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遍游海角天涯四大部洲的时候曾经和六位魔王结拜,其中有平天大圣牛魔王、复海大圣蛟魔王、混天大圣鹏魔王、移山大圣狮驼王、通风大声猕猴王、驱神大圣禺狨王六个兄弟,他们都是神通广大、文武双全的妖魔,平时经常讲文论武,很遗憾的是或因作者遗忘,或因并未合适的剧情安排给他们,七大圣中除了孙悟空和牛魔王,其他五个魔王并未在后续的章节中登场,成为了昙花一现的高级龙套,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对他们的身份做出种种猜测,在当代洪荒小说中,他们往往是常客,其中以无性大象的《七大圣全传》和神锋的《狮驼国》影响最大,由此也产生种种谣言,本文对这些谣言一一厘清。
七大圣
一、七大圣是按实力排的这是猴黑为了黑孙悟空实力不过尔尔发明的说法,说孙悟空实力最弱所以排名老幺,其实原著中说得很清楚了,原著里说得很清楚,七大圣是按体型排的:
惟有老孙身小,称为齐天大圣,排行第七。
牛魔王因本相是千余丈的白牛,大过书中的任何妖怪,自然排在第一,或许有人说孙悟空好面子,不承认自己不如牛魔王,孙悟空还真不是这样的人,被二郎神七打一,外加细犬咬腿,太上老君扔金刚镯砸头,在这种“憋屈”的输法下孙悟空仍然承认自己是被二郎神降服。
牛魔王
在三借芭蕉扇一回中,作者明确表示牛魔王的整体势力是略逊于孙悟空的,这段旁白其实也间接说明五百年前后孙悟空的实力变化不大,不然说不过去,如果孙悟空实力削弱严重,难不成五百年前孙悟空远胜牛魔王?还是牛魔王也跟着荒废五百年?
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变,武艺也与大圣一般,只是身子狼剁些,欠钻疾,不活达些。
而且结拜排名和武力毫无关系,刘备武力肯定不及关羽、张飞,宋江武力肯定不如武松。
七大圣结拜
二、六大圣帮助孙悟空对抗天兵天将这是浙版西游记的剧情,在该版西游记中,把蛟魔王和鹏魔王整成女的,一个叫青灵,一个叫翩翩,不过该剧的六大圣实力捉鸡,被四大天王吊打。
在原著中,六大圣不但没有帮助孙悟空对抗天庭,甚至连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都没有一个去看望,孙悟空曾不无伤心得说“更无一个相知的来看我一看”。他们只在孙悟空第一次对抗天庭,击败巨灵神和哪吒后前来贺喜,到了孙悟空第二次对抗天兵天将,他们就没在出现,书中只说孙悟空将盗来的仙酒与七十二洞妖王、四健将分饮。
你看那猴王得胜归山,那七十二洞妖王与那六弟兄,俱来贺喜。
那大圣正与七十二洞妖王,并四健将分饮仙酒。
七大圣饮酒作乐
三、狮驼王是青狮、鹏魔王是大鹏、蛟魔王是九头虫、猕猴王是六耳猕猴如果按照黄风怪那回的赞诗,“文殊走了青毛狮,普贤白象难寻见”,青狮、白象都是因为黄风怪的一阵三昧神风下凡,那么孙悟空在花果山时,青狮还老老实实当坐骑,如何与孙悟空结拜呢?
大鹏更不用说,书中没说什么时候下凡,不过他占据狮驼国为王也是在五百年前,更重要的是他和孙悟空彼此不认识。
鹏魔王
而蛟魔王和九头虫,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九头虫是鸟,书中说得很清楚——“气傲不同凡鸟类”,不能因为人家名字带个虫就把人家当成虫,在真假美猴王一回中,如来说过“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九头虫属于五虫之中的羽虫,即九头鸟,并非九头蛇虫。也不能因为人家在碧波潭当驸马,就认为是蛟之类的妖怪,到目前为止,动画和影视剧中的九头虫形象,只有张版搞对,其他版本要么弄成虫要么弄成蛇,还有非常离奇将九头虫设计成苍蝇的(小浣熊西游记卡)。既然物种都不一样,当然不可能是同个人了。
蛟魔王
至于猕猴王和六耳猕猴,没啥可驳的,两人除了都带着猕猴两个字,看不出什么共同点,六耳猕猴我是比较认可二心说,即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心魔。猕猴王这个角色出场时间比西游记还早,早在元杂剧中,就有一只叫通天大圣的猴子,而猕猴王是称号是通风大圣,应该是前者演变而来。
猕猴王
四、狮驼国、狮驼岭原是狮驼王的地盘有一种说法,狮驼国的国王原是狮驼王,被大鹏杀害。从原著描述来看,狮驼国原本也是人类王国,所谓“原是天朝国,如今翻作虎狼城”,如果之前就是妖怪统治的王国,何谈天朝国呢?至于狮驼岭么,倒是有可能是狮驼王的地盘,不过狮驼王既然能够与孙悟空和牛魔王讲文论武,想来也不是青狮、白象所能胜的对手。
狮驼王
更重要的是在古本西游记中,他是叫狮犭它王而不是叫狮驼王,狮驼岭、狮驼国、狮驼洞在古本西游记里又确实是驼而不是犭它。(犭它)念tuo,这是一个很少用的字,我本来也想查查这个字,很可惜没查到。
五、禺狨王的原型七大圣中其中六个的动物原型大家都清楚,唯独驱神大圣禺狨王的身份扑朔迷离,说法很多。最重要的有野象、貘、山魈、金丝猴等说法,而且持各种观点的人各执一词。
两个谣传
第一、禺狨王是白象
在神锋的小说《狮驼国》,为了对应狮驼岭三魔,把禺狨王和白象混为一谈。这个说法很容易推翻,鹏魔王是老三,狮驼王是老三,禺狨王是老六,而狮驼岭排名则是青狮老大、白象老二、大鹏老三,根本就不是同一帮人,排名都弄错了,禺狨王是白象的说法就更没有什么可信度。
第二、禺狨王是貘
持这种看法的人是因为在网上和现在的字典里查不到“犭禺”字于是就换成了一个类似的“獝”字,獝狨王,于是开始以讹传讹,连原著的文字都乱改,还有什么可以相信的,貘的说法也不成立。
禺狨王真正的原型是猴子,在康熙字典中,对这两个字做的解释如下;
犭禺:大猴子,古作禺。狨:小型低等猴类。
在 《埤雅·释兽》也有一条关于狨的记载:
狨生川峡深山中,人以药矢射之,取其尾,为卧鞍被坐毯。狨甚爱其尾,中矢毒,即自啮断其尾以掷之。
综上所述,禺狨王是狨猴无误。
狮面狨
至于为何七大圣中竟然有三只猴子,是作者想不出其他动物吗?其实不是,七大圣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的话本中,不过那时还只是三大圣,即通天大圣、齐天大圣和弥天大圣(又作耍耍三郎)。到了明初杂剧中又进一步形成兄弟五大圣,即齐天大圣、通天大圣、搅海大圣、翻江大圣和移山大圣。到明朝中叶出现的西游记,由于书中设定孙悟空是天产石猴,没有同胞兄弟可言,所以只能将原型同胞兄弟的五大圣演变为结拜兄弟的七大圣。由于是结拜,便不仅局限于猴子,复又加入了牛、蛟、鹏、狮等动物。但是七大圣的后三位仍旧是三只猴子,应该是暗示了大圣家族渊源的最初三猴。
禺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