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疑惑,即科学家们似乎一直在想尽办法寻找新型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从刚开始的竹鼠、果子狸、水貂、蛇到最近的穿山甲,专家们似乎还没有办法去确定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到底是哪种动物。为什么在疫情如此紧要的关头,科学家们不全力着手研制疫苗或者特效药,而分神去找所谓的病毒中间宿主,就算尽心思找到了,对疫情又有什么帮助呢?
不少网友纷纷对此表示疑惑,甚至质疑他们在做一些无用功,当然,对于不少人来说这可能只是无意的吐槽,毕竟专业度不够。那么寻找病毒中间宿主的做法真的是毫无意义可言吗?当然不是,病毒的自然宿主在非典之后再一次指向了蝙蝠。虽然蝙蝠身上携带了超过100种病毒,但可能无法直接感染人类,需要通过中间宿主传播并感染,那么找到并确认中间宿主的身份则至关重要。
打个比方,之前非洲猪瘟肆虐之时,猪是传播猪瘟的一个媒介,为了切断猪瘟,多少人好几个月没吃过一次猪肉,猪肉更是涨价到很离谱的地步。同样的道理,由于中间宿主承担着把大自然宿主的病毒向人类身体细胞转移的作用,只有找到病毒的中间宿主,才是杜绝和预防病毒再次来袭的关键。简而言之,从根本上将病毒进行切断。如果一直无法确定病毒的中间宿主,即使短时间内将疾病控制住了,还可能出现死灰复燃的情况。因此,研制特效药和疫苗重要,寻找中间宿主的工作也同样重要,这些都是有效抗击新冠病毒的关键举措。
那么问题又来了,科学家们寻找病毒中间宿主的流程是什么呢?为什么至今无法确定到底是哪种动物。首先是筛查,比如对出现在华南海鲜市场内的野生动物依次进行检测,排查可能出现的宿主;其次是询问第一批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曾今在华南海鲜市场接触过哪些野生动物,或者是吃过哪些东西,从而缩小排查范围;接下来将新冠病毒的基因组序列和已经排查的动物身上的病毒进行对比,看是否有相似度,进而比照和哪些动物比较相符,如果最后确定哪一种动物,则可以从它们身上分离出病毒,再进行相关的试验做最终的确认。
这个过程绝对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从不断更换的中间宿主也能看出来,专家们为之做出的相关努力任重而道远。查找到中间宿主的过程或许需要一个月甚至更久,而大家所要做的就是拒绝野味,举报贩卖野味的不法分子,从源头上杜绝。
为什么病毒一定要找宿主呢?宿主是什么意思?
何谓宿主?
所谓宿主,就是病毒或者寄生虫的容身之处,也就是它们找到一个能够生存繁殖的地方。
病毒要找的地方就是生物活着的细胞,它们把这个当做自己入住的房子,这个房子的主人就是宿主啰。
但病毒入住房屋,既不像入住宾馆那样登记付款,也不征得主人同意,有点像鬼子进村,强行霸占。
宿主就是被病毒入侵的受害者。
植物、动物、微生物、人类都可以做病毒的宿主,包括细菌。
这些病毒到了宿主的细胞里,不但不付房租,还要宿主好吃好喝的供养者,它们吃完了一房子的东西,养大了一大帮子子孙孙,房子利用完了,就把房子也拆了,子子孙孙蜂拥而出,又祸害其他的房子。
这个“房子”就是宿主的细胞。
宿主们觉得很冤枉:俺们养活了你们,你们怎么还要破坏俺的机体,杀死俺呢?
病毒们也觉得很冤枉:俺们又没想杀死你们,杀死你们俺有什么好处?就没有藏身之地了,没找到其他的宿主俺就没法活了。俺们只是想活着,传宗接代而已。
不知道大家看了病毒和宿主上述对话,对病毒和宿主的角色定位清楚了不?
病毒没有找到宿主,就无法活命。
在自然界,所有的生命基本都是由细胞组成。
细胞有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就是有成型细胞核,而原核细胞则没有成型细胞核。自然界所有生物几乎都由这两类细胞组成,但病毒却是个例外。
病毒没有细胞,实际上只形成了细胞里面的一段DNA或者RNA,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也没有酶系统,是似是而非的生命形态。
这种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物质,没有进入宿主细胞前,无法通过外界刺激获取食物,也无法自我繁衍,不吃不动就像个死物,看起来就是个大分子。
但这一切都是假象、装死,一旦遇到合适的宿主,它们就“苏醒”过来,开始利用宿主细胞里的营养物质,复制装配自己的下一代。
所以病毒就必须找到宿主,才能够成为一个“活着”的东西。
病毒“活命”的办法是:进入宿主细胞后,立即释放出自己的遗传物质RNA,通过转录酶的作用,让自己的RNA转录到细胞的DNA中,这样就相当于绑架了DNA,强制DNA指导蛋白质生产,并命令这些蛋白质组装成自己的遗传物质,达到繁衍的目的。
病毒在细胞中这种转录装配速度很快,1个小时能够复制1000多次。当最开始感染的那个细胞充满了病毒时,病毒就释放出溶解酶,将这个细胞溶解,释放出的病毒就快速的感染其他健康细胞。
这个过程就是宿主感染病毒后的潜伏期,当病毒破坏了大量细胞,繁殖出足够大量的病毒时,宿主就会生病了。而病毒还在不断的繁衍自己,最终占据了宿主整个身体主要部件,杀死宿主。
现在知道病毒为啥一定要找到宿主了吧?
杀死宿主是病毒和宿主双输的结果。
宿主死了,病毒也没法活。因此,病毒并不想与宿主同归于尽,只不过它们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导致了这种双输的结果。
有些病毒就能够与宿主共生。在人的血液中可以检测到数十种病毒,长期在人的细胞中生存,而人不会患病。如巨细胞病毒、爱泼斯坦 - 巴尔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指环病毒,乳头状瘤病毒、细小病毒、多瘤病毒、腺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等等。
这些病毒属于“聪明”的病毒,长期生存在“舒适”的环境中,繁殖不快,使宿主难以觉察,两全其美。
但这并不是说这些病毒有多好的“心肠”,一有时机,它们还是会露出凶神恶煞的本来面目~当一个人抵抗力下降时,就大量繁殖,使人致病致死。
在宿主体内,有抵抗病毒入侵的军队~免疫系统。
这种免疫能力在很远古的时候就已经进化出来了。
其实这也是拜病毒所赐,由于病毒的入侵,干扰了宿主遗传物质与内生环境的稳定,就促使宿主为了保护自己产生变异,这样渐渐就形成了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主要通过识别抗原分子有别于自身抗原的三维立体结构,来清除病毒颗粒以及有病毒抗原膜表达的感染细胞。
但这些免疫系统,没有进入细胞内识别外来核酸序列的能力,这样病毒就能够在细胞中长期驻留。尽管如此,免疫系统还是一定程度能够抑制子病毒扩散,把病毒限定在一定范围,保护宿主遗传物质和特征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
然而病毒的求生欲望强大得超乎人们想象,它们会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一个技能,就是变异。病毒之所以变异快,与其遗传特性有关。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这种单链条结构使病毒在自我复制时,没有纠错环节,这样复制过程中就会错误百出,而这些错误反而阴差阳错的成为了病毒变异快的特性,也是病毒生存的最大能力。
新冠状病毒就是这样,它们开始需要经过中间宿主才能够感染人类,很快就变异出了人传人的能力,这样其感染传播能力就大大加强了。
病毒的变异导致了宿主防疫系统的紊乱、崩溃,还会导致过度反应,形成宁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局面,这样防疫系统也成为了病毒的帮凶,好心办了坏事,把自己的主人杀死了。
现在世界上的病毒数都数不清,一些研究认为,病毒很可能有上亿种。
已知的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植物、苔藓、蘑菇和褐藻等寄生病毒就有170多万种,哺乳动物为宿主的病毒有32万种,以人类为宿主的病毒已知的也有数千种。
幸好绝大多数病毒对人并无大碍,有许多病毒可以与人共生,真正置人于死地的只是极少的那么几十种。有人危害人类最大的10大病毒为埃博拉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毒、天花病毒、狂犬病毒、肝炎病毒、登革热病毒、SARS冠状病毒、瓦尔堡病毒、西尼罗河病毒等。
但病毒总归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一大竞争对手,许多科幻影视对病毒的描述十分令人恐怖,如《生化危机》中的描述,灭绝人类的最终会是病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