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核提箱”由紧随总统的海军军官携带,这一风尚源于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并沿用至今。
“核提箱”设计师瓦连京·戈卢布科夫,他为此获得苏联国家奖章。
“核按钮”交接仪式。2012年,普京重返总统宝座之后,从梅德韦杰夫手中接掌“核按钮”
跟随总统的美国海军军官有时会提不止一只核皮箱。
据中国网(任之):30年前的6月6日,前苏联最具威力的武器——“核提箱”正式列装。那只其貌不扬的黑箱内藏着的核按钮,是全苏战略核武器的总开关。“核提箱”代号“卡兹别克”(高加索地区山名),虽然体量不大,却堪称战略核武器的指挥控制中枢。它的问世是一项革命性的军事技术创新,成功将前苏联数千枚核弹整合成一体。时至今天,“核提箱”仍是俄联邦绝密程度最高的战略设施之一。不久前,俄罗斯记者寻访到“核提箱”首批研制专家之一的瓦连京·戈卢布科夫(苏联国家奖章获得者),从而首度揭开了蒙在这件战略武器身上的神秘面纱。
美苏核对抗的产物
记者(以下简称“记”):瓦连京·哈尔拉莫维奇,如今可以说出核提箱的研制方了吧?
戈卢布科夫(以下简称“戈”):可以,自动化科研所(编注:全称“以杜霍夫命名的全俄自动化科学研究所”,建立于1954年)。
记:研发“卡兹别克”系统和核提箱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
戈:想法来自总参谋部。准确的说,是他们下达了战技术任务,目的是整合庞大的核导弹部门,对其实施统一指挥。这里有个重要的背景原因。当时美国人在欧洲部署了“潘兴”导弹,从而将其飞临苏联的时间从14分钟缩短至5分钟。为此,苏联总参谋部不得不加紧导弹兵的演训,并改进反击-迎击方法。还有个原因是要防止核弹的发射事故。当时发射导弹需要密码,而密码通常被锁在指挥员的保险柜内。导弹来袭警报拉响之后,有些导弹团团长打开保险柜时,会在忙乱之中拧断钥匙——密码被彻底锁死,这就酿成了重大事故。
记:核提箱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
戈:我们的导弹袭击预警雷达站对敌方来袭导弹进行跟踪记录,测定其飞行轨道及打击区域。然后将上述数据传送至“核提箱”。导弹部队将在数分钟内收到回击的批复。
记:由谁批准进行回击?
戈:总统。但他作出决定之前,应与同样拥有核提箱的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进行协商。
记:谁首先想到要研制出苏联的核提箱?
戈:据我所知,是时任总参谋长的阿赫罗梅耶夫元帅,军事情报部门由他直接管辖。当时有情报反映美国人已经有这种提箱……总参谋部于是给我们所下达了研发类似系统的任务。这个系统我们搞了7年才研制成功。
命名具有高加索特征
记:为什么整个系统被称为“高加索”,而核提核被称为“契格特”(高加索地区山名)?
戈:当时这一研发方向上的多数项目代号均以高加索名称命名,譬如“卡兹别克”、“高加索”、“契格特”、“巴赫桑”……我们研发核提箱时,甚至会考虑到国家领导人的特性。要知道,系统的研发始于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
记:这很有意思,你们是如何“考虑国家领导人的特性”的?
戈:系统应尽可能做得简单,毕竟勃列日涅夫已经上年纪了。最好是给他只设一两个按钮就全部搞定。打个比方说,红色按钮是发射,黄色按钮是取消。事实上,系统最后做得非常简单,而且完全实现了自主和国产化。
记:难道不可以从国外购置一些部件么?
戈:这样做很危险,也很可耻。万万不可受制于国外,以后核提箱的零部件需要更换,还得千里迢迢跑到国外?所以,我们使用是自己的电子计算机。而且所有装置均有备份,一旦出现故障可以很快切换。
记:“核提箱”这一说法从何而来?
戈:来自“卡兹别克”系统的总设计师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洛吉诺夫。有一天洛吉诺夫带着旅行包去某人家做客,放包时开了句玩笑:“这是只核提箱”。“核提箱”的说法便不胫而走。
记:为什么现在奥巴马会同时携带两只皮箱?
戈:一只是主箱,另一只备用。我们也是这样……
记:通常还会有第三只,而且会有天线从里面伸出来。这又是什么?
戈:这是加密无线通信。如果将核提箱和值班员留在(距离领导人)不远的房间内,就必须保持畅通的通信。
提箱人选拔标准严格
记:核提箱的试验过程是怎样的?
戈:非常繁杂。当时下令要全程测试。
记:什么意思?
戈:制定了测试和演练的特别制度。操作员一个班次要进行上千轮测试!工作节奏简直令人抓狂。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是为了获得最高的可靠性,排除任何故障。
记:核提箱是如何列装的?
戈:由国防部长乌斯季诺夫亲自接装。他对整个系统进行极其仔细的研究和试验之后,对结果表示满意。但因为他本人的视力不好,乌斯季诺夫要求放大仪器上标注的字体。我们很快做了改进。后来要给勃列日涅夫展示一个样品,我们为此和“契格特”的首任指挥官以及提箱军官们操练了三个月之久……
记:您还记得谁是提箱人小组的首任组长吗?
戈:他叫维克多·伊万诺维奇·勃尔德列夫,系统投入使用之后,他也被擢升为将军。
记:核提箱的提箱人总是海军军官,这一时尚从何而来?
戈:由戈尔巴乔夫的夫人赖莎引进的。她从美国人那里看到后,便要求苏联的提箱人也着海军军服。在此之前提箱人着普通军服。
记:首批提箱军官是如何挑选出来的?
戈:由尼古拉耶夫将军(编注:前苏联著名宇航员)亲自选人。他会对候选人的智力、耐力、学识素养、反应能力等各项指标进行审核。候选人能否在一个单调环境内一待就是半天甚至一天,而且从不会主动接近国家领导人?是否贪杯,是否嗜睡?
记:给勃列日涅夫展示过核提箱么?
戈:这里还有个故事。大概是在1982年,我们带着一只核提箱去克里姆林宫向勃列日涅夫汇报。接待室的人告诉我们说:“他现在忙,稍待一会儿”。
这时有人提议:要不在接待室内再试一下系统能否工作正常。打开核提箱之后,它却莫名其妙地失灵了!忙乱之下把它放在窗台上之后,才勉强有了一些反应。所有人都被吓得面色苍白……所幸这时候值班人员宣布说:“对不起,总书记今天无法接见。你们走吧。”
记:问题出在哪里?
戈:原来,为防止窃听,整个克宫采取了严密的屏蔽措施。应该选择电台频率并进行调试。
记:后来给勃列日涅夫看过核提箱吗?
戈:没有。他当时已经病情危重了。切尔年科也没摸过核按钮。安德罗波夫给看过,他表示首肯。后来就投入了战斗值班。
普京经常操练“核提箱”
记:核提箱于1984年6月6日正式投入战斗值班,对不?
戈:对。但随后戈尔巴乔夫上台了。
记:你们给他带去过核提箱?
戈:当然。
记:戈尔巴乔夫什么态度?
戈:有人向他汇报:总统先生,这是您的核提箱。他没有表示出太大的兴趣……
记:但戈尔巴乔夫出访时,身后还是有人提核提箱了?
戈:对。我还带着核提箱坐过总统专机,但没什么特别之处。后来叶利钦上台之后,就明确规定必须让核提箱与总统须臾不分。
记:普京对待核提箱的态度如何?
戈:非常严肃。经常操练,也很认真。绍伊古(俄军防长)和格拉西莫夫(俄军总长)也很上心。他们演练导弹模拟发射,并命中假定目标……
记:模拟发射和实际发射时,核提箱的使用有何不同?
戈:没有不同,完全一样。
记:普京如何知道这是模拟警报,而非现实警报?
戈:核提箱有特别的信号显示。更多的细节我不能说……
记:“核演练”会经常进行吗?三个月一次?
戈:当前恐怕会更频繁。
记:30年来你们生产了多少只核提箱?
戈:非常之多。
记:怎么啦,它们报废速度很快?
戈:不是。这是密码规律所规定的。密钥需要经常更换。五年就需要换一次。
也曾闹出“乌龙事件”
记:上世纪90年代,挪威导弹事件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据说,叶利钦当时都准备摁下核按钮了。您知道这件事么?
戈:确有其事。当时挪威计划发射一枚大地测量火箭。他们事先通告了我们,这一消息似乎也报知值班将军了。但值班人员每天轮换。交班的时候,交班人没有将这一重要情况告知接班人,或许是忘掉了……这下可捅了大篓子!——挪威境内发射了一枚导弹!当天值班将军立即连线所有核提箱拥有者(编注:指俄总统、防长和总长,只有这三人配有核提箱)。他弄不清楚是不是真的导弹!但谢天谢地,决策者们很冷静,及时查明了真相。
记:这种乌龙事件很多吗?
戈:事实上,这是“卡兹别克”投入战备之后仅有的一次著名事故。
记:我知道还有一起,当时我们的雷达站将一群大雁误认为美国导弹的密集攻击了。当时世界也一度处于核战争的边缘……
戈:这起事件之后,我们补充引进了“干扰”标志。类似信息在传输时,会带有“干扰”这一识别标志。但现在军方要求此类信息也应输送至核提箱。普京要求向他提供一切情报,包括确定的和不确定的。
记:他要做何用处?
戈:这有利于更严格地训练部队,让他们始终处于战备状态。
记:普京和绍伊古做到了吗?
戈:对,现在正在这样做。
记:对核提箱研制者们的奖励如何?
戈:我们所4名工作人员获得列宁勋章,12人获苏联国家奖章,我是其中之一。
记:除国家奖章之外,还给了你们什么?
戈:每人420卢布的奖励。
记:你们当时的工资是多少?
戈:300卢布左右。但这些都无关紧要,对于我而言,重要的是我们研发的系统做到了30年无故障运行。
(奇趣网 www.QiQu.net 收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