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为四川著名的雕刻景点,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而关于乐山大佛的传说也是众多,在诸多传说中,乐山大佛闭眼流泪事件尤为突出。不少人对于传说中乐山大佛因人间悲剧闭眼流泪事件好奇不已。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头与山齐,足踏大江,双手抚膝,大佛体态匀称,神势肃穆,依山凿成临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发髻1051个 ,耳长7米,鼻长5.6米,眉长5.6米,嘴巴和眼长3.3米,颈高3米,肩宽24米,手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背宽8.5米,脚面可围坐百人以上。
古代的乐山为三江汇流之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聚凌云山麓,水势相当的凶猛,船只到此往往很容易被颠覆。每当汛期来临,江水直捣山壁,威力非同小可,往往造成船毁人亡的惨剧。海通禅师为减缓湍急的水流,保护过往船只与行人而发起修建乐山大佛。于是筹集资金,召集人力开始动工修建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开始建造,完成于唐代贞元十九年(803年),在三代工匠的努力下,前后历时九十年之久才完工。工程量如此巨大,难怪乐山大佛如此壮观、震人心魂。
但是乐山大佛闭眼流泪事件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的是乐山大佛不忍看人间悲剧,而闭眼的吗?如果是人,不忍看到各种悲剧而闭眼流泪,我想我们不会感到有什么惊奇。但是乐山大佛只是一个佛像,也会悲天悯人而闭眼落泪吗?
在1962年时,遇上了百年难遇的自然灾害,诸多地方颗粒无收,粮食奇缺,很多人都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由于粮食紧缺而导致饿死的人更是数以万计。岷江上更是漂浮着众多尸体,人们认为也许是乐山大佛不忍看这幕人间惨剧,痛苦的闭上双眼之后更是开始默默流泪。
第二次流泪的时候是在1963年,饥荒并无任何好转,且受灾的人数持续增加,这个时候乐山大佛再次闭眼落泪了。人们认为也许是乐山大佛没有力量能够去改变灾情,不能够拯救苍生而落泪。
而乐山大佛第三次落泪是在1976年之时,1967年时,发生了唐山大地震,地震造成了几十万人死亡,重伤的人也达到了十几万。乐山大佛再次流泪了。这次人们认为乐山大佛也是不忍心看到这些画面,面含愠色最终闭上双眼留下眼泪。
当时的科学水平还不高,教育水平也还很落后。人们对于乐山大佛闭眼流泪现象很难找到科学的证据来解释,于是很多人都认为是乐山大佛显灵了,才会因为这些事件而闭眼流泪。一个佛像竟然会自己闭眼流泪,真是奇哉怪也,闻所未闻,因为这根本不符合科学。最后科学家们介入调查,得出最终结论,乐山大佛闭眼是由于酸雨造成的。
实际上,乐山大佛闭眼的原因是酸雨,或者称为酸性沉降,这是一种能够使非金属建筑材料表明硬化水泥溶解,出现空洞和裂缝,导致强度降低,从而损坏建筑物的降水。不仅如此,酸雨还能导致建筑材料变脏、变黑,因此被人们称呼为“黑壳”效应。
由于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盆地,由于近代工业发展,空气污染导致酸雨现象增多,加上该地区空气湿度比较大,因此发生了大量的酸雨的湿沉降,即经过复杂化学反应形成的硫酸或硝酸气溶胶被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腐蚀建筑和树木。而乐山大佛闭眼这一现象正是“黑壳”效应所导致的,佛像上眼睑变黑,多处表皮脱落,造成了佛像闭眼的视觉效果。1962年,乐山市政府因乐山大佛破损,专门拨款对佛像进行全面维护,这也就是1963年乐山大佛又重新睁开眼的原因。
其实我们可以想象下,乐山大佛修建了一千多年来,从未有任何记载关于乐山大佛闭眼落泪的现象。要是古代乐山大佛也有闭眼流泪现象,那么肯定是诸多史料纷纷记载。但是并没有,而是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出现的大佛闭眼现象。因为在这之前,并没有大力的发展工业,煤与石油的燃烧较少,空气质量很高,因此也就不会有酸性物质的沉降。相信很多去参观过乐山大佛的人一定会知道,乐山大佛的脸上有着很多黑色的污垢,这其实也就是酸雨导致的。
那么讲完了乐山大佛闭眼的原因,但是还并没有讲乐山大佛流泪的原因呢。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乐山大佛流泪完全是乐山大佛当初的设计所造成的,在佛像头颅后面与两耳间都有一个经过巧妙设计,不被外人发现的排水系统,这也是存在千百年的乐山大佛没有被侵蚀风化掉的最重要的原因,乐山大佛流泪的“奇观”仅仅是佛像在“排水”。
也就是说,乐山大佛闭眼流泪事件,是因为空气污染,导致大量酸性物质沉降,加上佛像本身巧妙设计的排水系统而造成的。
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交流。
如果喜欢我的作品,或者觉得有所收获,欢迎您进行关注、点赞、评论和转发哦^_^
如果对我有什么建议或者有什么想看的,可以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哦!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搜索,版权归版权所有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