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明朝的景泰帝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一位皇帝了,他的功绩非常的大保卫了当时的北京,但是他走到最后也是失败了,他的失败就是当时被称为夺门之变的历史事件,他在这次的政变中完完全全的失败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揭秘看看吧!
这一次政变显然是说的明朝景泰八年,将领石亨、太监曹吉祥等人拥立明英宗朱祁镇复位的那次史称南宫复辟的夺门之变。
让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这段历史:
1449年八月,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获。
九月,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请命孙太后,拥立英宗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景泰帝。
迫于形势,孙太后提出保留英宗长子朱见深太子位,并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作为条件同意了群臣的换帝要求。
次年,英宗被瓦剌也先释归,一回来即被景帝幽禁于南宫。
景帝无意归还皇位,并费劲周折废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引起天下臣民不满。
11个月后,朱见济病故。
景泰八年正月,景帝病重不能临朝。大将石亨伙同都督张軏(yuè)、太监曹吉祥等密谋发动政变。
十六日夜,徐有贞、石亨等率领千余兵将毁墙破门入南宫,拥立英宗复归皇位。
英宗复位后,立即废景泰帝为郕王,软禁于西宫,一月后,景泰帝病逝。
英宗赐谥号“郕戾王”,并不许葬入皇陵。
那有看官就问了,景泰帝怎么会落得这么惨的下场呢?
其实了解了这段历史后,答案也就出来多半了。不信你听有书君仔细掰扯掰扯。
1.景泰帝不讲政治信用
话说这景泰帝也算是临危受命了。毕竟英宗被俘,国无君主不利于政令,军令的推行及人心的稳定。
因此,当群臣合请皇太后立郕王为帝时,孙太后即刻准议了。
但她同时提出了唯一的条件,即英宗长子朱见深仍为皇太子。
坏就坏在权利这种东西对人的诱惑实在是难以抵挡,而世事又总是难以预料。
突如其来的王爷变皇帝,大权在握,换了谁也不愿意放手。
景帝继位后,在于谦等贤臣辅佐下治国安邦,国力渐盛,几次打败瓦剌,也先见没啥便宜占了,便想放了明英宗,借此求和。
他是想放了,景泰帝却不愿意接了。
八月初二,也先派人护送英宗回京,代宗根本无意让位,迎接朱祁镇的礼仪也非常简慢,只派侍读商辂率一轿二马迎于居庸关。
这还不算,英宗一回来,代宗就将他软禁在了南宫,并对他严加防范,不让他与外界有任何接触。
英宗不能随便见任何人,不能过问朝政,也不能走出宫门一步,就连每天的饮食都是由专人从墙洞中递进来的。
历尽磨难的明英宗,好不容易回到家乡,却遭遇亲人这样的对待,一朝重新得势,他能不报复吗?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2.景泰帝时运不济
想了半天,有书君也没找到更合适的说法来概括这件事,只能说景泰帝的确是运气不佳,不受老天待见。
为啥这么说呢?您听我接着诉说原委。
尽管小心防范着太上皇明英宗,景泰帝仍然心里不安宁。
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他决定背负天下骂名废掉原太子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问题是,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当了太子后并没啥大的过错,想要废掉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几经周折,景泰三年五月,代宗终于将侄儿朱见深废为沂王,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朱见济立为太子了。
处心积虑,终达目的。
如果事情就此发展下去,朱见济顺利继位,景泰帝顺遂了心愿,历史也就被改写了。
然而,真实事情的发展往往比剧情更出人意料。
新太子立了才几个月,偏偏就得重病死了。
这可是景泰帝唯一的儿子啊。这打击之于景泰帝,就可想而知了。
不仅斩断了他所有的希望和念想,让他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基本上也可以预见他悲惨的下场了。
后继无人,又缺理在先,遭清算报复还不是必然的结局吗?
3.景帝政治手腕软弱,才能浅薄
景帝在统治中最常使用的方式,是收买臣下,而不是恩威相济。
当初,景帝整天琢磨着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就先赐给诸大臣黄金白银,想借他们的口说出来,但最后还是没人说。
景泰时有个俗语,说“满朝升保傅,一部两尚书,侍郎都御史,多似柳穿鱼”,就是说景帝大量封官,笼络臣下的事实。
然而可悲的是,当他病重时,那些素日为他所收买的大臣却为了更大的利益,毫不犹豫的出卖了他。
他们假设景帝会死,没有嗣君,大臣们会拥立被废的前太子朱见深,于是他们先发制人,出其不意地拥立太上皇。
这样他们就立下大功了。
大臣们趋利避害,趋炎附势也是正常现象。
而景帝缺乏“政治家”应有的狠辣、狡滑和刻毒,一味讨好臣下,令大臣们根本不害怕他,或许这才是他悲剧的根本原因。
景泰帝具备所有平凡人都有的私心杂念。
他在权欲的诱导下,软禁哥哥,废除侄儿太子身份,让自己站到了道义的对立面。
如果他认清局面,承认现实,宣布侄儿为储君,就不会给朝中心怀叵测的奸佞小人以机会利用英宗阴谋策划夺门之变。
英宗也只有到儿子继位才可能出来。
因此,景泰帝政治才能浅薄是导致他失败的又一根本原因。
纵观景泰帝的一生,做了7年的皇帝,危难之时受命,削平惑乱,使老百姓安居乐业。
如此功劳,死后却获得了一个“郕戾王”的恶谥,并成了唯一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
对此,有书君认为,虽然景泰帝贪恋权位,软禁明英宗,废侄儿朱见深太子位,不能够全其贤名,令人叹息。
但当明王朝面临危难之际,他重用于谦等贤臣,高举抗敌旗帜,抗击并打败瓦剌,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野心,巩固了大明朝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祸,功不可没。
因此,不能轻易抹杀他曾经力挽狂澜救国救民的历史功劳。
景泰帝应该值得我们后世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