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龙是一种鸟臀类恐龙,诞生于白垩纪的晚期,最大的特点就是头顶长有突出的冠饰,而且吻部是较宽的鸭嘴状,鼻孔朝天。鸭嘴龙算是北美洲最早挖掘的翼类恐龙,在加拿大北部的一具鸭嘴龙化石也是目前全球最北的恐龙化石,最大的鸭嘴龙身长可达22米左右。
鸭嘴龙的外形特征
鸭嘴龙的头部大多带有不同的冠饰,不过在鸭嘴龙属中也不是每一个都拥有着夸张的冠饰,主要分为三种,一是平头类恐龙,基本上和正常恐龙相比就是头顶处更加扁平,但是没有突起的头冠。而第二种则是带有棘或者棒状头冠的,它们大多属于栉龙,第三种则是比较原始的鸭嘴龙,大部分头冠都是厚实的头盔状。
鸭嘴龙还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它们的头骨都非常高,并且枕部尤其的宽阔,脸部也非常修长,嘴巴比较宽扁,鼻孔极大,导致鼻部带有一定的凸起。并且它们的腿部都带有三根指爪,大多后肢比较粗壮有力,用来行走奔跑,其中第三跖骨是最长的,带有很强的鸟脚痕迹,而其他的则都是蹄状爪。
鸭嘴龙的生活习性
鸭嘴龙属于植食性恐龙的一种,在白垩纪末期的时候发展的极为鼎盛,而它们宽扁的鸭嘴能够帮助它更加大力的咀嚼食物,主要以藻类或者柔软植物为食物,而且因为它们没有很好的防御和攻击技能,所以视力非常好,能够远远的就看清周围的敌人,为了更好的抵御危险,它们也大多选择群居生活。
鸭嘴龙的化石发现
鸭嘴龙算是鸟脚类恐龙中化石分布最广的一种,由于白垩纪末期鸭嘴龙在北半球的活动最为频繁,所以可以说在北美几乎遍地都是鸭嘴龙的化石,包括我国的内蒙古、东北、四川等地也发现了很多相关的化石,比如山东龙就是其中之一,它也是体长最长的鸭嘴龙科恐龙的一种。
蝴蝶龙是一种蜥脚类恐龙,诞生于侏罗纪末期,体长可达30米,属于巨型植食性恐龙的一种,它的第一批化石是在中国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发掘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们的脖子非常长,向上无限的抬起能够轻易的够到树冠。
蝴蝶龙的外形特征
蝴蝶龙属于巨型恐龙的一种,它的体重可以达到30吨,体长最多可达30米,高度更是可以达到6米,其中脖子是它的身上最长的部分,足足达到了15米左右,几乎占到了身体的一半长度,而这样的比例几乎和长生天龙相同,即便是站在原地不动,也能轻松的从树下抬头至树顶,躯干和四肢非常的粗壮,所以它活动起来显得比较笨拙,因此奔跑的速度并不快。
蝴蝶龙的脑袋和身体相比非常的小,它的鼻孔也比较特别,都是位于靠近头顶的部分,因此导致它的眼睛离鼻孔非常近。蝴蝶龙的嘴巴并不是很大,它有着非常细小且密集的牙齿,因此能够很快的将植物磨碎和切割。
蝴蝶龙的化石发现
蝴蝶龙第一批化石是由中国和日本联合恐龙探索队在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发现的,当时他们正好忙于侏罗纪末期的沉积研究,从而意外发现了这种巨型的蜥脚类恐龙。由于科学家发现这种恐龙的背椎骨前端的神经棘是分叉突起的,就像是蝴蝶的翅膀一样,所以便以“蝴蝶”的拼音进行了命名。
蝴蝶龙的出土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其实也有着不少的非海相沉积,其中包含了不少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遗骸,蝴蝶龙的全名叫做“中日蝴蝶龙”,其实也是为了纪念当时的探索队,而这支探索队其实在之后也发现了另一个诞生于白垩纪末期的蜥脚类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