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阿育王时代,佛教艺术与绘画史上的经典,印度现存最大的石窟遗址
说到石窟,大家往往会想到中国的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山西云冈石窟等,其实不光在中国,在其他国家地区也有多处著名的石窟遗址,比如印度的阿旃陀石窟。阿旃陀石窟以其壁画闻名于世,是著名的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石窟位于印度德干半岛西部城市,马哈拉施特拉邦。石窟开凿的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如今共有三十窟,其中有一窟没有完成,从东到西长约550米,沿着瓦格拉河排列在断崖上,石窟多为僧房,其中有五窟是信徒礼拜所用的塔庙窟。
阿旃陀石窟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也是一桩趣闻,相传在一八一九年,海得拉巴的藩王邀请当时的英国驻军指挥官约翰.史密斯参加狩猎活动,然而在打猎的时候这位军官遭遇了一只体格壮硕的猛虎,仓皇中他逃进了深山中,躲在了瓦格拉河谷中。疲惫又紧张的史密斯警惕的看着四周,无意中竟然发现被树木遮挡的石壁上有奇特的形状,近看还有雕琢精美的窗户,就这样在机缘巧合之下,英国军官发现了阿旃陀石窟,还在石窟的墙壁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因为石窟在八世纪之后已经废弃了,人迹罕至的石窟群已经成了蝙幅的巢穴。
壁画艺术是阿旃陀石窟的精华,由于各石窟开凿年代不同,现存的十六窟壁画风格和内容也有所不同,从奇花异兽到宫廷生活,还有佛教图腾形象,内容十分丰富,根据石窟的开凿年代,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壁画绘制于公元前后,内容以佛教本生故事为主;中期壁画绘制于六世纪左右,内容主要宣传佛教,因为这个时期处于文化艺术鼎盛时期,壁画色彩艳丽,具有故事性和想象力;晚期壁画绘制于七世纪左右,无论是色彩搭配还是绘制技巧都更高一筹,内容上增加了世俗题材,结合中国、波斯风格,展现了生活百态。
其中《拈花的菩萨》是壁画中的代表作,它位于阿旃陀石窟的第一窟,属于阿旃陀晚期壁画。这副壁画中的菩萨形象端庄柔美,眉目神态表现出恭敬的态度,整个体态呈现出女性的曲线美,右手持着莲花,周围的色调偏暗,人物皮肤的颜色为淡黄色略为泛灰,显得整体形象柔和且有超凡脱俗的感觉。《拈花的菩萨》并非单幅壁画,与之相对的还有一副壁画,画中人物为手持金刚的菩萨,整个人物形象相比《拈花的菩萨》更为华美娇艳,肤色深且五官鲜明。这两幅壁画可以说代表了阿旃陀壁画的两种审美情感基调:“悲悯味”和“艳情味”。
既说到这里,这就不得不提印度美学。古印度《画经》将人物画分为三个等级,最低的等级被称为“受约束的”,就是仅描绘人物的客观形态,可以说是“有形无神”;第二等是“不受约束的”,指的是通过想象作画;最高等的是“味画”,主要在于表达人物的情感,印度共归纳了八种“味”:艳情、滑稽、悲悯、暴戾、英勇、恐怖、厌恶、奇异,阿旃陀石窟的壁画很大一部分都属于“味画”,由此可见它的艺术价值和艺术高度。
除了壁画,石窟中的雕刻也是非常珍贵的艺术宝藏。阿旃陀石窟的雕刻主要分为佛像和装饰造型,早期雕像因为风化,细节已经难以辨识,中期雕刻技艺成熟,代表作有:第十九窟中的采花女子像和蛇王像等,后期作品留存的状态比较好,形态更为细腻,比较著名的有布满窟的佛本生故事浮雕、第一窟中的释迦牟尼像等。
中国高僧玄奘在七世纪之初曾前往阿旃陀朝圣,曾在此处修道讲学,在《大唐西域记》就有阿折罗伽蓝及石窟的记载。阿旃陀石窟是古印度佛教艺术遗址,它的建造和最终被遗忘,也是古印度佛教兴起和衰落的标志。阿旃陀石窟不仅留存了古印度的美学和艺术,它记录了古印度生活社会风貌,让历史得以在人们眼前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