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红军的历史上,一共诞生过2位女师长。第一位是曾任红16军第8师师长的胡筠(湖南平江人,1934年牺牲),第二位是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师长张琴秋。
1904年,张琴秋出生于浙江省崇德县一个富裕家庭,她自幼聪明伶俐,学习刻苦,先后考入杭州女子师范学校、上海爱国女校读书。在外求学期间,张琴秋开阔了视野,见到了旧中国的落后,也接触到了革命思想,特别是马列主义,对她影响特别深远,使她明白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1924年,张琴秋在上海加入共产党,正式走上革命道路。入党后不久她就被组织安排前往苏联留学,同行之人都是各地党组织选拔出来的精英,有张闻天、王稼祥、乌兰夫等后来我党的主要领导人,而张琴秋则是为数不多的女性之一,可见她当时已经成了组织上重点培养对象。
1930年,张琴秋与丈夫一起回国,被安排到鄂豫皖苏区工作,担任彭(湃)杨(殷)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
回国之后,张琴秋很快在革命工作中展现出了文武全才的一面。
在文化上,她接受过高等教育并曾留学苏联,能够教宣传队的女战士唱歌、跳舞,其中有很多是苏联舞蹈和乌克兰舞蹈,很受红军官兵喜爱。她还利用业余时间,组建红四方面军剧团,并教授团员们文化课,亲自编写剧本。
在军事上,作为红军中极为罕见的女将领,张琴秋同样巾帼不让须眉。在苏联留学期间,作为一名红军战士,她一直以男学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从队列打靶,到连、营、团的野战指挥,她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回到鄂豫皖苏区后,张琴秋总是一身戎装出现,腰束皮带,斜挂短枪,显得英姿飒爽。在部队训练和作战中,从来都是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极大的鼓舞红军士气。
如此优异的表现,张琴秋很快就从一名基层军官成长为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
1932年,面对反动派的围剿,红四方面军向川陕转移,在12月8日召开的师级以上将领会议中,张琴秋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是红军中第一位方面军级的女首长,也是红军历史上级别最高的女将领。
后来,红四方面军在川陕根据地站稳脚跟后,因为曾经反对过张国焘被免去了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一职,调到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担任政治部主任。
1933年,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成立后,担任团长兼政委,1935年2月,妇女独立团扩编为妇女独立师,张琴秋担任师长,成为继胡筠之后,红军史上的第二位女师长。
长征结束后,张琴秋任西路军组织部长,跟随西路军西渡黄河,兵败后不幸被俘,一直到抗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才再次回到延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张琴秋渐渐离开了一线战场,一直在后方负责妇女、教育方面的工作,担任妇女委员会委员。新中国成立后,她出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是新中国第一位女部长。
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张琴秋因为离开了军队,错失授衔。那么如果张琴秋参加授衔,以她红军时期的资历,应该被授予什么军衔呢?
张琴秋从苏联回国后,一直在红四方面军中任职,早在1932年10月,她就已经担任红73师政治部主任,成为了一名师级将领。
在1955年大授衔时,红73师师长王树声是大将,政委张广才是少将,下辖的218团的团长徐深吉是中将,由此来衡量师政治部主任最低也要授少将。
1932年12月,张琴秋升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后来红四方面军中很多大名鼎鼎的开国将帅,当时都是她的下属。
例如著名的开国上将许世友,只是红四方面军第4军下面的一个团长。另一位著名的“六星上将”洪学智,当时还只是红四方面军中机枪连的一名连政委。
红军长征结束后,中央成立西北局,领导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张琴秋与朱德、刘伯承、任弼时、贺龙、关向应、徐向前等人共同当选西北局委员,也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在1955年,委员中参加大授衔的人基本都是开国元帅。
在1955年大授衔中,女军官可谓是凤毛麟角,只有一名女少将李贞,一名女大校毛诚。李贞红军时期最高职务是红二方面军政治部下属组织部副部长,与张琴秋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相差四级。
从以上的资历和职务来看,张琴秋如果参加授衔,完全可以被授予中将甚至更高的上将军衔。
当年大授衔结束后,很多将领为张琴秋打抱不平,觉得以她的资历完全可以成为女军官中的代表,成为开国将军。
而张琴秋对于功名利禄却看得很淡,她经常对身边的人说:“那些牺牲在革命路上的战友应该授什么衔,与他们相比我很知足。”
建国后,张琴秋一直担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为新中国的纺织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就是这样一位为革命,为新中国奉献终身的女将军、女部长,在十年动乱中,却蒙受了不白之冤。为了证明自己对革命,对人民的忠诚,张琴秋选择了以死明志,于1968年跳楼身亡,结束了自己光辉的一生。
1979年,张琴秋得以平反昭雪,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亲自主持了追悼大会,给予了她很高的评价,肯定了她一生为革命作出的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