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唐朝的历史,说到唐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唐朝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朝代,说到唐朝就要说到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了,李渊推翻了隋朝的统治建立了唐朝,在唐朝最开始的时候还是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的,当然了,后来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政权,成功上位当上了皇帝,当时,李恪是李世民非常喜欢的一位皇子,同时李恪也是李世民的第三子,那么,为什么李恪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一起来看看
隋唐时期有三个顶级豪门,一是独孤家族,二是杨氏家族,三就是陇西李氏。在那段历史中,仅有两人身兼这三个顶级豪门的血脉,同时还兼具两个大一统皇室的血脉,他们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和第六子李愔。
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贞观十七年被提名为二次立储人选的吴王李恪。
李恪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母亲是隋炀帝杨广之女杨妃,父母皆为皇族帝裔,他出身贵胄,在太宗诸子中文武才能也算极为突出之人。
唐高祖李渊在位时期,年仅两岁的李恪以唐皇孙身份封长沙郡王,后改封汉中郡王。李世民登基之后,李恪晋封汉王。
贞观二年,年仅十岁的李恪被改封为蜀王,太宗还将益州大都督这一要职授予李恪,足见对李恪的重视。虽然当时李恪年幼,并未赴任。
贞观五年到贞观八年,李恪先后被任命为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益州大都督,开了亲王或宰相遥领都督的先例。
在太宗的诸多儿子当中,李恪是受宠的,但又不是最受宠的。他在赴任齐州都督之前,与太宗一起吃了一顿久违的家常便饭。可是事后,太宗就向房玄龄等大臣倾诉内心的不安,他说他想要多多和自己的儿子相处,但是又怕他对他们太亲近,让他们滋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明明只是吃了一顿饭,太宗就如此担心李恪会有争夺太子之位的心,对李恪来说实在是太不公平了。因为太宗对四皇子李泰的态度截然相反,他宠李泰就是没有底线的。
按照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该去封地,不得长驻京城,但太宗偏爱李泰,特许李泰留在长安。太宗经常大肆赏赐李泰财物和珍贵书画,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臣子劝谏太宗,太宗也只是取消了太子的开支限制,并没有削减李泰的开支,等于是变相地维持了李泰逾制的花销。
看看,照太宗对待李泰的方式,李泰不滋生出争夺皇位之心才是怪事好吧!反观李恪,仅仅是因为一顿稍显亲近的家常便饭,便招来太宗的怀疑,实在是冤枉!
但是,太宗对李恪也是极好的,李恪在任职期间游猎过度、损坏庄稼,被大臣弹劾,太宗偏袒儿子,就对大臣说:“朕派权万纪辅佐朕的儿子,现在权万纪不能纠正他的过错,严惩也应该严惩权万纪才对,怎么能怪朕的儿子!”
弹劾李恪的柳范说:“房玄龄辅佐陛下,还不能阻止陛下游猎呢,怎么能全怪权万纪?”太宗被怼得无话可说,最后只得承认自己因私忘公了。
作为惩罚,李恪被免官,还被削减封户三百户,不过不久之后他就又一次被任命为安州都督了。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黜,太宗将李治立为太子。但过了一段时间,太宗又认为李治仁弱,还是想将李恪立为太子,却因遭到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而放弃。
就因为这件事,长孙无忌与李恪从此势同水火。唐高宗即位之后,长孙无忌还诬告李恪谋反,李恪因此被缢杀,他的四个儿子全被流放岭表,女儿信安县主被罚守献陵。
看起来,李恪之所以没当上皇帝是因为长孙无忌的阻拦,但是从太宗的种种表现来看,在太宗心中的儿子排名分别是李承乾、李泰、李治,其次才轮到李恪呢!前三个都是长孙皇后所生,太宗格外偏爱他们。
李恪为何没能承继唐朝皇位,这里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
李世民登基后,立八岁的李承乾为太子,但最终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于是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失败后,被废黜太子之位,流放外地。
为了保全爱子,以“泰(李泰)立,承乾(李承乾)、晋王(李治)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这理由立李治为皇太子。
但其实唐太宗李世民当初也曾想立李恪为太子,李恪善骑射,文武双全,贞观十七年,就曾被提名为二次立储人选,那么最终为何却没有当上太子,而被李治后者居上呢?
还是有一些缘由的,以下做一个简单的分析,若有疏漏之处,还请补充!
我们都知道,古代封建继承制度一般都是立嫡,立长。李世民的14个儿子,只有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人是嫡出,都是文德皇后长孙氏所生,从立嫡的角度来说,这三人将来继承大统的机会都要比其他人大。
再从立长的角度来说,如果不出意外,长子李承乾定是未来的储君。这也就是为什么李承乾一出世,便被取名“承乾”,这个名字其实是很有深意的,承乾,承继皇位,掌控乾坤,意思就是未来的一国之主!
李世民一继位当上皇帝,便册封8岁的李承乾为太子,可见内心里还是和历朝历代一样,立嫡立长!
李世民嫡出的三个儿子,除了李治之外,其他二人是很受李世民宠爱的,有史料记载。
就拿李承乾来说,生病时,一向不信佛也不信道的李世民请来了道士为儿子祈福,康复后,又召度三千人出家,并特地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还将狱中的囚犯减免了罪行,以此为儿子祈福。
这一点在《唐会要卷五十》里曾有详细记载:
贞观五年,太子承乾有疾,敕道士祈祷,得愈,遂立为西华观。诏以庆善宫为穆太后建慈德寺,为皇太子承乾建普光寺。 五年五月壬午,皇太子承乾疾笃,请降囚徒,许之。后来李承乾成年,有腿疾,但不影响正常行走。李世民就曾表态:太子虽有足疾,并不影响走路,何况太子有子,依照礼法,即使李承乾先死,也应该立李承乾的儿子李象。
这一点在《唐会要卷四》里有所记载:我儿虽患脚。犹是长嫡。岂可舍嫡立庶乎。
哪怕后来李承乾因忌惮胞弟李泰,起兵逼宫,唐太宗都没有杀他,只是被判充军,但其他人却都被处死。要知道,这在自古帝王多无情的封建社会,谋反是杀头的大罪!
再说嫡次子李泰,李世民对他也是十分宠爱,比如唐律就曾注明,皇子成年后都应去封地,不得长驻京畿。但李泰深得李世民宠爱,李世民不舍他离京,特许“不之官”(意思是指不用去封地上任)。
受封的时候,李泰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封地高达22州,同时受封的李恪封地却只有8州,相差近3倍,可见这之间的差距!
后来兼领左武候大将军的同时,又被授予了雍州牧之职。根据《旧唐书·地理志》的记载,雍州即指京兆府,也就是大唐王都所辖之地,自此李泰又兼任了掌管西京长安的长官。
在上面我们提到过,李世民很是偏爱李泰,不仅特许“不之官”,还曾一度想让李泰搬进武德殿。
武德殿是什么地方?武德殿是与当时的东宫相邻,魏征曾说过“今武德殿近储后焉”“在东宫之西”,可见其地理位置之重。不过最后遭到魏征的极力谏止,此事最终才不了了之。
《唐会要卷五》有记载: 贞观十六年四月,诏泰移居武德殿。泰为太宗所爱,礼秩如嫡,魏徵上疏谏曰:“陛下爱魏王,宜使知定分,抑其骄奢,不处嫌疑之地。今武德殿近储后焉,上陵下替,不可以训。
史书记载李泰“腰腹洪大”,就是膀大腰圆,肥胖,李世民不担心他身体健康,却担心他上朝站立时间太长会累,特许他可以乘轿。后来更是不管去哪游幸,都把李泰带在身边,还将大名鼎鼎“居地三十顷,周回十七里”的芙蓉园赐给李泰。
史料记载,李世民对李泰的这种宠爱,让很多人都感慨到:“其宠异如此”。
那么从这几点来说,李恪离储君之位是遥不可及的,若不是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嫡次子李泰涉嫌谋嫡,李恪连被提名为立储人选的机会都没有。
虽然后来李治被册封太子,李世民有过犹豫,觉得吴王李恪英武果敢,和自己很像。而李治生性软弱,担心将来治理不好国家,但最后却被长孙无忌据理反驳,说服了李世民。
我们可以做个假设,如果李恪和李治换个身份,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子,是长孙无忌的外甥,那长孙无忌还会这样据理反对李恪为太子吗?当然不会!
所以立储之争时,长孙无忌支持外甥唐高宗,最终成为顾命大臣,权倾朝野,掌管朝政,这才是长孙无忌想要的!
还有补充的一点就是,李世民当时内心里也有一个疑虑:李恪不是长孙无忌的外甥,若将李恪立为储君,自己百年之后,难免会有一番生变,甚至再有一个“玄武门之变”,这也不好说。
所以干脆就立李治为储君,当然这一点,也是一更猜测的,是根据当时李世民立李治后稍有犹豫,与长孙无忌之间的对话猜测而来!
被李世民视为“类我”的李恪为何没能即位?
我觉得之所以李恪不能够继承李世民的皇位,原因有两点,第一就是他的血脉问题。因为李恪也是前朝隋炀帝的血脉,所以说李世民建立起的王朝大臣们并不能认可他这一层身份。再加上李恪的母亲杨妃只是李世民的一个普通妃子,他并不是皇后所出的儿子,所以说他只相当于是一个庶出,在古代继承制当中本来就没有继承权。而第二就是当时权倾朝野的长孙无忌不会允许他即位,因为作为皇后的哥哥,他只能够选择让皇后所出的皇子即位,这才会满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唐皇李世民根据相关记载,唐朝贞观十二年,李世民九皇子李治继位为太子,可是当时的李世民觉得李治软弱并且妇人之仁,并不是皇帝的料子。可是当时的长孙无忌却向李世民建议,太子仁孝是一位守成有德的好太子,而一国储君的位置又如此的重要,怎么可以朝夕令改。于是李世民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继续让李治为太子。而正是因为这件事,让野心勃勃的长孙无忌心里有了一根钉子。认为的李恪存在对于长孙皇后所出的皇子即位有着一定的威胁,于是在后来的房遗爱谋反事件中选择诬陷李恪让他背上了谋反之名,所以李恪当即被处死。李恪身死之前痛斥长孙无忌玩弄权力,构陷他人。
所以说我觉得李恪之所以不能够登上皇位,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是因为他的个人能力虽然说足够的优异,但是他并不能摆脱当时李唐王朝所在的士族门阀对于天下的控制,所以说无法让李世民下定决心改立他为太子。而长孙无忌为首的士族门阀的从中作梗,也更加坚定了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的想法。
吴王李恪其实我认为也也是当时的社会情形所逼,因为当时虽然王朝已经建立,但是李世民不得不始终利用皇权打压和利用士族门阀。而作为李唐王朝的血脉,同时又是隋炀帝的血脉,李恪本身就拥有两大门阀世家为他护航,所以说他是李世民心中比较理想的储君,但是正因如此,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士族才会如此的反对。并且说出了,如果李恪即位就是隋朝复辟这样的话,于是李世民迫于形势不得不放弃改立李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