩作点心吃。饭类有稀饭、咸汤、面条、水饺、米饭等,通常以稀饭、面条、咸汤等为主。本地人习惯吃白面条,即不放油、盐、菜的面条。
菜肴肉类以猪、羊、牛、鸡、鸭、鹅、鱼等肉为主,回民忌食猪肉。蛋类有鸡、鸭、鹅蛋等,鸡蛋多用来炒菜、烧汤,鸭、鹅蛋多是腌制咸蛋。建国前,农民平时很少吃肉、蛋,有的过年过节也吃不上。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年均食肉蛋量渐增,1978年后,农民逐渐富裕起来,对肉蛋需求量进一步增大,市场供应充足,购销两旺。蔬菜类,春季有小白菜、菠菜、蒜苗等,夏季有黄瓜、茄子、韭菜、芹菜、青辣椒、西红柿、豆角等。秋季有萝卜、冬瓜、南瓜、笋瓜、土豆、花菜、藕等,冬季有白菜、萝卜等。四季常吃的菜有葱、蒜、辣椒、豆芽、豆腐等。1978年后,本县兴起用塑料棚培育蔬菜,人们一年四季均可吃到芹菜、辣椒、黄瓜、包菜、菠菜等新鲜蔬菜。自古以来,本县居民家庭有腌制萝卜干、大头菜,腊菜、豆酱、西瓜酱、豆腐乳等的传统。
本县人吃饭一日三餐,一般早餐是稀饭(冬季多是红薯稀饭)、馍、咸菜;午餐是馍、炒(烧)菜、汤;晚餐是面条,或稀饭、馍,或咸汤、馍,配以炒菜或咸菜,晚餐本地俗称喝汤。饭菜口味稍咸、辣。
居住自古至今,本县人喜以座北朝南的堂屋(也叫北屋)为主房,多是三间,一明二暗,中间作客室,东西间为卧室,长辈居住。东、西、南屋为配房,晚辈居住,或作仓房,厨房和牲畜房。建国前,劳动人民盖不起屋,多数是几代同住一屋。
过去群众住房大都是土墙草顶,只有少数富户住砖瓦房。建国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住房结构逐渐变化,20世纪60年代,一般为土墙瓦顶。1978年后,多是砖墙瓦顶带走廊,有的农民盖起楼房,草房已很少。过去群众住房后面不留窗户,至今只有少数人家在屋后留窗户,且多是留小卧窗。
行路过去,人们赶集上市,探亲访友等是徒步,少数人以驴、马、骡代步。接客送人多用木制独轮手推车或畜力四轮太平车。建国后,交通工具不断发生变化,起初是使用胶轮平板车,20世纪70年代后,城乡普及了自行车。1980年后,县城至各乡镇通有公共汽车,不少青年购买摩托车,群众外出或运输较为方便。
二、人生习俗
诞生催生:孕妇临产前几天,娘家备红糖、鸡蛋等送至婆家,叫“催生”。之后,孕妇一般不再回娘家,怕婴儿降生在娘家,犯忌讳。
报喜:第一胎婴儿生下三天后,其父备红鸡蛋(染红的熟鸡蛋)去丈人家报喜,并通知送粥米的时间。
送粥米:第一胎婴儿生后,一般女孩9天,男孩12天,外婆家备红糖、鸡蛋、小麦(或小米)、婴儿衣物、首饰、玩具等前来庆贺。同日,其他亲友亦备礼物贺喜,婴儿家长设宴款待,此称送粥米。宾客返回时,送红鸡蛋、馒头,以示谢意。外婆一般留下陪外孙住几天,若在事急等回去,要留下一件衣服。
接满月:婴儿满月时,外婆都要接外孙住数天。婴儿去时在脸上抹点黑墨,送来时搽点白粉,俗语“黑脸去、白脸来,婴儿越长越富泰”。外婆另送一只鸡,并用一块红布套在鸡脖上,此鸡只许饲养,不许宰杀。
婚嫁建国前,男婚女嫁,皆遵父母之命、媒婆之言。
说媒:又叫“提亲”。媒婆权衡男女双方人品、性格及其家境、社会地位等,认为两家是门当户对,有联姻的可能,即去男女两家介绍彼此情况。两家经过了解,都没有意见时,媒婆告之双方家长愿结百年之好。
过小柬:男女两家同意联姻后,男方家长将用红纸写有“不惴固陋,妄为执柯,六礼未备,寸红先过,××两家,愿结丝罗。冰人×××。×年×月×日”的书柬,交媒婆转呈女方家长,若女方没有异议,便复与上述同意书,即为两家确定联姻。
过大柬:小柬过后,男方备办首饰、衣料、红枣、栗子等,择吉日由媒婆送至女方,女家受聘后,将由红纸书写嫁女的生辰的柬贴(俗称年命贴)交媒婆送至男家。男方请算命先生合年命,若男女生辰八字不相克,即行定婚。
结婚定婚后,男方择吉日、备花轿、唢呐、三眼枪,去女家迎娶。有一人抱一只公鸡随轿至女家,女方不留,并另赔送一只母鸡,以图两家吉利。新娘梳妆挽纂,头顶蒙头红(红布方巾),身披上轿红(即红衣服),脚穿红绣花鞋,由娘家哥抱送上轿,轿出村时,鸣枪三声,唢呐在轿前吹奏,嫁奁随轿后,沿途每遇村庄、桥、庙宇均要鸣枪、奏乐。县境东部兴二位娘家弟兄提茶壶、茶杯送轿至男方村头即回。县境西部兴未婚姐妹送轿,至男方家照料新娘,新郎新娘拜堂后返回。
花轿到男方大门前落下,在唢呐、枪炮声中,男方一位少女将一个用红布包着的酒壶送给新娘(称送财贝壶)。另有两名与新娘属相不相克的少女扶新娘下轿,慢步走上铺在轿前的芦席,待走上第二条芦席时,遂将第一条芦席从新娘头上漫过,如此周而复始,直至院庭中供桌前。此间,新娘两旁各有一人向新娘头上撒红枣、花生、桂园、栗子、夫皮等物,此称撒仗,预示早生贵子、福满堂。供桌上点燃香烛,放着一个盛高梁的斗,斗内放一面镜子,插一杆称,新娘至供桌前,与新郎共拜天地(称拜堂),拜毕,新郎抱起供桌上的斗,引新娘入洞房,把斗放在床上,用称杆挑去新娘头上的蒙头红,夫妻共饮交心酒。此时,众人闹新房,强使新郎新娘从事接吻,共咬一个苹果等。稍息后,新娘更衣梳妆,同新郎在院中供桌前共拜亲友(俗称分大小),先叩拜公婆,后按亲缘的近远,依次叩拜,请头者要给磕头礼钱。晚上,新郎新娘入洞房,要有人听新房,若无人听,婆婆或嫂嫂在洞房窗前放一把扫帚,表示吉利,洞房里通夜不熄灯,此叫“长命灯”。
新婚第3天,新郎新娘祭拜祖坟。一般婚后第6天,娘家接新娘,当天送回。第9天再次接,住6天后送回,俗称“接9住6,一辈子不受(苦)”。第18天,娘家还要接,住18天,新娘在娘家做好全家鞋、锅盖等带回婆家。
建国后,国家颁布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制度,实行自由恋爱、婚姻自主。农村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结婚尚不普遍,多是通过介绍人介绍,男女先见面,再经过一段时间了解情况,双方都没有意见,便同去政府机关进行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书。而后选定结婚日期,备办酒菜,宴请亲友,举行婚礼。过去合年命、坐花轿,顶蒙头红,送财贝壶、叩拜天地神等旧俗现已废。20世纪70年代后期,男女婚嫁,出现女方要见面礼及定婚彩礼,其款额与日俱增,已成社会公害,引起政府及有关单位的关注,经宣传教育,此风有所收敛。
过生日过去只有少数富有人家过生日,每至生诞之日,亲友备礼物前往庆贺,主人设宴款待,甚为隆重。劳苦大众因经济条件所限,很少有人过生日。建国后,人们的生活不断提高,过生日的人渐多,大都是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少年儿童过生日,点蜡烛、吃蛋糕,亲友送玩具、衣物等以示祝贺。老年人大多数是过六十六岁、七十三岁、七十七岁的生日,六十六岁生日,已婚儿女及亲戚备66个馒头,66个扁食、6斤6两肉前往庆寿,俗语“六十六,吃块肉”;七十三岁过生日时,寿礼中必有鲤鱼,俗语“七十三,吃条鲤鱼猛一窜”;七十七岁生日时,寿礼中不可少鸡,俗语“七十七,吃只鸡”。
青年女子结婚后的第一个生日,其娘家备礼物邀集亲戚同去女儿家祝贺,此称“做生”。
丧葬过去,本县丧葬礼仪繁杂,且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老年人临终前,大都先将病床移至主房堂前,穿好寿衣。寿终时刻烧化纸钱,称“烧倒头纸”。尸体入棺材时,称“成殓”。棺柩前一般放一盏油灯,叫做“引魂灯”;一个土盆,称“老盆”,以备亲友吊唁时烧纸钱用;一个小土罐,罐口用面饼盖上,饼中间插一双筷子,此称“阴阳罐”。另放若干根缠贴白纸穗的柳棍,长2尺许,叫“哀棍”,待儿孙祭奠死者,叩拜亲友时用。丧屋门前搭灵棚,居中放一供桌,上置供品,纸扎的童男童女放在灵棚两侧。家门上贴白纸,大门旁插一白纸幡,男左女右,以示乡邻。
死者的儿子、儿媳、女儿、孙子等皆称“孝子”,儿子称“重孝子”,戴白孝帽,穿白孝袍,麻绳束腰,穿白鞋。儿媳、女儿头顶白巾,穿白孝褂,白布带扎裤脚,穿白鞋。族内其他人男戴白孝帽穿白鞋,女头顶白巾穿白鞋。孝子日夜守候在棺柩两侧,男左女右,此称“守灵”。亲友吊唁时,孝子行跪拜礼,男孝子拜男客,女孝子拜女客,并陪哭。事主家给男客送白孝帽,女客送白巾,女婿、孙女婿和外甥另送白布腰带,此称“破孝”。
死后第三天“送盘缠”、“坐材口”。傍晚,家人备香烛纸钱,按死者岁数每一岁包一个扁食,煮熟后连汤放在一桶内,前往村外十字路口祭奠,此称“送盘缠”。送时,唢呐在前,两人抬着盛有扁食的桶在其后,沿途用勺子陆续将扁食和汤泼掉,孝子及众人尾随。至十字路口点燃香烛纸钱,拜毕,另择路返回。稍息后,进行“坐材口”(用钉封住棺材盖)。亲戚朋友前来向遗体告别。死者若是妇女,其娘家必须请到,征得他们的同意方予坐材口,否则,娘家人往往会借故破费事主的钱财,甚或阻挠出殡。
老年人死后,延丧的时间较长,一般不少于7天。有的延至月余才出殡。若死者配偶早已故,出殡的前一天,家人备纸钱到坟前拜请亡灵回家,俗称“请灵”。出殡的当天,亲友备礼品前来祭奠,女儿、孙女、外甥、外甥女等亲戚除备供品外,一般都另备一条搭棺芦席和押供礼。祭奠以亲缘关系的近远,依次分别进行,在枪炮唢呐声中,孝子手持哀棍叩拜迎接,俗称“接供”。祭毕,事主宴请宾客。宴后稍息便发丧,先将棺柩抬到大门外停下,亲友和乡邻再祭奠,此称“路奠”。祭后,抬棺上坟地,在刚抬起棺柩时,孝子遂将老盆摔烂,此称“摔老盆”,象征继承权。唢呐班子在前吹奏,长子孙打着白纸幡同孝子随其后,众人抬着棺柩跟着孝子走,女孝子走在棺后,棺至坟地时,亲友再次祭奠。随后将棺柩入在墓穴,俗称“棺下地”。阴阳先生调整方位,把阴阳罐、哀棍放在棺前,盖上搭棺席,即行封土筑坟,插上白纸幡。
殡后第三天,直系亲属备纸钱至坟前祭奠,复筑坟头,此称“园坟”。之后,按期到坟前祭奠,7天为一期(自殡葬之日算起),烧至五期止,俗称“烧五期纸”。
建国后,丧葬程序及封建迷信礼仪逐渐减少,扎纸牛、马、童男童女等殉葬品基本废除,渐以戴黑纱取代穿孝服。在干部、职工中献花圈,开追悼会之举日盛。1977年5月,砀山火葬场建成,火葬之风逐渐兴起。
本地不论死者婚嫁,生男育女与否,只要长辈尚在,多不延迟丧期,一般不过三天即埋葬,有的死后当天就埋,丧葬仪式也多从简。
三、节令习俗
传统节日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一年中最为盛大的节日,俗称“过年”。一入腊月(农历十二月)人们就为过年作准备,俗语“吃过腊八(腊月初八)饭,就把年来办”,备钱、备粮、买衣料。过了腊月二十日,便忙于买鸡、鱼、肉、蛋、烟、糖、香、蜡烛、鞭炮、春联、灶画、门画等。腊月二十五日后,就着手蒸馒头,炸丸子、炒花生、炒瓜子、叠糖、打扫卫生等。春节的前一天,贴春联、灶画及门画。建国前,贫穷人家贴春联早于富人家,贴后就不许进门讨债。
正月初一,人们黎明即起,各家点烛烧香、放鞭炮、敬神灵,迎新年。大人小孩身着新衣,给长辈叩头拜年。早餐一般都吃扁食,下锅时,留几个不下完,象征新年里有剩余。早饭过后,街坊邻居相互拜年,各户备置烟、酒、糖、花生、瓜子等热情招待。不论平时有无矛盾,只要是长辈,都应向其拜年,否则,就会受到众人的非议,邻里间往往通过拜年消除了隔阂,言归于好。自正月初二起亲戚间相互拜年,一般是初二拜舅舅、初四拜岳父、初五初六拜姑姑,而后是拜其它亲友,大都到正月初十前后才结束。
建国后,春节烧香敬神、贴灶画、磕头等旧俗已废,大多利用春节慰问军烈属,开展文艺体育活动。
送瘟神:农历正月初五为送瘟神日,村里年长的妇女聚在井旁,烧香焚纸钱、祭瘟神,祈除病灾,而后列队送瘟神至村东方十字路口。返回途中不许回头看,否则,瘟神会跟回来。建国后,此节俗已废。
送火神:农历正月初七为送火神日,当日黄昏时,众人手持火把,放鞭炮,送火神至村西南方十字路口,烧香祷告,祈求火神免除火灾。归途中不许回头看,以免火神跟回来。建国后,此节俗已废。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当日吃元宵。晚上,各家每人点一盏用面蒸制的油灯。有的人家用面蒸制龙灯,点亮放在粮囤上。有的用彩纸扎成结有小麦、棉花、玉米、水果及蔬菜等各式各样的花树,插在粪堆上,俗称“摇钱树”。少年儿童挑着龙、鱼、兔、马、莲花等各种形状的灯笼,聚在一起赛灯。过去每逢元宵节,砀城四关举办传统娱乐活动,如北关的竹马舞、西关的玩龙灯、南关的玩旱船、东关的狮子舞。招来城周围十数里的群众,甚是热闹。建国后,县文化部门每年都举办灯展。
本县人常以面灯的灯花形状,大小及多少预测当年各种农作物收成的好坏。
二月二:农历二月初二为祭龙日,当天人们用面蒸制形状如龙的大馍,用草木灰在院内、大门外、晒场上围粮囤(粮囤图案),中间埋一把五谷杂粮,祝愿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俗语“二月二,不干活,抱着孩子吃大馍”、“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
是日家家吃“蝎子爪”,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炒制而成,取意消毒灭灾。建国前,人们多以二月二为春种生产的开始,建国后春节过后,人们就忙于春耕春种的准备工作。
清明节:清明节前几天,各家为先祖扫墓、添坟土、焚化纸钱。建国后,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等,在清明为革命烈士祭扫坟墓,敬献花圈,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清明节本地又称寒食节,各家煮鸡蛋吃,门两旁、屋檐下插柳条,以此纪念介子推。本地传说,春秋时代,晋文公曾流亡国外,回国后封赐从臣,但未赏到介子推,子推遂携母隐居绵山,后来晋文公找介子推找不到,以烧山逼子推出来,而子推不愿出山被烧死。晋文公以绵上作为子推的封田。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日各家吃棕子、糖糕,屋檐下插艾条。小孩戴香包,用彩绒线绳束手腕。外祖母为小外孙绣制“五毒(蝎子、蜈蚣、蛇、壁虎、蟾蜍)红肚兜”。传说吃棕子、糖糕、插艾条是为纪念屈原。小孩用彩绒线束手腕,至农历七月初剪下,扔在屋上,让喜鹊衔去为牛郎织女搭鹊桥。小孩戴“五毒”肚兜、能消灾避难。香包内装艾叶、白芷、香草等,防害虫伤身。
六月初一、十五:本县黄河故道以北及县东部地区群众,以农历六月初一为“小年”(春节为大年),各家蒸馒头、包饺子,置桃、李、杏、花红等鲜果、祭祀神灵。黄河故道以南及县境西部地区群众则以农历六月十五为“小年”。故本地有“(六月)初一、十五都一样”之说。 七月七:传说农历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本县又称此日为乞巧节,是日晚,未婚女子,在月下置供果,向织女乞巧(学针线活技艺)。
七月十五:本县黄河故道以北及砀城东唐寨一带,称农历七月十五日为“鬼节”,各家在坟前焚化纸钱,祭祀先人。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节前数日,各家以月饼、酒、肉、水果等馈赠亲友。是日,一般在外地的人都要回家团聚,晚上吃月饼,喝团圆酒赏月。
十月初一:传说农历十月初一是阎王爷“收鬼”日,是日或是日后,各家到先人坟前烧纸钱。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祭日,各家吃用小米(或大米)、红枣、红豆、糖等做成的粥,俗称“腊八粥”,有庆丰收之意。人们常以腊八粥抹在枣树上,传说来年能多结枣。
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为祭灶日。人们为灶君爷烧香磕头,祈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把灶君画揭下烧掉,称为送灶君上天。此节俗现已废。
除夕: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称除夕,本地俗称腊月三十日为年垂。除夕上午贴春联、门画。傍晚大门前放一横棍,叫拦门棍,其意拦住财富不向外流。晚上在院中,大门旁及室内各神位前烧香、叩头、祭拜神灵。大人给小孩压岁钱,全家吃团圆饭、喝辞岁酒。多数人至午夜才睡觉,有的人通宵不睡,此称“守岁”。除夕烧香叩头敬神,放拦门棍等俗现已废。
新节日新节日大都是建国后由国家统一规定的全民节日,皆以阳历时间为准。元月1日为元旦,放假1天。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放假1天。10月1日为国庆节,放假2天。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女职工放假半天。5月4日为青年节。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小学及幼儿园放假1天。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8月1日为建军节。届时各机关、团体开展庆祝活动,城乡人民以新节日举办婚喜庆事者渐多。
四、礼节
清朝及其以前,本县人们多是行跪拜礼及拱手礼。民国时期行跪拜礼者渐少,行鞠躬礼的增多。新中国成立后,大都行握手礼,而今很少有人行跪拜礼,拱手礼和鞠躬礼。宾客来访至主人门前时,不径自入内,先敲门或喊门,主人或喊请进,或出门迎接。主人请客人入上座,双手敬茶递烟,客人称谢。客人离去时,主人送至大门,宾主施礼告别,互道“再见”。乡亲邻里人平时相见,相互问候:“你早?”、“你好?”、“最近忙不?”。饭前饭后相见,多是问“你吃(饭)了没有?”,晚饭前后多是问“你喝(汤)了没有?”。
询路问事,先下车(或坐骑),区别年龄特征,尊称对方老大爷、老大娘、阿姨、老大(哥)、大嫂、小兄弟、先生、同志等,而后再发问。询问后再道“谢谢”、“麻烦(您)了”。对方多是回答:“不用谢”、“没啥”。若有过失于别人,多是以“怨我”、“对不起”、“请原谅”,向对方表示道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机关、工厂、学校、商店等开展五讲四美活动(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每年评选“文明单位”。城乡不断开展“五好家庭”、“好媳妇”、“好丈夫”、“好婆婆”、“好公公”、“好小姑”等评优活动。
参考资料:http://www.thd8.com/d/200811100136.htm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供祭奠用什么讲究,安徽丧事排奠顺序》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泰国小狗乘船落水 游到码头等主人一个多月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智商800才能看懂的图,你4张图你看懂了哪张?

下一篇:猫猫打呼噜是什么意思?10个猫咪认定主人的表现

奇闻趣事排行

奇闻趣事精选

奇闻趣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