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安溪清洋村下草埔遗址属于青阳冶铁遗址的一部分。该遗址于1966年发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下草埔遗址是其中最为典型的遗址。遗址位于安溪县尚卿乡青洋村南的梯田处(25°10′59″N, 117°57′26″E),东西两侧夹山,南部为水田,北部为现代采矿场。
2019年10月-2020年8月,在国家文物局统筹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泉州市文旅局、安溪县人民政府联合对下草埔冶铁遗址进行第一阶段的考古发掘,共计布设探方68个,发掘面积约1800平米(含扩方)。发掘区涵盖的范围内有14级台地,地层堆积情况总体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类型。本遗址地层编号系统为:探方号+TD号:地层号(遗址内地层堆积情况,略)。
下草埔遗址诸台地地层年代一览表
1主要遗迹
遗址发现系列重要遗迹,包括冶铁炉6座、石堆(SD)6处、池塘、护坡2、炉6座、房址4处、地面(DM1)、小丘(Q1)及众多板结层。
遗址主要遗迹示意
1、石块堆积:6处石堆。主要由炉渣、石块、铁矿石和少量烧土块构成多数作为台地护坡堆砌,垒砌年代可能较晚,但使用了年代相对早的冶炼、建筑材料建造。SD1-SD4和SD6主要分布于台地坡面上,是人为垒砌的台地护坡。SD6中保留了较多相对规整的条石和块状石头,石材来源于建筑。
石块堆积分布图
2、活动面:在遗址西部平台上,编号DM1。DM1位于4个有规划平整的、外缘平齐的板结层之上。
DM1及地面瓷碎片铺设扇面(红色虚线)
T1210内DM1铺设情况
3、池塘:位于DM1北部。经钻探知,池塘长30米,宽21米,总面积约630平方米,形状接近长方形。池塘的现状是个有规划地逐渐的形成过程,随着DM1的最后铺设而完成。
池塘范围钻探示意图
池底整体呈锅底形,平均深度为1.7-2米以上。在深60-80厘米处存在一层厚度约为0.7-1米的堆积,为黄色的泥沙层,其中夹杂少量的炉渣、夹砂陶和石块,较为致密。池底经探测为青灰色的淤泥层,包含物较少,土质更为致密。
4、护坡:位于TD14和TD11西、南崖壁上的护坡,共两条。在西部护坡边界可见护坡B砖石叠压在护坡A外侧,其年代晚于护坡A。
5、炉:共发现6座冶铁炉,其中L1、L2为冶炼块炼铁的碗状小高炉,依傍山坡的原生面而修筑。
L1(左)、L2(右)
L3
L3位于DM1的东北角,为平地砌筑,先用大块的冶炼炉渣砌筑出一个框架,然后再修筑冶炼炉,从目前的情况判断,由原来两侧的四个炉子废弃后改筑而成,可以生产块炼铁、生铁以及钢。L1、L2、L3炉型比较完整,有投料口、出渣口、鼓风口以及操作平台等。
L4
L5
L6
L4为锻炉,用磁铁在附近吸附出大量的铁屑,其西侧有淬火缸,为以薄胎磁灶窑缸。
L5原为南宋中期的冶铁炉,南宋末-元代被改造成灶。
L6初步判断可能为炒钢炉。
6、房屋居址:4处。
F3平面图
F4室外活动面
7、遗址西北部小丘(Q1) DM1西北方向有一小丘Q1,下部长13.9、宽4.5米,上长12、宽3米,最宽处下部为6.18米、上部为5.3米,高0.8-1.52米。通过解剖小丘,发现小丘Q1为大量炉渣堆积而成。小丘为平整DM1多余的炉渣等冶炼垃圾堆积而成。
遗址西北部小丘(Q1)(图中红色虚线部分)
8、板结层:遗址发掘区包含14级台地,在台地1、台地2、台地4、台地6、台地7、台地8、台地9、台地11等均发现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硬结层。在部分探方已将板结层揭露,其包含物为黏土、块炼铁颗粒、碎炉渣、方解石颗粒等,质地坚硬,可能为单质铁含量较高的炉渣锈结。
遗址内板结层位置示意图
第二层台地板结层细部及截面
遗址内板结层的分布范围
9、高温冶炼遗迹堆积:清除表面耕土后,在T0912、T0812、T0712探方的西侧崖面上发现叠压于板结层下方的原生堆积,呈青灰色与黑灰色交替形成的多层斜坡状堆积,该堆积当为高温冶炼产生的一次废弃堆积。
T0912板结层下的高温冶炼遗迹及细部
T0712板结层下的高温冶炼遗迹及细部
10、瓦砾堆积:分布于遗址高程较高处,在台地竖直崖面和平面上均有发现瓦砾堆积。而在遗址高程较低的多层台地上,瓦砾出土很少。
2出土遗物
按照材质可分为钱币、金属器、陶瓷、冶炼遗物、石块等五大类。
金属器大致分为铁制品和铜制品两类,铁钉是遗址目前仅见的经锻打铁制品之一,这也证明了该遗址有可能有锻造活动的存在。铁片、铁块为块炼铁粗加工的产品,是遗址性质的直接证据。
陶瓷器可分为建筑构件、陶器和瓷器三类。建筑构件主要为筒瓦和板瓦,其中板瓦占绝大多数(兼有黄、红、白三色);在数量上筒瓦其次,另有滴水、瓦当残件及地表采集的花纹陶砖。
花纹砖、陶类建筑构件(滴水、瓦当、筒瓦)、大筒瓦
莲瓣纹瓦当
出土的陶瓷器碎片总计86703件(片),大多数器物的年代集中在南宋中晚期至元代之间。
陶器包括罐、执壶、盆、火盆、缸、盏、器盖、器耳、勺、纺轮等,以大件器居多,产地窑口以安溪本地窑口和磁灶窑为主。
瓷器包括碗、碟、盏、盘、瓶、罐、壶、水注、器盖、杯、洗等,以碗为大宗,釉色有青釉、青白釉、白釉、黑釉和青花等,根据器型、釉色及制作工艺等特征判断,产地窑口包括安溪窑、德化窑、磁灶窑、庄边窑、义窑、永福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和建窑等。
德化窑的青白瓷
景德镇窑
龙泉窑
建盏(建窑)
共出土25件带有墨书的陶瓷器,为了解当时冶铁生产状况及从事冶铁生产者的社会经济地位提供了宝贵的文字信息。墨书瓷器集中出土冶炼炉和建筑遗迹周边区域,说明器主与冶铁生产生活有关。
冶炼遗物:主要包括炉渣、矿石、烧土、炉衬四大类。炉渣为下草埔遗址出土遗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可分为排出渣、挂渣、炉内渣三类,为该遗址曾存在长时间冶铁活动的直接证据。
矿石以铁矿石为主,存在少量黄铁矿、锰矿石。磁铁矿石粒径大小差别较大,大者可达30-50厘米,小者不超过2厘米。以粒径在10-15厘米之间者为多。此外,发现有人工切割或使用的石块、石条。
3初步判断
下草埔冶铁遗址是泉州地区宋元时期块铁冶炼的代表。碳14年代测定和陶瓷类型学研究表明,其生产集中于宋元时期。通过金相分析发现,这里有着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可生产块炼铁、生铁和钢,自有完整的生产技术体系。同时出现了独特的板结层的冶炼处理技术。
下草埔冶铁遗址是国内首个考古发掘的块炼铁冶炼遗址。以下草埔遗址为代表的安溪宋元冶铁遗址,普遍存在板结层的独特现象,这是有规划的行为,具有典型的地方特点,这种技术在国际上还是首次发现。相邻板结层间距大致等同,在60-80厘米之间。每当冶炼垃圾堆积到一定的高度,便会在上端以“板结层”的方式进行处理,一方面起到压实、固定冶炼垃圾的作用,这是就地处理冶炼垃圾的简易有效的办法。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随后冶炼的一个操作平台。因此,安溪宋元冶场呈现出自下而上、依靠山坡修筑冶炉的冶炼方式,而且一旦到了山坡的一定高度,该冶场也就随之弃用,另择其他场所。金相分析还表明,处理冶炼垃圾有个泼水冷却、细碎、平整的过程,同时炉渣、炉灰堆积位置也具有规划性。
根据出土遗物判断遗址等级较高。从遗址出土的莲瓣纹瓦当、建盏、景德镇窑青瓷、德化窑白瓷等判断,该遗址的等级较高,或许跟宋代青阳铁务存在某种关联。
下草埔遗址及周边相关遗址地点均分布于古道、水系周围,贯穿其间的陆路、水路运输系统,将区域内外密切联结,呈现为高度一体化的乡村腹地手工业体系和海港经济体的空间布局和整体形态。当时这里生产的铁产品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重要商品。
总之,下草埔遗址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代块炼铁冶炼的具体步骤及相关遗存特征,了解遗址内生产与生活的图景,促进构建宋元时期福建乃至长江以南地区冶铁业的技术特点和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