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网:化石,承载着地球上数亿年有关生命的进化史。在我们的星球几十亿年的演变过程中,无数的物种诞生,同时,也有无数的物种湮灭。沧海桑田,岁月赋予了这些物种,一种神奇的存在方式——化石。
在云南,除了大名鼎鼎的澄江化石地和禄丰世界恐龙谷以外,你还知道其他的生物化石地点吗?一起来看看
玉溪澄江化石地
玉溪澄江化石地
澄江化石地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境内,因发现了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种类最丰富的早寒武纪古生物化石群而闻名,是寒武纪时期生命记录的标志性遗产地,于2012年7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澄江化石地目前至少发现16个门类、200余种早寒武纪珍稀动物、植物化石。该化石地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成为目前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自然遗产,填补了中国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的空白。
此外,澄江化石地博物馆建设项目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进行内部展陈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预计可于今年9月迎接首批游客参观。
澄江化石地博物馆项目,是建在澄江动物群古生物国家地质公园上的一个遗址博物馆。整体建筑以摇篮的形态来暗示宇宙和生命的起源,通过建筑的空间和流线抽象的表达生命起源与演化的过程,也是寒武纪小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内部展陈工作的开展,所有征集到藏品将被安置在每个固定区域。届时,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自然博物馆将呈现给市民。
红河石屏老旭甸
红河石屏老旭甸
在哀牢山的半山腰,一片绿色掩映间,由石头垒成的土掌房高低错落却丝毫不显杂乱,它们在阳光下散发出神秘的光芒,这处宛若世外桃源的地方,便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牛街镇的“化石村”老旭甸。
这里的房屋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像梯田一样从山坡脚下一直延伸到山顶。走进村庄,在纵横交错的巷子间,房屋的外墙上,由树叶、树枝构成图案的化石随处可见,整座村庄显得古老而神秘。
据了解,在老旭甸村,除了新建的学校和村委会,家家户户的房屋都从山那头的崖上就地取材建造起来,建房的每一块石头印刻了久远的岁月——它们都是历经3亿多年沧海桑田的植物化石,所以外地人都把老旭甸村称为“化石村”。
据了解,老旭甸的化石距今已有3.75亿年的历史,主要分为珊瑚、苔藓虫、腹足类三大类。3亿多年前,这里原是茂密的森林,后来爆发洪水,大小植物被连根拔起,洪水将其冲到了附近的浅滩上。洪水消退后,浅滩上便形成了一座由植物残骸堆起的山丘。再经过长期的地质变化,这些山丘有的被埋入地下变成煤矿,有的则变成了村子不远处的化石山。
老旭甸最古老的房子已经建了200多年了,不用任何粘合剂,墙上的化石历经风霜粘连在一起,形成一面面完整而牢固的土色石墙。整个村子犹如露天的化石博物馆。
随手拿起一些化石,经敲打还会发出悠远的钟鸣声,有的能发出木鱼的声音。当地村民把这些会响的化石叫做“响马”,懂音律的人能够敲击出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楚雄禄丰世界恐龙谷
楚雄禄丰世界恐龙谷
世界恐龙谷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是一个集遗址保护、科普科考与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恐龙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在这里,上百具侏罗纪时期的恐龙化石保存着灭绝时的姿态。
进入恐龙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根拔地而起、气势恢宏的青铜门柱,称为“龙柱擎天”,既是世界恐龙谷的景观大门,也是景区一个重要的标志性景观。四根高达28米的擎天大柱,以汉白玉为基座,古铜色的柱身上雕刻着240条发现于世界各地的恐龙。这些恐龙的模本精选于目前世界各地已经发现的400余种恐龙,是由各国科学家根据出土的恐龙化石复原的恐龙模型。
游览恐龙谷,就不得不了解“许氏禄丰龙”。1938年,我国恐龙研究之父杨钟健先生在禄丰发掘出了中国第一条恐龙骨骼化石标本,这是中国人自己发掘、研究、装架的第一条恐龙化石标本,被称为“中国第一龙”,在我国古生物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曲靖罗平生物群
曲靖罗平生物群
云南东部罗平县,一个以万亩油菜花闻名的地方,却蕴含着生命复苏的奥秘。200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的研究人员在这片油菜花海下发现了第一块鱼类化石。深入的研究发现了更多门类的化石,因其数量众多、保存精美,由此命名为罗平生物群。它的时代距今约2亿4000万年,正是大灭绝后生命复苏的关键时期,为我们开启了通往三叠纪古海洋的“时光隧道”。
罗平生物群具有典型性、稀有性、自然性、优美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等特性。其古生物堪称我国三叠系海洋生物化石库,对研究生物演化尤其是2.52亿年前的大灭绝之后的生物复苏,以及对生态学、埋藏学、古地理、古气候及油气地质学都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价值。
保山施甸古生物化石群
保山施甸古生物化石群
在保山市施甸县何元乡的大山中,出土了一种4亿多年前的古生物化石,由于体似林檎(沙果),又因海生,便被称为“海林檎”。
该化石群位于海拔1900米左右的保山市施甸县何元乡大寨门、西边塘、茅草板以及仁和镇徐家半坡等处,这些地方的山间坡地随处可见零散的古生动物化石。经科研人员对当地地质进行剖面分析发现,其地层地质构造存在多个生物时代,时间跨越4.5亿年前到2.8亿年前。
棘皮动物、三叶虫、珊瑚类、竹节石……多种海林檎化石裸露在地表上,有的在土里、有的在石头中间,这些化石的发现足以证明上亿年前,保山市施甸县何元乡处在一片汪洋之中。
在当地村民耕种的地里,随便用手刨一下就能找到古生物化石,有的形如牛角,有的形如竹根,有的形如燕子。
红河建水青龙古生物化石带
红河建水青龙古生物化石带
近日,地质专家受邀对建水县青龙镇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带进行科学考察后发现,这些化石距今至少已有3亿年历史,其中的洪波特珊瑚和凯苏林珊瑚化石组合,刷新了古地中海生物群分布范围的纪录。
在建水发现的这些化石,形状各异、种类繁多,有最早在贵州发现的贵州珊瑚,还有洪波特珊瑚、凯苏林珊瑚。洪波特珊瑚和凯苏林珊瑚都属于石炭纪早期,也就是3亿2千万年前出现的生物群。
化石带顺山脊延伸数百米,散落在山坡上。3亿多年前的海洋古生物形态以截面形式呈现在大地上,生动展示了当时的生物环境。
据了解,建水是继保山之后云南省第二个发现古地中海生物化石的地区。此次发现对于研究当地地质年龄、古地理环境,以及研究古地中海在中国大西南地区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昭通水塘坝古生物化石群遗址
昭通水塘坝古生物化石群遗址
水塘坝古生物化石群,位于昭阳区太平办事处水塘坝社区,距市区约1公里,原属褐煤矿区。上世纪60年代初,此地形成了约30亩的矿槽。矿槽四壁留下了完整、清晰的地层剖面,在矿槽及周边约300亩范围内经常有古生物化石出土。
该遗址目前已出土了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灵长类等化石。该地化石集中、类型丰富,这种化石地极为罕见,是一个珍贵的晚中新世“化石库”。
经年代学研究,水塘坝古生物化石地出土的化石地层距今约620-600万年。目前完成的相关科研成果已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其中包括亚洲最早的中国乳齿象、欧亚大陆最大的水獭、中国南方最完整的剑齿象化石群、貘类动物的进化、古猿食物源以及芡实、花椒等植物新属种化石等,为再现昭通600万年前的生物多样性、环境和气候等提供了有力证据。
楚雄元谋人遗址
楚雄元谋人遗址
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大那乌村北约500米的山腰,距县城7公里。元谋人化石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之一,后正式被定名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简称元谋人。遗址中还出土有云南马、剑齿虎、剑齿象等早更新世动物化石,打制石器及炭屑。
1973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省博物馆、元谋县文化馆联合发掘了元谋人遗址。1976年,中科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李普等人用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人”的时代为距今170万年,这是继我国北方发现的北京猿人和蓝田猿人之后的又一重要发现,而且早于“蓝田人”和“北京人”,是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这个发现,把中国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推前了一百多万年。
现在,元谋人牙齿发掘处立有纪念碑,不远处有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元谋人”复原头像和两颗复制的“元谋人”牙齿化石,以及在元谋境内发现的古猿、犀牛化石等,展示了各时期古人类和古生物进化演变的历史。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