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是古代的皇帝,人们对他们的称谓却不同。比如有的皇帝叫汉武帝,有的却叫做明武宗;有的皇帝叫宋文帝,有的却叫做宋仁宗;人们都知道乾隆皇帝,却不知道他还有个称呼叫清高宗,或者叫清纯帝。
这些皇帝的称谓为什么就这么乱呢?一会某某祖,一会某某宗,一会变成某某帝,一会又成了乾隆或者康熙。真是让人眼花缭乱,傻傻分不清楚。
其实,这就涉及到了古代的庙号、谥号和年号的知识。拿乾隆皇帝来举例子,乾隆是年号,清高宗是庙号,清纯帝则是谥号。
那么,庙号、谥号和年号分别是怎么来的呢?它们都是做什么用的,互相之间又有什么差别呢?接下来,就让我沿着历史的脉络,为大家把这一切都讲清楚。
祭祀是天大的事,庙号的由来。《左传》中有一句古话,叫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祭祀和战争。战争能够使国家开疆拓土,立于不败之地。而祭祀,则代表了中国人不忘本,不忘根的祖宗崇拜传统。
因此,从商代开始,对于那些有赫赫战功、对国家有巨大贡献的先代商王,子孙们都要建设专门的庙来对他们进行供奉和祭祀。为了在祭祀中有区别的称谓,于是就产生了庙号。
庙号源自于商代的祭祀文化
不过,那时候的庙号只有四种,分别是"太"、"高"、"世"、"中"。开创基业的一般被称为太祖或太宗,例如商朝的开国君主商汤;功劳很高的则被称为高宗,例如著名的商王武丁;而对于那些有中兴之功的商王,则被称为中宗。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的庙号带有一定的荣誉头衔的性质,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的,而是只针对那些对国家贡献巨大的君王。没有庙号的商王,过了七八代之后就被子孙遗忘了,非但庙不再保留,而且自己的神位只能被挪到别人的庙里去。
盖棺定论的周代,庙号消失,谥号泛滥到了周朝,西周人并没有继承商朝的庙号制度,因此庙号在这段历史时期出现了暂时性的消失。不过,虽然没有了庙号,但西周人却创立了谥号制度。
所谓谥号,就是指在一个君王或者诸侯死后,后人针对他一生的是非功过而给予的评价性的文字。这个文字可能是一个字,也可能是两个字;既可以是褒扬性质的,也可以是贬低性质的,还有一些是中性的词汇。由于谥号都是人死之后才给出的,所以也被称为"盖棺定论"。
周代人为了规范谥号的使用,还编制了专门的"谥法"。在谥法中,对于不同的功过是非,规定了不同的字来进行评价。比如经天纬地的可以谥为"文",克敌有功的可以谥为"武",残暴的被谥为"纣",短命的被谥为"哀",等等。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我们熟知的商纣王、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等等谥号称谓,有的是褒,有的是贬,功过是非,一目了然。。
谥号和庙号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那就是它不仅仅适用于天子,还适用于诸侯和大夫。在周代,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上百个封国,每个封国都有十几代的国君,每个国君都拥有自己的谥号,因此,周代就出现了数不清的谥号。例如同样是一个"文"的谥号,就有晋文公、宋文公、秦文公、郑文公、楚文公、魏文侯等十几个诸侯。所以,周代也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谥号大泛滥的时代。
西周和东周——谥号大泛滥的时代
不过,谥号的泛滥却随着秦朝统一六国的步伐戛然而止。秦始皇称帝之后,认为谥号是由后代来评价父辈,存在"子议父,臣议君"的违逆之举,不利于彰显皇帝至高无上的尊严,所以全面废止了谥号制度。
正因如此,秦始皇死后只被人称为"始皇帝",他的儿子胡亥也只是"秦二世",都不存在谥号一说。由于当时也没有实行庙号制度,所以秦朝成为了唯一一个既没有谥号,也没有庙号的朝代。
大汉王朝建立——庙号、谥号、年号一起出现时间来到了大汉王朝。西汉建立之后,首先重新启用了商朝传统的庙号制度。不过,西汉的庙号和商朝一样,也不是随便给的。只有那些对国家有过很大贡献的皇帝才有资格拥有庙号。纵观西汉的所有皇帝,只有汉高祖刘邦(庙号太祖)、汉文帝刘恒(庙号太宗)、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和汉宣帝刘询(庙号中宗)四位皇帝拥有庙号。不过到了东汉时期,庙号制度就开始变得没有那么严格了,即便是一些没有太大作为的皇帝也有了庙号。
与此同时,西汉也恢复了被秦始皇废止的谥号制度。我们所熟知的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光武帝等等,都是他们的谥号。
西汉十二帝的谥号
虽然汉朝初年恢复了庙号和谥号,但是当时仍然没有皇帝的年号一说,这就导致了人们在纪元方面存在很多的不便。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期,才开创性的设立了年号。在汉武帝刘彻当皇帝的第十七年,他定年号为建元,并把这一年称为建元元年。而这个"建元",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从那以后,中国的皇帝都会给自己定一个或多个年号,一直到了清朝的宣统为止。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年号传统也深远的影响了其他的东亚国家。时至今日,日本仍然延续着源自中国的年号制度,把2019年定为令和元年。
随着历史发展,庙号和谥号的规则发生了两次巨大的变化
两汉时代,谥号、庙号和年号一起出现。但由于谥号每个皇帝都有,而庙号只是部分皇帝有,所以当时的史官们更愿意用谥号来称呼皇帝,称他们为某某帝,而非某某宗。例如我们通常会称呼刘彻为汉武帝,而不是汉世宗。
不过,这一情况从魏晋和唐朝开始慢慢发生了变化。
从魏晋时期开始,由于皇权的逐渐加强,庙号的限制也变得越来越宽松,由汉朝时的只有少数优秀的皇帝享有庙号,变成了绝大部分的皇帝都能拥有庙号。渐渐的,庙号开始成为了一种皇帝的必备称谓,而不再是评判功业和贡献的荣誉称号。到了隋朝,就连残暴无道的隋炀帝都有自己的庙号,可见当时庙号开始变得多么"廉价"和不严谨。
庙号的规矩变了,谥号也不能闲着。唐朝初年,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这对夫妇闲着无聊,决定改一改谥号的规矩。
他们认为,以前的皇帝谥号都只有一两个字,没办法标榜李渊和李世民的丰功伟绩,更不能体现出皇帝和普通王侯的差别,所以他们要把这两位先帝的谥号加长,由一两个字的谥号直接改成七个字的谥号。于是,李渊的谥号由"太武皇帝"改成了"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世民的谥号则由"文皇帝"改成了"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这么一加长,原先开起来低调乏味的谥号瞬间变得高大上起来。
不过,李渊和李世民的谥号变长了,后代的皇帝的谥号要还是那么短,那岂不是很没面子?于是,从唐高宗李治开始,唐朝后面的皇帝谥号也跟着加长。比如李治的谥号是 "天皇大圣大宏孝皇帝" ,李隆基的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而且从唐朝开始,后面所有的朝代纷纷效法,谥号全都是加量不加价,变得越来越长。到了清朝的努尔哈赤,甚至出现了25个字的皇帝谥号,堪称历史之最。
雍正皇帝神道碑上的谥号
谥号的加长是皇帝虚荣心膨胀的体现,本来也无可厚非,但现在却带来了一个问题。原来的时候,人们都习惯用谥号来称呼一个去世的帝王,比如汉武帝或者北魏孝文帝等等。但是现在发现不能了,因为谥号变得太长了,咱们总不能说"唐太宗李世民"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吧?这要是再称呼谥号,那就太费嘴皮子了。所以,从唐朝开始,史官们就不再用谥号来称呼皇帝了,又因为庙号已经是人人都有了,所以就改成了用庙号来称呼皇帝。
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从唐朝开始,人们对皇帝的习惯称呼全都变成了"某某宗",而不再是"某某帝"了。比如我们熟知的唐太宗、唐玄宗、宋仁宗、宋徽宗等等。
现在大家应该清楚了,为什么古代皇帝的称谓有的是"某某帝",有的是"某某宗"了吧?其实这两种称谓一种是谥号,一种是庙号,中间以唐朝为分界线,清晰明了,一点也不凌乱。
那么,为什么还有的皇帝称谓既不用谥号,也不用庙号,而是直接用年号来称呼呢?比如崇祯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等等。
其实,这和中国古代的皇帝年号的规矩有关系。
刚才我们提到了,汉武帝首先创建了年号,从他开始,历朝历代的每一个皇帝登基后都会确立自己的专属年号。但是,在早期的时候,一个皇帝的年号是可以经常变的。比如汉武帝一开始的年号是"建元",后来他出门巡狩的时候发现了一只白色的麒麟,就把年号改成了"元狩";再后来又挖掘出来一个青铜大鼎,就又把年号改成了"元鼎"。也就是说,一个皇帝的年号并不唯一的,只要皇帝一心血来潮,就可以随意的变更年号。历史上,拥有年号最多的一位皇帝就是大名鼎鼎的女皇武则天。她在位15年,却竟然使用了14个年号,基本上每年都要换一次年号。
古代铜钱上的年号
皇帝们一拍脑袋就要换一次年号,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却非常的折腾。毕竟,年号是有纪年功能的,假如年号总是换,大家谁都不方便。而且,铜钱上的年号也经常要换,不利于货币的流通和使用。因此,到了明朝和清朝,年号就不再随便改了,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而恰恰由于年号和皇帝有了一一对应关系,于是民间开始用年号来代指皇帝,所以才出现了崇祯帝、康熙帝、乾隆帝等等称谓。
清朝皇帝庙号、年号、谥号一览
但其实,用年号来称呼皇帝仅仅是民间或者小说中流行的一种称谓方法。在隆重的太庙里,或者在严谨的史书里,皇帝仍然使用庙号或者谥号的简称来进行称呼。就像我们在一开始提到的,乾隆皇帝只是民间和小说演义里对他的称呼,他的庙号是"清高宗",他的谥号是"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简称"清纯帝"。
同为皇帝,为何有的皇帝称“帝”,有的皇帝称“祖”或“宗”呢?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剪灭六国,建立秦朝,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封建王朝君主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自称“始皇帝”。
不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不同朝代的皇帝,后人的称呼往往也有所不同,比如汉朝的皇帝,很多都称之为“XX帝”,比如汉武帝、汉景帝、汉献帝等,再比如唐朝、宋朝的皇帝,往往都是“XX祖”或者“XX宗”,比如唐高祖、宋太祖、唐太宗、唐玄宗等。至于明朝和清朝时期的皇帝,则经常以年号来称呼,比如嘉靖、崇祯、康熙、乾隆等。那么,问题来了,都是皇帝,为何有的皇帝称“帝”,有的称“祖”,还有的称“宗”呢?
首先,对于“XX帝”形式的称呼,往往是借助于谥号来称呼皇帝,比如“汉武帝”这三个字,“汉”代表朝代,“武”是谥号,“帝”则是皇帝的意思。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明的称号,始于西周。
在汉朝时期,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
比如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的谥号为孝献皇帝。当然,因为汉朝的皇帝谥号,基本上都有一个“孝”字,所以,后人在称呼的时候,为了方便,往往就省略了共同的“孝”字,以此称呼为汉武帝、汉景帝、汉文帝、汉献帝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汉朝的皇帝,不以庙号来称呼呢?如果使用庙号的话,一般称之为“XX祖”或者“XX宗”。对此,根据史料记载,这是因为起初有庙号的皇帝不多,例如两汉,刘邦是太祖,刘彻是世宗,刘询是中宗,刘秀是世祖等,不是每一个皇帝身后都有庙号。
进一步来说,在汉朝时期,庙号的授予是非常严格的,如果不是贡献特别大的皇帝,一般是不授予庙号的。与此相对应的是,谥号则是汉朝皇帝人人都有的。所以,用谥号来称呼汉朝的皇帝,也就形成了“XX帝”的说法。对于这一习惯,一直延续到了隋朝时期,比如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等。
不过,到了唐朝时期,皇帝的称呼,逐渐由谥号变成了庙号,也即为“XX祖”或者“XX宗”的形式了。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两点,一是自魏晋时期开始,绝大部分皇帝,基本上都有庙号了,这和汉朝时期的情况明显不同,二是皇帝的谥号越来越复杂了。
举例来说,李渊病逝时,一开始的谥号为太武皇帝,上元元年(674年),改谥尊号神尧皇帝。天宝十三载(754年),加谥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为什么有的皇帝称他庙号,而有的称谥号?
现在我们称呼古代的皇帝,一般会称呼他的庙号或者谥号,还有的是用他的年号,其遵循的宗旨就是方便定义。庙号与谥号都涉及后世对帝王的评价,但又略有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帝王的庙号、谥号和年号。
庙号
庙号是古代帝王在庙中被后世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商朝。
庙号的评定要求是很高的,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庙号。一般情况下,在君王死后其后世都会建立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这是因为按照周朝礼制,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所以除非是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才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商朝时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祖甲)、中兴者曰“中”(中宗太戊,一说祖乙)。商朝之后,周朝有谥号而无庙号,秦始皇为避免“子议父、臣议君”把谥号与庙号同时废除。从西汉时期逐步恢复了庙号制度,但汉朝对追加庙号的事情极为慎重。西汉仅有四位皇帝有庙号:太祖高皇帝刘邦、太宗孝文皇帝刘恒、世宗孝武皇帝刘彻、中宗孝宣皇帝刘洵,以上是由汉光武帝刘秀所确认。东汉仅有三位皇帝有庙号:世祖刘秀、显宗刘庄、肃宗刘炟,其他有过庙号的都在汉献帝时被取消。
庙号的泛滥。从三国时候起庙号开始泛滥(“降及曹氏,祖名多滥”),除了某些亡国之君和政变中被推翻的皇帝外一般都有庙号。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谥号
谥号始于西周,是对死去的帝王、后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这个称号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
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
谥号可以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三种。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是美谥;如怀、悼、哀、闵、思、殇,是有同情意味的平谥;如厉、灵、炀,是含有否定意味的恶谥。
谥号字数的泛滥。谥号的字数,从一个字开始,发展到后来用好多个字,成了褒义词的堆砌。在一个字或者几个字的情形下,人们一般用谥号称呼皇帝,比如隋炀帝。但是从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即自己定谥的先例,其实质由客观地评判变成了一味地溢美。明朝皇帝谥号十六字,清朝皇帝谥号达二十二字。
年号
年号是古代新君即位时为了区别上一任君主,新君重新计算在位年数之制。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雍正皇帝等。如果先皇在年中去世,继位者仍使用当前年号,在新年后改元。
如何称呼古代帝王
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一世一元),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西汉皇帝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他的年号就太多了;清朝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年号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