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最新省市GDP,谁在狂飙,谁掉队了?

发布时间:2023-12-07 06:09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未解之谜 > 手机阅读

文|凯风

后疫情时代,谁在领跑?

01

谁在挑起全国经济大梁?

这是2023年上半年各大省份GDP数据:


从省域经济来看,广东江苏仍旧强者恒强,山东浙江你追我赶,四川湖北表现抢眼,东北地区终于开始反弹。

从实际GDP增速来看,上海、海南、西藏、吉林遥遥领先,部分中西部省份不及预期,远远跑输大盘。

今年以来,口罩不再是宏观经济的困扰,全民拼经济成了自上而下的共识,刺激经济的政策更是一轮接过一轮。

然而,国际大环境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外有欧美国家衰退风险上升导致的外贸冲击,内有预期转向之下的消费不足,经济强劲反弹还需要一定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仍未迎来强劲反弹,对投资和消费都形成一定拖累,因此过度依赖房地产的省份也备受影响。

因此,为了扭转预期、重塑增长动能,一系列利好政策正在纷至沓来。

日前召开的重要会议提出,首次提出了“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为楼市松绑潮拉开了序幕。(参阅《重要会议再提房地产,非常时期非常信号》

与此同时,“积极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被列入日程,虽然与七八年前的棚改货币化难以同日而语,但政策效应不容低估。(参阅《21个超大特大城市,被委以重任》)

而对民营经济的呵护,更是甚于以往,而“稳就业”更是被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活跃资本市场”更是传达了鲜明信号。

02

关于上半年经济,有三个变化值得注意。

第一个变化,湖北反超福建,而上海反超北京,重回半年度全国经济第一大市。

去年上半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因素,上海经济一度负增长,北京半年度GDP以3亿元的微弱优势,罕见超过上海。

但这一局面并未持续太久,上海在当年就完成反超,今年上半年进一步扩大了领先优势。

京沪谁是中国经济第一大市,这一话题可谓经久不衰,但两城定位不同、产业结构有别、发展动能存在差异,谁能最终胜出,仍然存在悬念。

第二个变化,江苏拿下了GDP增量第一省。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整体经济增速领跑全国,其中江苏增长6.6%,名义增量3556亿元,赶超了广东。

一个不容忽视的影响是低基数效应。

去年同期,受到口罩等超预期因素冲击的不只是上海,而是整个长三角地区,去年同期江苏经济增速仅为1.6%。

另一方面,江苏发展相对均衡,而广东粤东西北成了短板,但这也为其未来经济增长打开巨大空间。

根据《最新百强县》一文分析,广东只有1个百强县,而江苏多达20多个,做大县域就成了广东的当务之急。

对此,广东开始大力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塑县域增长动能,一旦粤东西北走强,广东经济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第三个变化,能源大省终于告别了狂飙时代,动辄两位数的经济增速不复存在。

过去几年,受到全球通胀、供应链受阻、地缘冲突以及国际博弈的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一路暴涨。

这种局面,带动山西、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等西部资源型省份GDP的狂飙突进。

今年以来,全球通胀趋于见顶,国际供应链基本恢复正常,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回落,能源大省经济增速也随之回落。

03

为何很多省份名义GDP增速,低于实际GDP增速?

长期以来,各大省份GDP名义增速普遍高于实际增速,但在今年,超过一半省份名义增速开始跑输实际增速,而西部资源型省份悬殊更为明显。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山西、内蒙古实际增速分别为4.7%、7.3%,但名义增速仅为1%、4.8%,分别相差3.7个、2.5个百分点。

与之对比,2021年和2022年,山西的名义增速分别高达28%、13.5%,内蒙古分别为18.2%、12.%。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我们常说的经济增长,一部分是来自价格的增长,另一部分是来自实际生产的增长,前者不可持续,后者更契合现实。

衡量GDP增长也有两大指标,一个是以现价计算的名义增速,另一个是扣除价格、通胀因素之后的实际增速

在大国经济中,通胀现象更为常见,保持适当的通胀,也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更成为几乎所有国家的政策目标。

我国也是如此。长期以来,温和通胀的存在,导致各大省份名义GDP增速一直高于实际GDP增速。

在一些特殊年份,比如地缘冲突之下的能源价格暴涨之际,工业价格(PPI)暴涨,进而带动资源型省份GDP狂飙突进。

前几年山西、内蒙古的GDP位次晋级,就得益于此。

举个简单例子就明白,假设某地全部GDP都来自煤炭,某年煤炭价格上涨100%,而煤炭产量上涨10%,那么名义增速超过100%,而实际增速仅为10%。

然而,这一局面在今年开始逆转。

究其原因,全球通胀不可持续,部分地区出现通缩的势头,工业价格下滑,一些省份名义GDP增长不及预期。

山西、内蒙古实际增速之所以大幅跑输名义增速,原因是工业价格大幅走低。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山西全省PPI同比下降6.9%,内蒙古同比下降7.7%。

显然,大宗商品价格不可能一直暴涨,通胀也不会长期持续。

这也充分说明,靠价格上涨得来的经济增长难以维持,最终仍要回归到产业本身。

各省市产业竞争力究竟如何,谁在新产业上已有一争之地,答案就在《中国城市大变局》一书。


04

外贸,正在成为影响区域经济的新变量之一。

地缘冲突仍未消停,大国博弈依旧如火如荼,全球产业大转移仍在持续,加之发达国家经济衰退风险日益高涨,全球主要外贸大国无一不受到冲击。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出口总额达11.46万亿元,同比增长3.7%,虽然较一季度有所走低,但仍然保持正增长。

到了不同省份,由于产业结构、贸易对象、出口产品大相径庭,所受的冲击也呈现出明显差异。


在各大省份中,出口增速最猛的当属新疆、广西、黑龙江,都达到了40%以上的高增速。

不难发现,这些省份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边疆省份,拥有众多外贸口岸。

同时,这些省份,也是地缘变局的受益者,新疆与中亚,广西与东盟,黑龙江与俄罗斯,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外贸一路狂飙。

当然,这些省份外贸体量较小,难以真正对冲经济大省出口遭受的冲击。

与之对比,江苏、福建、重庆等外贸大省,出口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重庆甚至大降13.5%。

究其原因,今年以来,由于全球需求衰退,加上国际竞争日益白热化,消费电子、纺织鞋服、家具等产品面临较大出口压力。

江苏以计算机、电子元件、纺织服装为主要出口商品,重庆以笔记本电脑为最大出口品,福建则是纺织鞋服的最大生产基地,几地受到的影响可想而知。

而作为中国外贸第一大省,广东同样以机电产品出口为主,为何扛住了下行压力?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广东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5万亿元,同比增长3.6%,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一方面,民营企业发挥着扛鼎之力。

今年上半年,广东民营企业进出口2.3万亿元,增长5.7%,外贸占比提升4个百分点至60.2%。

另一方面,作为新动能的 “新三样”,成了出口的最大亮点。

广东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出口分别增长7倍、27.7%、57%。

这背后,广东作为新能源汽车第一大省的地位日益稳固。(参阅《大洗牌!新能源汽车第一城,又易主了》)

2022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产量就已高达130万辆,今年以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有望突破200万辆。

其中,以深圳比亚迪、广州广汽埃安、广州小鹏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正在构筑起一个新的万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矩阵。

当然,外贸变局仍在持续,沿海大省谁能顶住压力,逆流而上,值得关注。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最新省市GDP,谁在狂飙,谁掉队了?》感兴趣,还可以看看《西周竹简的真相(西周使用竹简)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上市猪企中报透视:增收不增利 温氏股份、新希望、牧原股份亏损规模居前

下一篇:虚拟货币行情表现(虚拟货币)

未解之谜排行

未解之谜精选

未解之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