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头龙是一种肿头龙类恐龙,诞生于72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头上的颅顶骨非常的厚实且宽阔,看起来就像是男生剪的平头发型,不过上面布满了各种骨瘤和突起。平头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发掘出来的,其中仅包含一个破碎的颅骨。
平头龙的外形特征
平头龙因为头上有个扁平且厚实的头盖骨而得名,和大部分的肿头龙类恐龙一样,平头龙的头盖骨也是表面粗糙,但是内在坚硬厚实,能够抵挡的住猛烈的撞击。并且它们强劲粗壮的脊椎和尾巴也能够给它们提供一定的减震效果,其外它的骨盆相比身体的其他部分也显得更宽,这也是为了抵消撞击带来的冲击力。
平头龙的生活习性
平头龙的后肢较前肢更长且粗壮,属于鸟臀目恐龙的一种,所以平时都是以两个后足进行站立和行走等。而平头龙和饰头龙一样,之所以有着一块厚厚的头骨,主要是因为每到求偶的季节,雄性的平头龙就需要通过头顶撞击来进行决斗,以此来获得更多的交配权。平头龙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繁殖特性,那就是它们并不产卵而是胎生,直接将幼崽生产出来。
平头龙的体长只有3米,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它的体型差不多和现代的狮子一样大,完全站立起来的时候也只能达到成年人的腰部,所以它都只能取食一些比较低矮的植物,比如蕨类植物、苏铁等,这些都是在白垩纪生长的势头比较旺盛的植物。平头龙虽然有着非常强的撞击防御技能,但是它们毕竟是植食性恐龙,所以为了安全也基本上都是选择群居生活,就像牛羊一样。
平头龙的化石发现
平头龙的正模化石是一整个颅骨,但是骨骼的形状并不完整,不过也依然能够很清晰的看出它显眼的额顶缝以及颅骨顶带有的装饰骨,背面为圆形,而侧面则是结状,从这些地方都能看出它的肿头龙特征。
何信禄龙是一种小型的鸟臀目恐龙,诞生于1.71-1.68亿年前的侏罗纪中期,体长只有1.2米,几乎比一只鸵鸟还要小。第一批化石发现的地点就在中国四川的大山铺地区,仅仅只挖掘出了一个颅骨,不过还算比较完整。
何信禄龙的体型
何信禄龙本身就是一种小型恐龙,和爪巴龙的体型类似,非常像是现代的鸵鸟,体长仅1.2米,体型在770多种恐龙中仅仅只排在624位,要知道即便是鸵鸟的身高也达到了2.4米左右,所以说何信禄龙很可能比现代鸵鸟还要略小一些,只能和小猎龙、异齿龙等相媲美了。
何信禄龙的化石发现
在中国四川的自贡地区发现了不少的恐龙化石,这里甚至被称为中国的“恐龙之乡”,也就是在这里的大山铺地区同样发现了何信禄龙的身影,当时化石就埋藏在大山铺地区的下沙溪庙组的陆相岩层中,因此科学家推测这批化石可能是出自侏罗纪的巴柔阶时期,最初给它的非正式名叫做原盐都龙,因此经常会出现在早期的论述文章中。
直到05年的时候,一位叫做保罗·巴雷特的专家才将其确立为了独立的种属,并且根据最初的命名者何信禄的名字给这种恐龙进行了命名,所以最终才更改为“何信禄龙”,这位恐龙专家也发现,何信禄龙具有其他鸟脚类恐龙不具有的单一特点,那就是它的眼眶后带有一个非常显眼的凹陷,这是一种单一衍征,因此才将何信禄龙列为了单独的种属。
何信禄龙的正模化石主要包含了一个完整的颅骨,以及少量的颅后骨碎片,而副模化石中也大部分都是颅骨化石,但比较破碎,所以目前人们对它的了解并不算非常多。其实在大山铺地区还发现了不少的恐龙,比如兽脚类的气龙、剑龙类的华阳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