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尼蛙吞食诺敏螈生态复原图(绘图/张宗达 Cheung Chungtat)
格尼蛙和诺敏螈的体型对比(绘图/苏珊·E·埃文斯)
格尼蛙和腹中的诺敏螈化石(摄影/邢立达)
据新浪科技:5月23日,中国与英国古生物学者宣布他们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白垩纪地层发现了非常罕见的蛙类胃容物化石,这让我们首次详细了解史前两栖动物之间惊人的捕食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先生,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苏珊·E·埃文斯教授(Susan E。 Evans)共同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自然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
此次发表的化石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地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该区的化石产地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重要化石点,在距今1.2亿年的早白垩世龙江盆地光华组地层中,此处含有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化石,主要类型有鱼类、龟类、两栖类等脊椎动物、以及丰富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如昆虫类、叶肢介类等。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化石门类繁多、赋存条件完好,是目前已知辽宁西部热河生物群又一处重要化石产地。
“龙江盆地发现的一块块化石就如同一张张栩栩如生的史前快照,揭示了亿年前生物的形态以及行为,此次的发现是首次展示了白垩纪两栖动物之间的捕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观赏价值。”位于福建的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刘良对记者介绍。
此次胃容物的主人是距今1.2亿的格尼蛙(Genibatrachus),它身体长度约7.5厘米,头骨长2.4厘米,整体保存非常精美,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侧上颌骨都有大约50个排列紧密的小牙齿,而其保存良好的身体软组织轮廓描绘了一只硕壮的蛙类:身体宽大,厚实,大腿肌肉强壮。
这件罕见标本的得来纯属偶然,钮科程先生告诉记者:“在一次征寻藏品的过程中,我偶然从产地的收藏家手中看到这个标本,它让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看过动物纪录片中的一幕。在纪录片中,牛蛙,这种典型的机会主义捕食者一口吞下了一只剧毒蝾螈,最终被蝾螈毒死。牛蛙的这种不识好歹照盘全收的捕食策略一直让动物行为学家十分困惑,而我眼前的这块化石,竟与纪录片中的一幕如此相似,难道这意味着,在一亿年前,它们的祖先就产生了这样的行为倾向?”
此后,邢立达等学者开始对该格尼蛙胃容物进行详细的研究,蛙类胃容物中的蝾螈类骨骼清晰可见,保存了头骨、脊椎和部分前肢,后肢。这顿晚餐的骨骼从蛙的左肩带下延伸到蛙的左侧的前脊柱区,并从腹侧穿过蛙的腰带区到尾杆骨。蝾螈的尾巴沿着青蛙腹部右侧卷起,但远端却没有保存。
“从骨骼形态学上,比如从身体比例,脊椎形状和肢体形态来看,这件胃容物可能可以归入诺敏螈(Nuominerpeton),”苏珊·E·埃文斯教授表示。这也是化石产区唯一发现的蝾螈类,一种类似小鲵科的物种。
邢立达告诉记者:“我研究过多个胃容物的标本,但这是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蛙类是极为典型的机会主义捕食者,它会吃下一切它觉得可以吃的东西。从未愈合的长骨末端,缺乏骨化的关节面来看,这只格尼蛙还没有完全成年。现生的陆生蝾螈会被各种捕食者吃掉,包括蛇,鸟类,小型哺乳动物,龟,蛙和其他蝾螈,它们的防御机制包括色彩或有毒的皮肤分泌物,但这些特征是否出现在白垩纪的蝾螈身上,我们无法得知。”
英良蛙标本体内的蝾螈骨骼基本上完好无损的,骨骼还互相铰接在一起。这表明它被蛙类整只吞下,根据骨架的位置,它的尾巴很可能还在蛙的嘴外,也就是说,蛙吞下蝾螈之后的瞬间就被埋藏了。而且,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体型非常接近,它们很可能经历了一场搏斗。此类极为凑巧被保存下来的化石,对我们理解古蛙类的食性与行为,以及重建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和能量流动非常重要。
相关报道:学者发现罕见蛙类胃容物化石,揭露1.2亿年前两栖动物大战
据澎湃新闻(记者吕新文实习生金瑛):5月23日,中国与英国古生物学者宣布他们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早白垩世龙江盆地光华组地层中发现了非常罕见的蛙类胃容物化石。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苏珊·E·埃文斯(Susan E. Evans)共同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自然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
此次胃容物的主人是距今1.2亿的格尼蛙(Genibatrachus),它身体长度约7.5厘米,头骨长2.4厘米,整体保存精美,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侧上颌骨都有大约50个排列紧密的小牙齿,而其保存良好的身体软组织轮廓描绘了一只硕壮的蛙类:身体宽大,厚实,大腿肌肉强壮。
学者们对该格尼蛙的“晚餐”进行了研究。“从骨骼形态学上,比如从身体比例,脊椎形状和肢体形态来看,这件胃容物可能可以归入诺敏螈(Nuominerpeton)。”苏珊·E·埃文斯教授表示。这也是化石产区唯一发现的蝾螈类,一种类似小鲵科的物种。
化石中,胃容物中的蝾螈类骨骼清晰可见,保存了头骨、脊椎和部分前肢、后肢。蝾螈类骨骼从蛙的左肩带下延伸到蛙的左侧的前脊柱区,并从腹侧穿过蛙的腰带区到尾杆骨,尾巴沿着青蛙腹部右侧卷起,但远端却没有保存。
有趣的是,蝾螈骨骼基本上完好无损,骨骼还互相铰接在一起。这表明它被蛙类整只吞下,根据骨架的位置,它的尾巴很可能还在蛙的嘴外,也就是说,蛙吞下蝾螈之后的瞬间就被埋藏了。而且,根据研究者复原,该格尼蛙和蝾螈的体型非常接近,它们很可能经历了一场搏斗。此类极为凑巧被保存下来的化石,对理解古蛙类的食性与行为,以及重建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和能量流动非常重要。
邢立达介绍道,蛙类是极为典型的机会主义捕食者,它会吃下一切它觉得可以吃的东西。从未愈合的长骨末端,缺乏骨化的关节面来看,这只格尼蛙还没有完全成年。现生的陆生蝾螈会被各种捕食者吃掉,包括蛇,鸟类,小型哺乳动物,龟,蛙和其他蝾螈,它们的防御机制包括色彩或有毒的皮肤分泌物,但这些特征是否出现在白垩纪的蝾螈身上,还无法得知。
相关报道:罕见化石定格1亿年前青蛙吞食蝾螈画面
新京报(李玉坤):你能想象吗,1亿多年前,青蛙会捕食蝾螈?5月23日,中国与英国古生物学者宣布他们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白垩纪地层发现了非常罕见的蛙类胃容物化石。
这项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苏珊·E·埃文斯共同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刊物、自然集团旗下的《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
化石产地有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化石
据介绍,此次发表的化石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地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这个地区的化石产地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重要化石点,在距今1.2亿年的早白垩世龙江盆地光华组地层中,这里含有丰富的热河生物群化石,主要类型有鱼类、龟类、两栖类等脊椎动物以及丰富的无脊椎动物化石,如昆虫类、叶肢介类等。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化石门类繁多、赋存条件完好,是目前已知辽宁西部热河生物群又一处重要化石产地。
“龙江盆地发现的一块块化石就如同一张张栩栩如生的史前快照,揭示了亿年前生物的形态以及行为,此次的发现是首次展示了白垩纪两栖动物之间的捕食,具有重要的研究和观赏价值。”位于福建的英良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刘良对记者介绍道。
这件罕见标本的得来纯属偶然,钮科程先生告诉记者:“在一次征寻藏品的过程中,我偶然从产地的收藏家手中看到这个标本,它让我突然想到了小时候看过动物纪录片中的一幕。在纪录片中,牛蛙一口吞下了一只剧毒蝾螈,最终被蝾螈毒死。牛蛙的这种不识好歹照盘全收的捕食策略一直让动物行为学家十分困惑,而我眼前的这块化石,竟与纪录片中的一幕如此相似,难道这意味着,在一亿年前,它们的祖先就产生了这样的行为倾向?”
化石保存完整能看出青蛙小牙齿
此次胃容物的主人是距今1.2亿的格尼蛙(Genibatrachus),它身体长度约7.5厘米,头骨长2.4厘米,整体保存非常精美,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侧上颌骨都有大约50个排列紧密的小牙齿,而其保存良好的身体软组织轮廓描绘了一只硕壮的蛙类:身体宽大,厚实,大腿肌肉强壮。邢立达等学者对该格尼蛙胃容物进行了详细研究,蛙类胃容物中的蝾螈类骨骼清晰可见,保存了头骨、脊椎和部分前肢,后肢。这顿晚餐的骨骼从蛙的左肩带下延伸到蛙的左侧的前脊柱区,并从腹侧穿过蛙的腰带区到尾杆骨。蝾螈的尾巴沿着青蛙腹部右侧卷起,但远端却没有保存。
“从骨骼形态学上,比如从身体比例,脊椎形状和肢体形态来看,这件胃容物可能可以归入诺敏螈(Nuominerpeton)。”苏珊·E·埃文斯教授表示。这也是化石产区唯一发现的蝾螈类,一种类似小鲵科的物种。
有助于重建古生态系统食物网
“我研究过多个胃容物的标本,但这是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邢立达告诉记者,“蛙类是极为典型的机会主义捕食者,它会吃下一切它觉得可以吃的东西。从未愈合的长骨末端,缺乏骨化的关节面来看,这只格尼蛙还没有完全成年。”
据他介绍,现生的陆生蝾螈会被各种捕食者吃掉,包括蛇、鸟类、小型哺乳动物、龟、蛙和其他蝾螈,它们的防御机制包括色彩或有毒的皮肤分泌物。“但这些特征是否出现在白垩纪的蝾螈身上,我们无法得知”。
从化石来看,英良蛙标本体内的蝾螈骨骼基本上完好无损的,骨骼还互相铰接在一起。这表明它被蛙类整只吞下,根据骨架的位置,它的尾巴很可能还在蛙的嘴外,也就是说,蛙吞下蝾螈之后的瞬间就被埋藏了。而且,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体型非常接近,它们很可能经历了一场搏斗。
邢立达说,此类极为凑巧被保存下来的化石,对理解古蛙类的食性与行为,以及重建古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和能量流动非常重要。
相关报道:古生物学者发现亿年前两栖动物的捕食行为
据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蕾):来自中国和英国的古生物学者23日联合宣布:他们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白垩纪地层发现了罕见的蛙类胃容物化石,这对于了解史前两栖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该发现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英良集团·世界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苏珊·E·埃文斯(Susan E. Evans)共同研究获得,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科学报告》。
此次发现的蛙类胃容物化石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位于距今1.2亿年的早白垩世龙江盆地光华组地层。胃容物的主人是距今1.2亿年的格尼蛙(Genibatrachus),其身体长度约7.5厘米,头骨长2.4厘米,整体保存非常精美,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侧上颌骨都有大约50个排列紧密的小牙齿;而保存良好的身体软组织轮廓则显示,这是一只身体宽大厚实、大腿肌肉强壮的蛙类。
通过研究格尼蛙的胃容物化石,古生物学者们发现:蛙类胃容物中的蝾螈类骨骼清晰可见,保存了头骨、脊椎和部分前后肢。这顿“大餐”的骨骼从蛙的左肩带向下延伸到左侧前脊柱区,并从腹部侧穿过腰带区一直到尾杆骨。蝾螈的尾巴沿着蛙的腹部右侧卷起,远端却没有保存。“标本体内的蝾螈骨骼铰接在一起,基本上完好无损,这表明它是被蛙类整只吞下;而根据骨架的位置,蝾螈的尾巴很可能还在蛙的嘴外——也就是说,蛙吞下蝾螈后的瞬间就被埋藏了。”邢立达描述道。
根据未愈合的长骨末端、缺乏骨化的关节面等特征,邢立达判断这只格尼蛙尚未完全成年。“现生的陆生蝾螈会被各种捕食者吃掉,它们的防御机制包括色彩或有毒的皮肤分泌物,这些特征是否出现在白垩纪的蝾螈身上,我们无法得知。”
但古生物学者们认为,这类凑巧保存下来的化石对于理解古蛙类的食性与行为,以及重建古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和能量流,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价值。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