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专业适合女生读?”这个稍显“性别偏见”的提问,却恰恰有一个颇具影射效果的答案:女性学专业(women's studies)。
你可能还不知道,我国“女性学专业”已存在多年。在波伏娃的《第二性》、上野千鹤子的《厌女》等女性主义著作日渐畅销的当下,不难看出女性权益保护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在社交网络上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那么,“女性学”这一小众专业对犹疑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优选吗?有发展前景吗?
01“烧冷灶”的话,会更容易被录取吗?提到冷门专业,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那是不是好考一点?
2011 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11—2020 年) 》,明确提出要加强妇女理论研究和高等学校女性学学科建设,鼓励高校开设女性学专业和课程,培养女性学的专业人才。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21 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山东女子学院的女性学专业作为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出现在了名单中,但最终是否能顺利招生还是未知数,因此目前开设女性学专业的高校仅有中华女子学院和湖南女子学院。(这里讨论的“女性学专业”是作为二级学科出现的,而非是二级学科门类下的研究方向。)
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为本一批,近三年录取地域集中在山西、内蒙、安徽、福建、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综合改革省份北京、山东除外)。值得注意的是,作为王牌专业,女性学专业在中华女子学院的录取分数线可不低。2020 年,该专业在各地的录取平均分多数高于本一批分数线 20-50 分左右,该年只有福建文史类(-4)、山西理工类(-5)为降分录取,2019 年和 2018 年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并且没有降分录取情况。这至少说明,从分数线来看,女性学专业虽然是冷灶,却并不是一个能让高考生轻轻松松“捡漏”的专业。
2018-2020年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专业录取分数线
中华女子学院如此,那么另一所湖南女子学院录取情况如何呢?近几年湖南女子学院计划招生人数基本在 30-40 人左右。2021 年,学院计划招生 38 人,全部招满。河北省招生 2 人,平均分数线为 505.5(历史等科目类普通本科批 454 分);湖北 1 人,分数 527;湖南招生 24 人,平均 506.83 分;江苏招生 11 人,平均 497.73 分。
一方面,在分数线上女性学专业与相对热门的学前教育专业分数只相差几分,2021 年在录取人数最多的湖南该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比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都要高;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该校女性学专业生源基本来自江苏和湖南。分析全国两所开设女性学专业的学校,中华女子学院分数线较高,而根据历年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表,湖南女子学院基本只在湖南、江苏招生,并且全无“降分录取的好事”,所以将女性学专业作为志愿填报的“备胎”可行性不高,如果考生认为专业冷或偏就更容易被录取,就完全是误读了。
02不怕专业偏,只是怕毕业没饭碗由于女性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包含“培养学生具备从性别视角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所以男生无法被录取。
不过除了录取的问题,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女性学专业“实用”吗?这个“实用”可能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课程“水不水”和就业难不难。
分析中华女子学院的女性学专业,可以发现该专业跨学科属性非常明显,这在其课程构成中有所显现。社会学、社会工作、公共管理学是女性学的基础支撑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则分为三个模块:服务社会与服务妇女发展系列课程、社会性别视角运用系列课程和调查研究方法系列课程。
多数人文社科类课程都容易陷入“课程太水”的争议,知识交叉融合性强的女性学也是如此。不过根据知乎题主“安杭 Hannah”的分享,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日常教学为小班授课形式,而正是由于专业的广博性,女性学专业的学习可以对国家制度和政策、家庭资源的利用、家庭关系的处理以及组织生活的引领有更好的认识,提升认知的高阶维度。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开设女性学专业的高校只有两所,所以可以接触到非常充足的学术资源,也有机会参与到各种高端的学习与实习实践。该答主参与过全国妇女代表大会、“95+20”世妇会纪念年系列活动等国家甚至国际级活动,还获得了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交流学习机会。
女性学专业本科毕业授予法学学士学位,官方描述的就业方向包括: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大中专院校、社区及国际组织,从事妇女工作、性别与发展的研究与实际推动、性别与政策分析、性别与文化传播、女性学教学与管理等相关工作。不过现实点来看,从官方表述上很难不让人觉得:要想专业对口,可能最终会走上考公考编之路,又或者进一步提升学历做研究。不过在国家公务员招录考试中,很难看到女性学这一专业。
在劳动力市场上,女性学在学科归属上不够清晰,也会进一步影响就业。即使走上研究之路,前路也未必通畅。华勒斯坦认为,学科会控制学者结束训练以后的职业模式,学者想要在大学或研究机构任职,每个人必须要在组织上归属一个“学科”,在该学科领域普遍受认可的期刊上发表论文。但我国设立女性学专业的高校很少,所以那些在没设立女性学专业的高校任职的老师,只能拼命在现有的研究领域中有影响的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只有这样才能晋升职称和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这必然会对学科发展有一定限制作用。
03“年轻”的女性学专业,如何不被遗忘?任何专业都有人吐槽,女性学专业连被吐槽的机会都很稀缺。
妇女运动发展 200 多年,我国对妇女及性别的研究也由来已久,但真正将其“学科化”则始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所以女性学(women's studies)在中国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2001 年,中华女子学院女性学系成立,这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女性学本科专业,2006 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本科学生。从这个角度来看,真正学科意义上的女性学学科建设至此才初具雏形,国内对女性学的研究与发展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这种差距最直观的体现在科研成果上。2016 年学者开滨曾对过去五年的国际女性研究领域科研力量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数据来源于美国 Web of Science 引文索引数据库),女性学学术诞生地美国在该领域的文献量是中国的 40 多倍,我国在亚洲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放眼世界来看与欧美之间的差距较大。在对高产研究机构地理分布进行分析时发现,高产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欧美国家,并且以高校为主阵地,亚洲发文量大于等于 5 的研究机构只有 2 家。因此不光是中国,整个亚洲女性研究领域的科研力量与欧美相比都差距非常大。
回到我国,中国既有中华女子学院等独立设置的女子高校,也有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等附设于普通高校的二级女子学院,但显而易见的一点是:很多女院设置了女性学选修课,但你只能在唯二的两所女院看到女性学本科专业,虽有为数不多的几所大学学报开辟女性研究专栏,但纯粹的女性学学术期刊仅有《妇女研究论丛》、《中华女子学院学报》。高校数量很多,但指望高校成为高产研究机构很难。学者陈芳认为:中国多数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对妇女性别研究中心缺乏支持,大多数妇女研究中心处于“三无”状态:人员无编制,活动无房子,研究无拨款,中心活动主要靠负责人的课题项目费,同时来自国家级的教育和社科基金支持也比较少。所以科研成果少,既是我们与欧美国家发展差距的表现形式,也是女性学学科发展受限的结果。
有学者认为,一门学科能否被称之为“学科”,主要看两方面:学科制度(理论体系、专门术语、代表人物、著作经典等)和学科建制(学科组织机构、行政编制、资金资助等),不过在这两方面,我国存在许多不足。女性学自身尚未形成独立成熟的理论体系,同时现行的学科制度和评估方法也对其发展产生了一些影响:资源获取与学科分类层级挂钩,也受到“单位制”文化的限制,还有不少学校盲目追求学科排名、跟风建设热门学科,女性学专业也就备受冷落。打破这种莫比乌斯环式怪圈,重要的仍然是先破除制度性困境。
参考资料:
[1] 王俊,郭云卿.中国妇女/性别研究需要“学科化”的女性学吗?[J].妇女研究论丛,2020(04):5-20.
[2] 开滨.近五年来国际女性研究领域科研力量分布可视化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6,28(01):86-92.DOI:10.13277/j.cnki.jcwu.2016.01.012.
[3] 魏开琼.女性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8(01):37-42.
[4] 陈方.关于中国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06(03):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