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孔明舌战群儒确实很精彩,但车逻辑怎么记得《三国志》里疑似舌战群儒的是那个套马杆的汉子诸葛恪呢,就是那个驴脸诸葛瑾的儿子。
话说诸葛恪这个小伙子,从小就机智的不要不要的,并且东吴论嘴皮子溜他称第二当时没人敢称第一,年轻时的诸葛恪也比较爱出风头,其生平故事里也有巧言“拿下”孙权、张昭、范慎等人的记载,也算得上间接的舌战群儒了(反正就是脑子好,懂得随机应变,能应对各种辩论话题)。而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说服吴主和自家皇叔联合起来抗曹只身去东吴求联合,东吴的谋士们普遍保守,甚至有阵阵投降的气息。但孔明凭借自己的个人魅力和三观将东吴的一帮老头子们“怼”的服服贴贴,终于两家决定联合抗曹,这个经典的故事也被我们代代传颂着。
在历史上诸葛亮去谈和时可就没有那么多东吴的谋士陪他唠嗑了,其舌战的对象只有孙权一人。诸葛亮和孙权年龄相仿,自然腹黑的孙权愿意听他说话(孙权当时可能在想:我的天哪,终于不用听张昭bb了,还是同龄人没代沟啊),而诸葛亮也是“直捣黄龙”,告诉孙权说你快完蛋了,孙权倒是很淡定,言外之意说灭也是先灭你家主公,孤地理位置好,还有十万兵马,不怕!之后诸葛亮就耐心的给孙权讲这其中的利害关系,终于说动了孙权,决定试试看能不能把曹操赶回北方。
完了,就这么简单,并没有小说中那样的跌宕起伏。
在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中,这一段故事就稍微有点变化了,此时的诸葛亮不但对不识趣的张昭大吼,还杀了曹操的来使,,使得孙权不得不去抗曹,一点都不儒雅啊。而罗贯中或许是参考了平话当中的片段,又为了美化孔明,就在小说中写下了一出教科书般的舌战群儒“辩论赛”了。
文/车逻辑的逻辑
大外交官诸葛亮
首先我自己认为,太艰难谈不上,但是说轻松的有点夸张了。
那么为什么这么说?接下来我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当时是什么情况,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举兵南下攻打孙权,当时孙权集团,以张昭为首的文官,认为曹操势大,不可与其对战,主张投降,而诸葛亮为了促成孙刘联盟共同对抗曹操,和孙权集团张昭为首的文官发生了一次唇枪舌战。
这件事难在了什么地方,首先张昭为首的文官,胆小怕事,而且刘备势力比较弱小,不容易让人信任。
但是这件事也有比较轻松地方,首先孙权在周瑜,鲁肃的劝说下是主战的,其次周瑜和鲁肃两位大能也没有参加,在一个张昭等人也不想投降,毕竟已经选择辅佐孙权,都希望孙权最后问鼎天下,在一个过去就真的好吗?不尽然吧!降将,还是主动投降的,应该是不会有太大的发展前途,在一个多数这些人,都是江东本地的豪门世家,其实心里都不太愿意背井离乡。
看似容易,要想说动张昭等人,也绝非等闲之辈,就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