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友友好,我是心理咨询师苗保平(网称心若无尘)。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阅读鲁芳所著《每天学点心理学效应》一书,今天是该书的“第二章 教你管理好情绪的心理学效应”章节内容。
话说狐狸到处寻找吃的东西,好不容易找到一架大大的葡萄,却因为够不着而吃不上,几经周折,始终没找到可ロ的食物。后来,他发现了一个柠檬,可狐狸知道,柠檬属于柑橘类水果,闻起来芳香扑鼻,吃起来却酸涩味苦。但饥饿难耐的狐狸不得不吃下这个柠檬来充饥,于是,他只好安慰自己说:“这正是我所寻找的呢,甜柠檬就是我想吃的!”这种安慰自己说柠檬是甜的,正是自己想要的心理现象,后来被心理学家称为“甜柠檬心理效应”。
甜柠檬心理效应:“甜柠檬心理效应”其实与上述的“酸葡萄效应”有异曲同工之妙,吃不到葡萄的狐狸可以说葡萄是酸的,而现在它同样可以暗示自己说柠檬是甜的,进而达到自我安慰的目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希望一切都是顺利的、美好的,但现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突如其来的坏事情往往会令我们不知所措。而“甜柠檬效应”会帮助你看见美好的事物,永远朝着阳光的方向前行。既然事情已经无法改变,那就勇敢地接纳,多想想积极有益的地方,而不是将困境扩大,将缺点放大。“甜柠檬效应”要求我们首先要勇于接受现实。
中国版“保尔”段云球从一出生就遭到命运的不公平待遇,父母离异后他一直随母亲生活。七岁那年,上天无情地夺去了他的右手臂和两条腿,一场火车事故使他被迫被截去了3/4的身体。经过治疗,段云球的性命虽然保住了,但人人都为他今后的人生之路担忧。但段云球本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强大的生存信念与勇气促使他坚强地撑起了生活的风帆。凳子做双腿,左手当两手使,他自学完了小学到中学的所有科目。长大后的段云球开始自己赚钱养家,他一面写作,一面照顾年迈的老母。他用自己的左手,满含深情地敲打出了20多万字的自传体小说《当身体还剩下四分之一时》。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张海迪还为这本书题词:“愿你更加顽强勇敢,锻造更加坚韧的生命品质!”
接受自己是建立自信心的前提,一个人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与不幸时,倘若任其摆布,那就上了生活的当。负面刺激会让一个消极的人就此倒下,从此一蹶不振;而积极的人则会越挫越勇。段云球之所以没有失去生存的信念,是因为他敢于接纳那个已经不再完美的自己。
一个人可以有这样那样的缺陷,接纳与正视挫折,才不会被人生的低谷绊住。学会像那只狐狸一样吧,当“不得已而为之”时,不妨使用“甜柠檬效应”,使用某种合理化的理由来说服自己、宽慰自己、接纳自己、承认现实并自得其乐。有人说过:“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同样是一天,何不天天都开心地过呢?”
“甜柠檬效应”的作用还在于,当人们对先前的目标有着过高的期待,一旦实现不了时,在要强的自尊心作用下,很难找到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这时候,“甜柠檬效应”就告诫人们回归现实,珍惜眼前,得到的就是最好的,其他目标都是理想化的东西;这种贬低以前的目标价值的做法,虽然会不同程度地失去完成预期目标的动力,但对于维护心理健康来说是很有作用的,它可以帮助多数失意者实现情绪上的软着陆,减少情绪上的大幅波动
解读:
这几天,一则新闻走红网络,惊艳了人们的双眼:一27岁漂亮女孩子远嫁洛阳,引发众多关注,因为女孩子的如意郎君是一位无腿男子。
据悉,这位女子自称来自重庆,男方的物质条件她考虑过,觉得没有关系,车房没有,这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只要男方对她好,她就决定了跟他在一起。洛阳男子叫杜某甫,自幼失去双腿,只能靠双手走路。通过自己努力,他获得过马拉松赛轮跑组冠军,现在是河南省轮椅篮球队队员,还和家人开了一家家电维修店。
从小失去双腿,一般人会觉得这是残酷的打击,有些甚至会自暴自弃,悲观叹息上天不公。而杜某甫没有,他逆袭成功,其中付出的代价和努力无疑是非常巨大的。
这应该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甜柠檬效应”的启示:要想达到先苦后甜的人生目标。没有顽强的毅力和乐观坚强的心态,很难做到。
对比现实中即使身体健全的人,面对生活重重关卡,有些选择唉声叹气,自怨自艾,有些选择得过且过,有些甚至放弃自己生命……的一些事例,“甜柠檬效应”告诉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而上天眷顾的是那些持之以恒努力奋斗的人们!
“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所熟知的张海迪,5岁时因患疾病导致胸以下全部瘫痪。因为无法上学,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聊城农村,就给孩子们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张海迪200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2年获得亚太残疾人权利领袖奖、2019年获得中国“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现在的张海迪是中国残联第七节主席团主席。
张海迪的奋斗经历和巨大成功,更是“甜柠檬效应”最有力的证明者。但是所不同的是她的自我安慰转化为了努力实践,用积极的心态,改变不完美的自己,这才是我们学习“甜柠檬效应”的真正目的。
2022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