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古人打仗的时候都是全副武装的,盔甲加头盔可以极大的减少伤亡率,但是在秦始皇的兵马俑中有很多士兵并没有戴头盔,甚至有的士兵直接将头发盘在头上,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探秘志小编为大家揭秘一下秦始皇兵马俑不带头盔的真相!
秦始皇兵马俑不带头盔的真相文章导航:
1、不戴头盔现象
2、不戴头盔原因
士兵不戴头盔现象1974年3月,秦始皇的兵马俑在陕西省临潼县被挖掘出来,规模非常的宏大,为考古界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材料。
但有考古学家提出了一个非常令人不解的现象,兵马俑中的大量士兵都戴着一种用麻布做的头巾,军官们戴着的是牛皮做成的板状的帽子,还有很多士兵连头巾都没有戴,直接将长头发盘头上,挽成了一个发髻。
他们的铠甲也很简单,甲片基本上是减到了最少,主力步兵是护住前胸和后背,最前面的弓弩兵身上根本没有甲片,难道这些人都怕死的吗?
秦国当时在商鞅变法之后是最富裕的一个诸侯国,《史记》上有记载说秦国有着百万身披盔甲的军队,但兵马俑中的士兵们都没有戴头盔。这可能是跟当时的政策有关。
士兵不戴头盔原因
1、军功奖励制度
秦统一中国前135年,改革家商鞅为秦国制订了一套任何别的国家都无法忍受的严苛法律。从此后,整个秦国都严格地按照这套法律运转,它影响了六代秦人,直到秦始皇。
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爵位一级、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这就是商鞅著名的军功授爵制度。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对于重视家族传承的中国人来说,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所以很多人都为了自己的家庭,不顾生死的去战斗,将影响自己战斗力的东西都丢掉。。不仅如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战场上的秦军竟然袒胸赤膊,索性连仅有的铠甲也脱掉了。
2、秦文化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秦人的文化和秉性是独一无二的,这很可能跟秦人的历史有关。秦人出身于大西北的草莽之间,与游牧民族混居。在当时文明高度发达的中原国家眼里,他们是落后野蛮的民族,虽然秦人努力学习中原文明,但他们从未真正接受过中原文明优雅精致、中庸谦让的伦理道德。在秦人看来,尚武、为利益而竞争是天经地义的。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他记录了自己初次接触秦人的感受。秦人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当时一个著名的说客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他们光头赤膊,奋勇向前,六国的军队和秦军相比,就像鸡蛋碰石头……他们左手提着人头,右胳膊下夹着俘虏,追杀自己的对手……在说客绘声绘色的叙述当中,可怕的秦军令人不寒而栗。
在商鞅的著作中,军功授爵制度对一支特殊部队规定了丰厚的奖赏,商鞅称其为“陷队之士”。
在兵马俑坑,有一队士兵很特别。他们手持白刃格斗的刺杀类兵器;却完全不穿铠甲。在整个地下军团中,他们的形象显得十分特殊。这队士兵究竟是干什么的呢?研究人员一直不清楚。一个可能的推测是:战斗中有一些极其危险的任务,基本上是有去无回,重赏之下,这些完全不考虑生死的人站了出来,这些士兵很可能就是敢死队式的陷队之士。
“喜”的竹简上还有这样的记载:秦军在战前和战后,都要大量饮酒。大碗的酒使血流加快、使神经亢奋。作战命令已经下达,战争即将开始,要么战死疆场、要么加官晋爵。在这种时刻,酒使所有的士兵只有一种冲动:奋勇杀敌、建功立业。这大概就是秦始皇兵马俑不带头盔的真相了!
珍妃是光绪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本应该享受荣华富贵的她却被慈禧给扔进井里淹死了,后来打捞上来葬在了崇陵妃园寝中。有盗墓贼说珍妃的尸体并没有腐烂,面容清晰可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明明在井中泡了一年多,难道珍妃遗体真的不腐吗?下面探秘志小编就为大家来揭秘一下吧!
珍妃是谁恪顺皇贵妃就是珍妃,是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在被光绪皇帝收为侧妃之后,因为其性格外向,很合光绪帝的心意,并且容貌秀美,光绪帝非常的宠爱她。
慈禧觉得只要能生出皇子来,光绪帝宠珍妃也没有什么。但是珍妃却因为光绪帝的宠爱而开始恃宠而骄了,有史料记载,珍妃截留下了本是给慈禧的贡品,这就让慈禧感到不高兴了。
但是真正让慈禧太后动怒的是因为珍妃为了改善自己手头拮据的环境,开始买官。买官虽说是历来就有的,但是珍妃目光短浅,什么官都敢卖。像上海海关道,四川盐法道这种极其重要的官职都可以被买到,后来被慈禧知道后,将珍妃降为嫔,打入了冷宫。连带着她的姐姐瑾妃也受到了牵连同被降。
珍妃被杀原因
到了第二年,珍妃才又被复升为珍妃,后来因为支持光绪帝进行戊戌变法,触犯了太后的权力,于是被太后视为眼中钉。
在八国联军侵略之时,慈禧太后强扯理由,不带走珍妃,但是又怕珍妃年轻会惹出是非,做出什么有辱皇家颜面的事情,于是命令太监将珍妃投进了井中杀害了。
第二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还朝,便命人将尸骨打捞出来,装殓入棺,葬于阜成门外恩济庄太监公墓南面的宫女墓地。企图以“贞烈殉节”的名义掩世人耳目,并为此将珍妃追封为珍贵妃。
民国四年(1913年)珍妃姐姐瑾妃做了太妃,才将她迁葬回崇陵妃园寝,并在珍妃井北侧的门房为她布置了一个小灵堂以供奉珍妃的牌位,灵堂上悬挂一额纸匾,上书“精卫通诚”,颂扬珍妃对清德宗的一片真情。
珍妃遗体真的不腐吗
1983年的盗墓事件弄得满城皆知,慈禧太后的墓被孙殿英炸开,里面被洗劫一空。后来也有盗墓贼打其它墓地的主意。
而溥仪知道后更是生气不已,派出伪满洲的警察去查明此事。结果这些警察运气也真好,就在他们去办公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耍酒疯的人,这人穿着寒酸但是腰间却不小心掉下了一个大的钱袋子,里面全部是现大洋,这引起了警察的怀疑,于是就将此人带去审查。
经过审查得知此人名叫李纪光,正是参与盗取珍妃墓的人,在严刑拷打之下李纪光交代了盗取珍妃墓的全部过程,而且把其他七个人也都说了出来。
李纪光想要从棺材中拿走宝贝时看到了令人恐怖的一幕,珍妃的眼睛微闭,面目和活人一样清晰,当时李纪光吓得把手里的油灯都跌落了。所以才流传出珍妃的尸体没有腐烂。
珍妃尸体早已腐烂从珍妃死亡到墓被盗已时隔三十多年,而且期间,棺椁还曾转移过,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珍妃尸体真的依旧保存完好吗?有人说,珍妃之所以能够保存完好是因为她受冤而死,戾气不散所致。
由于此时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慈禧在很多方面表现出革旧鼎新的新姿态,珍妃也被恢复名誉。从上海返回北京的珍妃家人,也接到了慈禧的懿旨,奉命进宫打捞珍妃遗体。
根据珍妃家人的回忆,当乐寿堂前的井盖被打开时,在井中泡了一年半的珍妃遗体怎么也捞不上来。这件事引起了恐慌,并被报告给慈禧太后。慈禧接到报告后勃然大怒,认为珍妃家人故弄玄虚,有意拖延,要对其全家问罪。慈禧哥哥吓得魂不附体,急忙摆上香案,烧香叩头,求妹妹显灵。最后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成功将遗体打捞上来,尸体已经严重变形,珍妃的脚变形弯曲,哥哥含着眼泪把她蜷曲的腿勉强捋直,草草葬在西直门外的田村。
被盗墓的是瑾妃经考古专家探索发现后分析,当年盗墓贼所盗之墓并非珍妃墓,而是其姐姐瑾妃的墓。因珍妃墓与瑾妃墓挨着,盗墓贼慌忙之中并没有认清是谁的陵寝,加上珍妃是曾含冤而死的传言,这才让珍妃墓增添了几分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