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请勿抄袭和搬运,违者必究
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代工厂,为苹果等客户承担电子代工。但是这些年富士康开始涉猎半导体业务,试图分芯片行业的一杯羹,为客户承担芯片封装测试等服务,甚至对芯片制造也有想法。
这些年富士康一边参与青岛新核芯高端封测项目,导入46台光刻机,一边参加印度100亿美元的芯片激励计划,最终却退出了项目。芯片之路不好走,最重要的是客户资源,观望富士康的一些态度难道要全包华为芯片?郭台铭做出正确选择。
富士康在全球拥有多个工厂和研发中心,员工数量超过一百万人。它的业务涵盖了电子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市面上常见的智能手机,计算机等等电子产品,有很多都是出自富士康之手。
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代工厂之一,一直在电子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富士康想要的不只是这些,由于芯片行业火热,富士康便产生了浓厚的想法。
多年前在青岛推进新核芯高端封测项目,导入46台光刻机,聚焦封测产业,助力当地集成电路发展,完善产业链,为所需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这么多年过去了,富士康不仅没有停手,反而将目光放在了印度,参与印度100亿美元的芯片激励计划。
只不过进展并不是很顺利,因为富士康不具备芯片制造优势,多年来专注电子产品代工制造,几乎从未涉及过芯片制造行业,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为解决技术问题,富士康找意法半导体提供技术授权,本来授权的事情已经谈好了,印度却想要意法半导体也参与项目,到印度布局。意法半导体不答应,印度的补贴也就没批准,富士康提交的补贴申请告吹了,最终富士康退出了项目。
芯片之路不好走,富士康遭遇了不少挫折,芯片是一项技术含量非常高的领域,涉及到的技术和资金门槛都非常高。芯片领域也存在着竞争激烈、市场波动等问题,对富士康的经营和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当然,富士康并未就此放弃,若能把握住客户资源,兴许能有转机。观望富士康的态度难道要全包华为芯片?郭台铭做出了正确选择,一度将目光放在华为芯片身上,有意承包华为的芯片业务。
以华为芯片的体量,若双方真的能走在一起,的确能给富士康的芯片业务添砖加瓦,但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华为芯片的业务状况大家都知道,在美国芯片规则下,华为处于维持研发的状态,旗下的芯片并没有投入生产,发布的智能手机也都是采用高通的骁龙芯片。
虽然华为还有其它的安防芯片、智慧屏芯片、投影仪芯片等等,但体量终归比不上最核心的麒麟芯片。华为海思的市场份额早已清零,华为对海思的态度是坚持研发,只要养得起就会一直养下去。
至于盈利,并不在海思部门的考虑范围之内。华为拓展的一些业务也在逐渐摆脱芯片事件带来的影响,哪怕遭遇芯片断供,也能做到有质量的活下去。
换句话说,华为正转变经营方式,减少对芯片的依赖,在这样的情况下向富士康释放大量芯片订单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所以纵使郭台铭有意与华为芯片业务接触,也不是想合作就能合作的。
难道富士康就无路可走了?其实不然,在印度市场,富士康并没有完全舍弃印度100亿美元的芯片激励计划。这是一块大蛋糕,争夺者很少,富士康的确退出了与印度Vedanta集团合资的芯片项目,可富士康仍在与一些芯片制造巨头讨论合作的可能性,寻找更可靠的队友参与印度造芯项目。
富士康低估了造芯片的难度,没有造芯片的技术就想分芯片市场的一杯羹,恐怕是不会有客户青睐的。
而且富士康造芯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一方面芯片制造需要高超的技术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富士康需要拥有足够的技术研发实力,以保证芯片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这些技术没个长时间的积累是很难搞定的,人才,研发中心等等随便一个都是巨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芯片制造市场竞争激烈,富士康需要在市场营销、销售渠道等方面做好准备,以确保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占有率。芯片市场份额长期被几大巨头占领,以富士康电子代工厂的身份进入其中,有多少销售渠道尚未可知。
有一点可以确认,富士康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这些只是富士康涉猎半导体面临的一部分问题,还有芯片制造需要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和复杂的工艺流程,这些东西富士康怕是很难搞定。
还是那句话,芯片之路不好走,富士康想要取得成功没那么容易。华为芯片未必会给富士康释放订单,印度的补贴也不是那么好拿的,富士康这条路能走多远,仍需拭目以待。
同意的请点赞,欢迎转发,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