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泥泳龙:小型上龙科生物(长3米/脖子短粗/速游能手)

发布时间:2023-09-29 03:59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考古发现 > 手机阅读

泥泳龙是一种蛇颈龙目下的上龙科生物,属于海洋爬行类之一,诞生于侏罗纪中期的卡洛夫阶时期,体长普遍只有3米左右,最大的特点就是体型相对较小,且脖子非常短粗,但颌骨很细长尖锐,化石发现于英国境内。

泥泳龙的体型

泥泳龙:小型上龙科生物(长3米/脖子短粗/速游能手)

泥泳龙平均体长只有3米,算是上龙科生物中体型最小的物种之一,它和其他蛇颈龙目生物最大的不同就是脖子和尾巴非常短,甚至加起来都不到身体的二分之一,但口鼻部分则非常修长,超过了整个颅骨的二分之一,和长喙龙非常相似。

泥泳龙的外形特征

泥泳龙:小型上龙科生物(长3米/脖子短粗/速游能手)

泥泳龙整体呈现流线型,能够非常快速的在水中游动,它和大部分的巨型上龙科生物一样,都拥有着鳍状的四肢,不过它的前肢比后肢明显要更庞大一些。泥泳龙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背部沿着脊椎会延伸出一条类似龙骨”般的组织,这也使得它们无法将脖子灵活的转动,但是这能够更好的支撑它的躯干。

泥泳龙的生活习性

泥泳龙:小型上龙科生物(长3米/脖子短粗/速游能手)

泥泳龙和大部分的蛇颈龙目不同,它虽然脖子短,但这也恰好使得它能够称为快速游的专家,再加上它硕大的前鳍和流线型的身材能够给它减少很多的阻力。泥泳龙和上龙类有着完全不同的点就是它的牙齿很少且钝,所以科学家推测它很可能是以坚硬猎物为食的,比如菊石或者贝类等。

泥泳龙的化石发现

泥泳龙:小型上龙科生物(长3米/脖子短粗/速游能手)

泥泳龙的名字之所以会如此奇怪,其实和它最早的化石发现地有着很大的联系,据说一开始发现的第一批泥泳龙化石就是位于英国牛津郡境内的粘土地层之中,所以才以“在泥土中游泳”这一含义进行了命名。它和滑齿龙的化石出现在同一地层中,这也意味着它们可能生活于同样的环境之中。

死神龙是一种兽脚亚目下的镰刀龙亚科恐龙,诞生于9200万年前-8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它们的平均体长可以达到4.5米左右,前肢生长着典型的镰刀爪,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最早的一批化石发现于蒙古国。

死神龙的体型

泥泳龙:小型上龙科生物(长3米/脖子短粗/速游能手)

死神龙和镰刀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但是它的体型并不是很大,属于镰刀龙类恐龙中最小的一种,体长最多也只有6米左右,最小的甚至只有3-4米,而4.5米的平均体长在目前已经发现的770多种恐龙中也仅仅只能排到400位而已,只相当于现代的一只亚洲象大小,和肿头龙、冠长鼻龙等类似。

死神龙的外形特征

泥泳龙:小型上龙科生物(长3米/脖子短粗/速游能手)

死神龙的全身长有羽毛,虽然体型不算庞大,但是它的动作显得非常笨拙,和大部分植食性恐龙不同,它拥有着非常尖锐的6根利爪,形状像极了镰刀,因此被看作是死神的化身,它的后肢极为粗壮,脑袋比较细长但小巧,但是属于植食性,爪子大多是用于防卫。

死神龙的生活习性

泥泳龙:小型上龙科生物(长3米/脖子短粗/速游能手)

死神龙属于非常特殊的一类恐龙物种,一般来说植食性恐龙都是四足行走,基本上很少会带有利爪,但是死神龙是从肉食性猛兽进化而来的,所以它还保有利爪,这也是植食性恐龙中极为少见的一个情况。死神龙拥有着鸟喙状的嘴巴,因此能够将坚硬植物切碎。

死神龙的化石发现

泥泳龙:小型上龙科生物(长3米/脖子短粗/速游能手)

死神龙最早的一批化石是在亚洲发现的,当时这批化石埋藏于蒙古国的巴彦思楞组的地层之中,其中包含了一块颅后骨骼碎片,还有大量的颅骨化石,最终在1980年完成了描述和命名,属名主要是以蒙古国的神话伊尔勒格死神为灵感,而种名则是为了纪念当时著名古生物学家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泥泳龙:小型上龙科生物(长3米/脖子短粗/速游能手)》感兴趣,还可以看看《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居址区北部发掘简讯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门多萨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25米/距今8900万年前)

下一篇:鲸鱼谷是怎样变成沙漠的(鲸鱼谷是怎么变成沙漠的)

考古发现排行

考古发现精选

考古发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