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足迹群的肉食性恐龙行迹
赫章足迹群的蜥脚类恐龙足迹
据上观新闻(黄海华):2月7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北京宣称,他们在贵州省赫章县发现了一套以中小型兽脚类足迹为主伴以少量蜥脚类足迹的恐龙足迹化石组合,这对理解中国西南地区早侏罗世中小型恐龙的行为、活动范围以及生物群组成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领衔,美国科罗卡多大学丹佛分校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德国足迹学者亨德里克·克莱因(Hendrik Klein)、自贡恐龙博物馆彭光照研究馆员,贵州省博物馆曾嵘等学者共同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古生物学期刊《历史生物学》杂志。
足迹化石组合保存于贵州省赫章县辅处彝族苗族乡下侏罗统(侏罗纪早期)龙头山群的细砂岩中,该区域地层属于河流相沉积,可与四川广泛分布的下侏罗统珍珠冲组对比。珍珠冲组的恐龙足迹和恐龙骨骼的面貌与本次发现的足迹化石组合一致。
本次共发现32个三趾型足迹,其中31个足迹归为肉食性的兽脚类恐龙所留,足迹的长度在14至19厘米之间,它们组成了4条行迹。足迹大部分保存良好,形态完整,可观察到趾垫和趾尖。通过形态学分析,足迹趋近于跷脚龙-实雷龙足迹类型。值得关注的是,行迹中的足迹与华北侏罗-白垩纪界线土城子组千家店实雷龙足迹非常相似。这说明了侏罗纪一直到白垩纪早期这类兽脚类足迹形态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通过四条行迹的足迹长与复步可知造迹者的行走状态,留下四条行迹的恐龙有1只在小跑,速度为10千米/小时,剩下3只为正常行走,速度分别为3.6千米/小时,6千米/小时和4千米/小时。余下的一个孤立足迹在形态上更趋近于异样龙足迹,可能为侏罗纪早期一种吃植物的小型鸟臀类恐龙留下。
蜥脚类足迹共发现9个,仅有两个可以组成可能的行迹,后足迹平均长为26.8厘米,由于保存原因无法准确鉴定,但基本形态特征上与雷龙足迹类似,这再一次为中国西南早侏罗世存在不同于基干蜥脚类(禄丰龙类)的造迹者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中国西南大部分地区缺少早侏罗世的恐龙骨骼化石,同时期足迹化石很好地补充了该区域早侏罗世的恐龙记录。而且,这些足迹与为数不多的骨骼化石存在很强的一致性。尤其是中小型的兽脚类足迹,造迹者很可能是在中国龙等在该区域发现的兽脚类恐龙。这类足迹的造迹者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行为复杂。这便于我们去了解恐龙的行为特征、活动范围以及地理分布。
本次发现的兽脚类-蜥脚类-鸟臀类足迹化石组合,与四川大足,古蔺和自贡,以及贵州毕节和茅台发现的足迹化石组合基本一致,印证了该类化石组合的广泛性。此次研究补充了中国西南早侏罗世生物群的化石记录,是对该区恐龙动物群组成和比例丰度“普查”的重要环节。详尽的化石记录也方便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生物群进行比对,通过足迹记录的形态学与多样性等来研究恐龙生物群的演化。
相关报道:赫章境内一组恐龙足迹化石现身
据贵阳晚报(融媒体记者黄黔华):近日,由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邢立达带领的中外科学家团队在贵州省赫章县境内,发现了一套(共32个)以中小型兽脚类足迹为主、伴有少量蜥脚类足迹的恐龙足迹化石组合。据称,该发现填补了中国西南早侏罗世生物群的化石记录。
这组足迹化石组合,发现于贵州省赫章县辅处彝族苗族乡位于下侏罗统(侏罗纪早期)龙头山群的细砂岩中,与四川分布的珍珠冲组同类遗迹特征组合一致。
本次共发现32个三趾型足迹,其中31个足迹为肉食性的兽脚类恐龙所留,长度在14至19厘米之间,它们组成了4条行迹。这些足迹大部分保存良好,形态完整,可观察到趾垫和趾尖。
通过形态学分析,科学家们认为,这些足迹趋近于跷脚龙-实雷龙足迹类型。根据对4条行迹的足迹长与复步研究推测:留下4条行迹的恐龙中,有1只在小跑,速度为10千米/小时。剩下3只为正常行走,速度分别为3.6千米/小时,6千米/小时和4千米/小时。
另一个孤立足迹,科学家们则认为,其形态更趋近于异样龙足迹,可能为侏罗纪早期一种吃植物的小型鸟臀类恐龙留下。
据了解,本次发现的蜥脚类足迹有9个,但仅两个可以组成可能的行迹,后足迹平均长为26.8厘米。由于保存原因无法准确鉴定,仅认为其基本形态特征与雷龙足迹类似。这一发现,为中国西南早侏罗世存在不同于基干蜥脚类(禄丰龙类)的造迹者,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另外,科学家们还发现,行迹中的足迹与华北侏罗-白垩纪界线土城子组千家店实雷龙足迹非常相似。这说明,侏罗纪一直到白垩纪早期,这类兽脚类足迹形态都没有太大变化。
据了解,本次发现的兽脚类-蜥脚类-鸟臀类足迹化石组合,与四川大足、古蔺和自贡,以及贵州毕节和茅台发现的足迹化石组合(本报曾连续报道)基本一致,印证了该类化石组合的广泛性。此次研究,补充了中国西南早侏罗世生物群的化石记录,是对该区恐龙动物群组成和比例丰度“普查”的重要环节。
据介绍,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领衔,美国科罗卡多大学丹佛分校马丁·洛克利(Martin G. Lockley)、德国足迹学者亨德里克·克莱因(Hendrik Klein)、自贡恐龙博物馆彭光照研究馆员,贵州省博物馆曾嵘等学者共同研究。
相关报道:贵州赫章发现侏罗纪早期恐龙足迹群
据中国科学报(崔雪芹):2月7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北京宣布,他们在贵州省赫章县发现了一套以中小型兽脚类足迹为主伴以少量蜥脚类足迹的恐龙足迹化石组合,对理解中国西南地区早侏罗世中小型恐龙的行为、活动范围以及生物群组成有重要意义。
足迹化石组合保存于贵州省赫章县辅处彝族苗族乡下侏罗统(侏罗纪早期)龙头山群的细砂岩中,该区域地层属于河流相沉积,可与四川广泛分布的下侏罗统珍珠冲组对比。珍珠冲组的恐龙足迹和恐龙骨骼的面貌与本次发现的足迹化石组合一致。
本次共发现32个三趾型足迹,其中31个足迹归为肉食性的兽脚类恐龙所留,足迹的长度在14至19厘米之间,它们组成了4条行迹。足迹大部分保存良好,形态完整,可观察到趾垫和趾尖。通过形态学分析,足迹趋近于跷脚龙-实雷龙足迹类型。值得关注的是,行迹中的足迹与华北侏罗-白垩纪界线土城子组千家店实雷龙足迹非常相似。这说明了侏罗纪一直到白垩纪早期这类兽脚类足迹形态都没有太大的变化。通过四条行迹的足迹长与复步可知造迹者的行走状态,留下四条行迹的恐龙有1只在小跑,速度为10千米/小时,剩下3只为正常行走,速度分别为3.6千米/小时,6千米/小时和4千米/小时。余下的一个孤立足迹在形态上更趋近于异样龙足迹,可能为侏罗纪早期一种吃植物的小型鸟臀类恐龙留下。
蜥脚类足迹共发现9个,仅有两个可以组成可能的行迹,后足迹平均长为26.8厘米,由于保存原因无法准确鉴定,但基本形态特征上与雷龙足迹类似,这再一次为中国西南早侏罗世存在不同于基干蜥脚类(禄丰龙类)的造迹者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
中国西南大部分地区缺少早侏罗世的恐龙骨骼化石,同时期足迹化石很好的补充了该区域早侏罗世的恐龙记录。而且,这些足迹与为数不多的骨骼化石存在很强的一致性。尤其是中小型的兽脚类足迹,造迹者很可能是在中国龙等在该区域发现的兽脚类恐龙。这类足迹的造迹者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行为复杂。这便于我们去了解恐龙的行为特征,活动范围以及地理分布。
本次发现的兽脚类-蜥脚类-鸟臀类足迹化石组合,与四川大足,古蔺和自贡,以及贵州毕节和茅台发现的足迹化石组合基本一致,印证了该类化石组合的广泛性。此次研究补充了中国西南早侏罗世生物群的化石记录,是对该区恐龙动物群组成和比例丰度“普查”的重要环节。详尽的化石记录也方便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生物群进行比对,通过足迹记录的形态学与多样性等来研究恐龙生物群的演化。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领衔,美国科罗卡多大学丹佛分校马丁·洛克利、德国足迹学者亨德里克·克莱因、自贡恐龙博物馆彭光照研究馆员,贵州省博物馆曾嵘等学者共同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古生物学期刊《历史生物学》杂志。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pdf/10.1080/08912963.2020.1719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