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中国人一直都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民族,特别善于巧思,在工程技术上很有天赋。我国古代,中国人的发明与创造至今都还影响着整个世界,其四大发明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了。但可惜的是,中国人虽然擅长技术,但却非常不重视技术,有严重的“重文史,轻理工”的现象。
到了东汉末年,极尽巧思的诸葛亮横空出世。虽然他也出身于士大夫,但却有超出常人的眼光,极其重视工艺和发明。诸葛亮担任蜀汉丞相,为了弥补与魏国巨大的国力差距,决心发明先进的武器与魏军抗衡。
当时,魏军的骑兵实力强大,有“铁骑千群”之称。为了克制魏国的骑兵,诸葛亮发明了损益连弩,能连续发射十枚箭矢,堪称冷兵器版的机关枪。在连弩的加持下,诸葛亮最终以步兵抗衡曹魏的骑兵,在卤城大败魏军,斩杀甲首三千,揍得司马懿从此闭门不出。其后,诸葛亮为解决运粮难题,于是发明了木牛流马。据说,这种运输工具能够缓慢地自行,非常适合在崎岖的山路中行进。
诸葛亮之后,另一位大发明家又横空出世,此人就是曹魏的给事中——马钧。马钧是魏国扶风人,生卒年不详。他年少家贫,颇喜欢游乐,不爱读书。或许从此时起,马钧便积累了相当的技术经验。其后,马钧开始读书,并在魏国当上了博士。
马钧官做得不大,空余时间也很多,于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发明创造之中。首先,他曾改进织布机,研制出指南车,让曹魏君臣十分惊叹。之后,马钧又发现农民灌溉困难,因此他发明了“翻车”,这种水车可利用人力可以将水由低处提到高处,并沿用了一千多年,直至实现电动机械提水以前,它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马钧不甘心只在民用机器上有所建树,诸葛亮北伐后,他开始着力研究军用技术。当时,诸葛亮的连弩曾让魏国大吃苦头。之后,朝廷将魏军缴获的诸葛连弩拿给马钧研究。马钧看完赞叹道:“真是巧妙的技术啊!”不过马钧又转而道:“但是这发明还不完美,改造一下,可以将其威力提高五倍。”其后马钧对连弩进行了改进,竟能连发50支箭。
官渡之战时,谋士刘晔曾发明了一种投石车,专门用来克制袁绍的箭塔。经过研究,马钧认为这种投石车实在太粗劣,射程短,而且射速还慢。于是马钧在投石车上加了个轮子,挂上几十块大石头,用机械转动轮子,可迅速地接连抛射。
在冷兵器时代,能够连发的武器很少,威力也小,而马钧却以巧思弥补了这一点。这种国宝级的发明家,甚至能和今天的于敏相比。然而,曹魏政权对马钧却不珍惜,不仅不予其以重要,反而还想方设法挖苦他、整他。
对于马钧的发明,擅长清谈和玄学的裴秀一直不以为然。一次,裴秀专门跑来找马钧辩论义理,而素有口吃之疾的马钧被说得哑口无言。对此,裴秀非常得意,弄得马钧困窘不堪。正所谓老师傅遇到了酸秀才,有口难言。
对此,另一位大学者傅玄看不下去了。傅玄在魏晋士大夫中是个异类,旁人都揶揄、鄙视马钧,只有傅玄欣赏他的才能。为了给马钧出气,他亲自拜访裴秀,并坚决反驳他对马钧的诋毁。他表示,裴秀只不过是个刷嘴皮子的尖酸文人,怎能与马先生的巧思相提并论。
其后,傅玄又亲自赶往安乡侯曹义的府上,希望他能帮忙推荐马钧。但是曹义却和裴秀一样,极端蔑视马钧的才华。在看他看来,文人不修义理,不懂清谈,反而从事百工之道,简直有辱斯文。但是在傅玄的一再固请之下,曹义才勉强将马钧举荐给大将军曹爽。然而曹爽也和那些废物文人一样,压根就看不上马钧的发明。就这样,马钧的五十发连射弩和连射投石车被束之高阁,最终失传。
对此,傅玄痛苦地疾呼道:马先生的巧,即使鲁班、墨子、张衡也比不过,可怜马钧的一生却不能发挥其长,真是痛心啊。有此智谋之士而不能用,这个国家会亡啊!果然数十年后,中原大乱,五胡乱华,胡人的铁骑席卷中原,中原沦为野蛮人的跑马场。若马钧的连发弩和连发投石机还在,又如何会惧怕胡人的骑兵。而裴秀、曹爽等人崇尚的清谈,在胡人的屠刀面前连丝毫作用也没有。
马钧的命运,其实就是古代发明家的一个缩影。在古代中国,几乎所有智谋之士都是官迷,不是沉浸于孔孟之道,便是空谈老庄,根本不愿涉及技术发明。而像张衡、马钧这样的大发明家,“满腹经纶”的士大夫们又极尽鄙视,处处给他们下绊子,害得他们终生不得志。到了后世,古代发明家的地位仍未被改变,比如明朝徐光启仿制西洋火器,曾遭士大夫的讥诮;清朝戴梓发明了能连射28颗子弹的原始冲锋枪,却遭康熙流放。如若没有这些人的阻挡,以中国人的才智,恐怕能率先实现工业革命。
封建统治者鄙视技术人才,最终自食恶果。当他们想发展技术时,却发现为时晚矣,因为殖民者的洋枪洋炮早就打进了国门。前车之鉴,后世之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技术落后,轻则挨打,重则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