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胁空鸟龙:非洲小型恐龙(最小0.3米/前肢有力会飞行)

发布时间:2023-09-19 00:11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胁空鸟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近鸟龙科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小体长仅仅只有30厘米左右,不过成年后普遍可达1-2米,属于迷你飞行恐龙的行列,第一批化石是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发现的。

胁空鸟龙的体型

胁空鸟龙:非洲小型恐龙(最小0.3米/前肢有力会飞行)

胁空鸟龙的外形非常像是始祖鸟,但它的体型只能达到始祖鸟的五分之一,仅仅相当于现代的一只渡鸦大小,体长最小也只能达到30厘米,最大也只有1米,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708位,大小差不多和小驰龙、胡山足龙以及义县龙等类似。

胁空鸟龙的外形特征

胁空鸟龙:非洲小型恐龙(最小0.3米/前肢有力会飞行)

胁空鸟龙和始祖鸟非常相似,它的前肢长有非常厚实的羽毛,后肢的第二趾呈现了镰刀状,非常像迅猛龙的特征,尾巴极为修长,全身几乎都覆盖了羽毛,嘴巴呈现鸟喙状,是一种比始祖鸟还要更加接近鸟类的恐龙,但却有着部分驰龙科的外形特征,它也是恐龙中比较罕见的会飞行的物种。

胁空鸟龙的生活习性

胁空鸟龙:非洲小型恐龙(最小0.3米/前肢有力会飞行)

胁空鸟龙的尺骨非常硕大且粗壮,并且尺骨上长有鸟类独有的羽茎瘤,也就是说它的前肢很可能比始祖鸟还要更加强壮且有力,并且它的前肢还带有韧带的生长的痕迹,因此这也表示它的前肢很可能长期重复一种拍打的动作,因此它很可能拥有着飞行能力,只是没有现代鸟类那么强。

胁空鸟龙的化石发现

胁空鸟龙:非洲小型恐龙(最小0.3米/前肢有力会飞行)

胁空鸟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由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塔那那利佛大学联合组建的团队在贝利佛查村发现的,当时还是1995年,这批化石埋藏于一堆茂密的草丛中,所以非常难以发现,最终还是发生火灾后才出现的,这里不仅出土了胁空鸟龙化石,还有一具非常庞大的蜥脚类巨龙化石,不过胁空鸟龙的化石体型只有乌鸦的大小。

瑞钦龙是一种偷蛋龙科恐龙,诞生于70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普遍可达1.5米,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颅骨比其他偷蛋龙要短,但是头顶长有一个圆形的隆起的盔。第一批瑞钦龙化石是在蒙古国发现的。

瑞钦龙的体型

胁空鸟龙:非洲小型恐龙(最小0.3米/前肢有力会飞行)

瑞钦龙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不过1.5米的体长在偷蛋龙科恐龙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因为偷蛋龙科恐龙的体型和现代的鸵鸟差不多。瑞钦龙这样的体型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排到了606位,和似鸟龙、鹤龙以及雅角龙等都非常相似。

瑞钦龙的外形特征

胁空鸟龙:非洲小型恐龙(最小0.3米/前肢有力会飞行)

瑞钦龙相比大部分的偷蛋龙科恐龙来说,整体外形差不多,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异,比如它的骨骼更轻巧且纤细,它的头冠更加高耸,颅骨比较短,这也显得它的冠饰呈现一个拱起的半球形。瑞钦龙和其他偷蛋龙科恐龙一样,嘴巴都是鹦鹉鸟喙状,脖子呈现S型,头冠从鼻部开始隆起,一直延伸到颅后。

瑞钦龙的生活习性

胁空鸟龙:非洲小型恐龙(最小0.3米/前肢有力会飞行)

瑞钦龙和大部分的偷蛋龙科恐龙可能有着一样的食性,除了食用一些水果、柔软植物等之外,它坚硬的喙状嘴也能穿透软体动物的外壳或者其他动物的蛋壳,所以它可能是一种杂食恐龙,修长的后肢还能帮助它涉水和攀爬,所以昆虫也可能是它的一个主要食物来源。

瑞钦龙的化石发现

胁空鸟龙:非洲小型恐龙(最小0.3米/前肢有力会飞行)

瑞钦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发现的,当时是1986年由瑞钦·巴思钵第一个发现,所以最终它的种名也以瑞钦这个名字命名了,不过目前为止瑞钦龙的化石也仅仅只发现了这一批,其中有一个非常完整的颅骨,和一些叉骨、肩带、下颌骨以及前后肢骨骼等,只可惜颅骨比较破碎,所以只能知道它的颅骨头冠非常高耸。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胁空鸟龙:非洲小型恐龙(最小0.3米/前肢有力会飞行)》感兴趣,还可以看看《马踏飞燕白酒甘肃武威(甘肃博物馆的马踏飞燕)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达尔文动物进化论(达尔文动物进化论观点)

下一篇:看了丁俊晖的妻子后,才明白他当初,为何不选择潘晓婷的原因了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