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山核桃“第一杆”
今年情况怎么样?
今年的果仁更饱满!
时至白露,万物温良。临安龙岗镇华光潭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杆日。
清晨5点的闹钟,对于大多数返乡的年轻人来说,并不适应,可他们还是一骨碌起床了。
山脚下公路边,桂花开了。他们说笑着,上山去,脚步轻盈。
山上有风,吹着核桃树沙沙响,渐渐地能听到打山核桃的声音。原来还有更勤快的人。
没等记者找好机位,方新钱已经上树了。他拿着杆子从下到上开始打山核桃。滚落下来的山核桃有的准确地奔向网兜,有的逃到了山间,需要弯腰去捡。
空气中能嗅到山核桃独特的气味。
劳作的山里人善意地提醒我们,捡山核桃的时候要戴手套。
“打山核桃是高空作业,还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我们区政府很早就发了通告。要求加强采收的安全管理,鼓励农户交保险。我们也鼓励农户流转,把山核桃林流转给经营大户。以减少不必要的人身伤害事故。”村党支部书记徐玉章说。
之所以这么建议,也是有缘由。徐玉章说,随着老一代的采打能手年龄老化,新一代又很少愿意再来干这个辛苦活,那么山核桃流转给经营主体进行张网采收,已成为一种趋势。
临安是全国唯一的“中国山核桃之都”和山核桃加工集散中心,山核桃在临安已有500多年的栽培生产加工历史,“白露”节气统一开采的做法已延续百余年,保证了山核桃的成熟度和最佳品质。
2019年“利奇马”台风灾害以后,临安区政府大力推进山核桃林地生态化经营,减少农药使用量,禁用除草剂,鼓励林农流转给经营大户和实施自然落果,张网采收,加之今年雨水和日照恰到好处,山核桃果仁更饱满。预计再过半个月,第一批临安山核桃就能上市,大家就能大量品尝到美味的山核桃了。杭州临安的民宿老板店休一个月,
大家都要干这事儿去了
忙碌了一整个夏天,这两天杭州临安湍口的民宿老板童亚薇突然空了下来。这两天,在她的朋友圈里几乎都是晒娃、遛弯的生活画面。童亚薇说,每年的9月是她家民宿里雷打不动的店休月。
“民宿里的帮忙阿姨们都要回家打山核桃了。”童亚薇说,打山核桃是临安山里,一年中最重要的事儿了。“哪怕工资翻倍了,也留不住阿姨们回家打山核桃的心。”
童亚薇是个土生土长的临安姑娘,在外打拼几年后,在老家开了这家民宿。随着民宿生意越来越好,她也请了一些临安本地的阿姨们来帮忙。
正因为是临安本地人,所以童亚薇很了解家乡的习俗。“对于阿姨们来说,山核桃是家里一年中最重要的收成了。”她说,每年到了8月底,帮忙阿姨们就会讨论起打山核桃的各项事宜。
8月28日,店里的阿姨们就开始休假了。“最后三天的民宿生意,都是我们自己家里人料理的。”童亚薇说,阿姨们都忙着回家做准备工作了。比如上山观察山核桃长势,整理各种打山核桃的器具,有的甚至要忙着联系收山核桃的商人。
其实,打山核桃比在民宿里帮忙辛苦多了。“一大早就要上山了,而且要爬到树上去打山核桃。特别是刚刚开杆的那几天,基本都要到快傍晚才下山呢。”童亚薇说,但作为临安人肯定是要去打山核桃的,再辛苦也不怕的。
当然,童亚薇自己家里也有一些山核桃树。在店休的一个月时间里,她也会和家里人一起去山上打打山核桃。“我嘛主要是去体验一下,主要还是我爸妈比较忙。”
白露开杆打山核桃前,童亚薇会带带娃,去附近的民宿、小餐馆学学经验,也会在家里研制一些新品。
“最多就空个一周时间,之后我就要去收新鲜山核桃回来加工了。”童亚薇说,虽然店休一个月,但童亚薇并不会闲下来。开店十年,她积累了不少的熟客和老客资源。“我们家民宿除了住宿之外,最出名的还是临安土菜和土货。”她说,平时她会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卖卖自家土鸡生的土鸡蛋,也会卖卖自制的临安笋干牛肉酱。每年到了临安山核桃上市的季节,她的熟客们都会托她买山核桃。“我现在都是自己去收新鲜的山核桃,然后请老师傅来加工。”她说,随着山核桃开杆她也要忙着和小姐妹一起去湍口、昌北的农户家收山核桃了。
“今年阿姨们都说山核桃的产量和质量都不错,我也期待着。”童亚薇说。临安山核桃开杆前,
村里的年轻人回来了
90后的徐芳渊老家在临安龙岗镇华光潭村,现在是杭州的一名家装设计师。9月6日晚,他特意请了三天假,回家打山核桃。
“这段时间是临安山核桃采收季,公司会酌情考虑给几天假期的。工作多少可能会有点受影响,不过回去以后晚上加班也能完成。”徐芳渊告诉潮新闻记者,这已经是他工作以来,连续九年请“山核桃假”了。父母常说不用回来,但他觉得回来总归是能帮忙分担一点。
每次打山核桃,一家人总是默契地彼此配合——父亲用左手抓住树枝,右手轻轻挥动竹竿,将摇摇欲坠的山核桃果扑簌簌打落下来;等父亲一圈打完,徐芳渊和母亲就开始捡;最后,体力活就交给徐芳渊,负责将装满的山核桃背回车上。
他回忆道,前年第一次带老婆打山核桃的经历。山路陡峭,要半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山顶。“没打过核桃的人,连山都爬不上去,当时我老婆爬到山顶,腿都已经发抖了。因为山核桃树都长在很陡的山林里,加上土地比较松软,走不好就容易滑倒,所以即便是捡核桃也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实,自从小学帮父母采核桃以来,每年的山核桃开杆,徐芳渊都没有缺席过。
“我们昌北这边的学校每到山核桃采收季,都有一周左右的‘山核桃假’,所以小学开始我就帮家里采核桃了。”
“对于我们临安人来说,过年都可以不回家,但打山核桃一定要回。”徐芳渊说。
打山核桃,
是延续家族传统和父辈情怀
9月7日,正值开杆前一日。一大早,徐芳渊就在为上山做准备。
他家的山核桃树有一百多棵,每年大约能采收1000多斤山核桃。“今年雨水多,有些成熟的山核桃已经开始掉了,我准备吃过午饭就和父母一起上山捡核桃。”徐芳渊说。
捡核桃听起来容易,却也是个需要技巧的体力活。出发前,徐芳渊“全副武装”——长袖、长裤、解放鞋、防刺专用手套,一样不落。
从小学就开始帮家里采核桃的徐芳渊,已经掌握了一些技巧——打山核桃前需要割草,那时候已经踩出了一条路,捡核桃的时候就沿着踩过的路走,自然轻松不少。
下午3点,徐芳渊告诉记者,已经捡了大约200斤山核桃了。“一个编织袋可以装五六十斤,装满了先背到车上,再上去捡,今天来来回回已经跑了三四趟了,准备再捡个50斤,背一趟回家,今天就结束了。”
上山、爬坡、弯腰、捡拾,这些有些枯燥乏味的动作,因为与父母相伴而多了几分快乐。“捡下来感觉还是有点累的,背比较酸,因为要长时间弯腰。不过跟着父母一起干活,说说话,聊聊天,时间过得很快。如果是我一个人捡,那我肯定坚持不了一天。”
在徐芳渊看来,打山核桃不仅是一种陪伴父母的方式,更是一种延续家族传统和父辈情怀的体现。
“我们家这片山核桃林,最早是我爷爷那辈种下的,我爸爸他们读书就全靠山核桃。”徐芳渊说,“现在家里生活越过越好,收入来源也不再仅仅依靠山核桃,但是对于山核桃的情感,一直从爷爷那辈延续到我们这代,我想往后每一年,我都会坚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