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浪科技(叶倾城):国外媒体报道,宇宙70%恒星是微小的红矮星,它们暗淡、光线微弱,以至于观测者可能会认为这样的恒星缺乏想象力。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些“普通恒星”掩盖了宇宙恒星的真实命运,有的体积很大,有的体积很小,有的运行速度快得惊人,而且恒星种类繁多,从超巨星至小得像气态行星的恒星,一些恒星运行速度非常快,甚至可能完全脱离主星系,此外,一些恒星的存在超出了科学家的认知范围。
1、最大的恒星
红色特超巨星UY Scuti是迄今发现最大的恒星,其直径是太阳的1700倍,相比之下,太阳半径大约是地球的110倍。该恒星距离地球5100光年,位于南方盾牌星座,它很像红色超巨星参宿四,但比参宿四的体积大3-4倍,而且最终会像参宿四一样,以超新星的形式结束生命。
除此之外,我们对UY Scuti的了解甚少,甚至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也存有争议。但无论如何,这颗巨星仍是当前科学家所观测最遥远的恒星之一。
2、最重的恒星
RMC 136a1是当前观测到质量最大的恒星,其质量大约是太阳315倍,尽管它的质量很大,但是其半径仅是太阳的30倍,它位于RMC 136星群中心,该星群位于大麦哲伦星系狼蛛星云中。
RMC 136a1已超越了红热星、蓝热星概念范畴,其“紫热”状态温度可达到50000开氏度,其辐射输出在极端紫外线光谱中达到峰值,未来它很可能成为一颗超新星,其前身质量足够大,会留下一个黑洞,而不会变得一颗中子星。
3、最小的恒星
最小的恒星仅略大于土星,它就是EBLM J0555-57Ab,简称57Ab,它的质量刚好能使氢原子核聚变成氦,57Ab距离地球大约600光年,是一个双星系统的一部分,当它从更大的伴星前方经过时能被识别发现。
然而专家指出,由于类似的恒星体积小、亮度低,因此很难被观测到,因此人们对那些质量不到太阳20%的恒星了解甚少。
4、最快的恒星
超速星是以非常快的速度穿越银河系的恒星,其速度足以摆脱银河系的引力束缚,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仍认为,恒星达到这种速度的唯一途径是通过双星系统与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相互作用。
然而,2019年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的一篇论文显示,超高速恒星PG 1610+062是一颗缓慢脉动的明亮蓝星,其亮度足以进行详细勘测分析,它的起源可追溯至银河系圆盘,很可能是从银河系船底座-人马座旋臂喷射出来的。
研究人员认为,PG 1610+062是伴星演变为核心坍塌的超新星爆炸后才形成如此惊人的运行速度。此外,这两颗双星可能是通过与年轻、密集的恒星群引力相互作用而获得速度的,在该情况下,如果两颗恒星被锁定在彼此环绕的轨道上,它们与其他恒星的相互作用会使双星中质量较小的恒星进入超速运行轨道。
5、最罕见的恒星
索恩-兹科天体(TZOs天体),仅存在于理论阶段,被认为是致密中子星周围环绕大片弥漫氢气形成的,据称,超大体积的TZOs与红巨星(RSGs)在外形上几乎完全相同,在光谱中有不同寻常强的重元素和锂谱线。
索恩-兹科天体最早是由理论物理学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和安娜·兹科(Anna Zytkow)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研究人员认为,该天体来自这样一种过程:一颗恒星演变为超新星,其剩余核心(现在是中子星)“踢进”另一颗恒星。
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低,但并非不可能。因此,即使真有索恩-兹科天体存在,也是非常罕见的,之前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候选索恩-兹科天体,将其命名为HV2112。它位于小麦哲伦星云,距离地球20万光年。
2014年,天文学家埃米莉·莱维斯克(Emily Levesque)、菲尔·马西(Phil Massey)和同事们发现了它,但迄今仍未被确认为索恩-兹科天体。
考虑到索恩-兹科天体模型并非近期提出的,因此很难确定HV2112是索恩-兹科天体,还是一颗更‘规则’的进化恒星。
事实上,太阳也是一颗怪异的恒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颗黄矮星,通常每颗黄矮星寿命约为100亿年,在其生命历程中,它会通过内部核聚变,将氢聚合成氦,当它们的氢即将耗尽时,便会开始膨胀,膨胀至原来体积数倍,演变成为一颗红巨星,并开始燃烧氦。有趣的是,太阳似乎是“独一无二的”,迄今未发现与太阳系结构相似的行星系统,或许这正是我们未发现地外生命的原因。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