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南部的查哈克村研究发现1000年前人类已经掌握不锈钢技术(Credit: Rahil Alipour, UCL)
据ETtoday(实习记者苏颂婷):伦敦大学学院(UCL)考古学家阿里皮尔(Rahil Alipour)研究发现,不锈钢制造技术在19世纪初已经存在,其中,在钢材里有添加以铬金属形成的「铬钢」,这些铬钢能防锈,及抵抗腐蚀。经过研究分析,证实为查哈克村(Chahak)所生产的钢铁,并发现一种化学示踪剂的成分(chemical tracer),可以帮助鉴定博物馆及考古收藏中的坩埚钢(Crucible steel)制品。
根据《Science Alert》报导,阿里皮尔推测,位于伊朗南部(Iran)的查哈克村(Chahak),可能在波斯时代是重要炼钢中心。他亦发现到许多用来融化金属容器的坩埚遗物,经过放射性碳定年法,及扫描式电子显微镜的研究,存在坩埚中的钢颗粒的铬含量,达到1%至2%,而这些铬含量使钢变得坚硬。
而如今查哈克村所制造的钢剑,没有得到许多人喜爱,由于当年的冶炼师加入磷(Phosphorum),虽然能够与合金更混合,却让钢变得容易脆,即使钢剑外表华丽,却不实用便失去它原有的价值。
存在不锈钢里的「铬」,在秦始皇时代已经出现。据悉,当时秦国工匠为了防止锈蚀,特意对秦始皇陵墓中的兵马俑、青铜兵器进行铬的处理。
相关报道:古波斯人早在900年前就已经在制造“20世纪”铬钢
据cnBeta:外媒报道,铬是一种常见的合金添加剂,用于制造工具钢或不锈钢等材料,人们一直认为它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被发明的。但现在,考古学家发现,古波斯人早在11世纪就在他们的钢铁中混入了铬。由伦敦大学学院(UCL)的Rahil Alipour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了几个中世纪的波斯手稿并确定了伊朗南部一个名为Chahak的考古遗址,那里曾是一个古代的钢铁生产地。
其中一篇手稿尤其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这本名为《al-Jamahir fi Marifah al-Jawahir》的手稿由博学多才的Abu-Rayhan Biruni于公元10世纪或11世纪撰写。关键是,它包含了在高温坩埚中锻造钢的唯一已知配方。
这项研究的论文最近作者Marcos Martinon-Torres表示:“辨认身份的过程可能相当漫长和复杂,其中有好几个理由。首先,用于记录技术过程或材料的语言和术语可能不再被使用,或它们的意义和属性可能跟现代科学中使用的不同。另外,写作仅限于社会精英,而不是实际进行这项技艺的个人,这可能会导致文本中的错误或遗漏。”
其中,一种被称为“rusakhtaj”的成分让考古学家们感到困惑。最终,他们确定这是一种铬铁矿,可用来制造铬坩埚钢。重要的是,在Chahak遗址出土的人工制品中发现了铬和铬的痕迹,这一发现也支持了这一观点。
研究小组对从坩埚中回收的几块木炭和现场的熔渣进行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确定了这种制作工艺出现在11世纪到12世纪之间。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显示出铬铁矿的痕迹,在坩埚渣中,他们发现钢颗粒中铬的含量在1%到2%之间。虽然这比在现代不锈钢和工具钢中发现的铬要少得多--后者的铬含量可达11%到13%,但它存在于如此古老的东西中这一事实却对科学界有着非凡意义。
研究团队表示,那个时代的手稿对Chahak钢的复杂形态进行赞赏,不过也指出了这种材料制成的剑很脆。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