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网 www.QiQu.net】探秘天下未解之谜 分享全球奇闻趣事

手机版 - 繁体中文 - 今天是

1960年 大饥荒「1960年大饥荒发生了许多令人费解之事也让几代农民记忆深刻」

发布时间:2023-12-19 01:43来源:奇趣网编辑:QiQu阅读: 当前位置:奇趣网 > 奇闻趣事 > 手机阅读

1960年大饥荒中的一个小故事,流传至今:我们大队来了一位脱产干部(当时每个大队都有县、公社派来的包队干部),一天下午他来到我家,爷爷以为家里来了客人,就纷付奶奶,晚饭煮了点稀米汤,用黑面拌了点洋芋卜拉,招待他。

他吃完饭后,晚上就去找大队支书刘建庚,批评道“还说你们大队社员沒粮吃,今天我到附近有一棵大杨树的那家,就吃得很好嘛!”第二天天还未亮,刘支书就来找爷爷询问,给×ד吃了什么好东西”!爷爷回答:“稀米汤加黑面洋芋卜拉,哪有什么好吃的”。

此事传出后,这位干部走到哪个农民家里,都只给喝点稀汤。数天后他因饥饿导致浮肿严重而回老家。爷爷奶奶宁愿让全家人饿着肚子给他多吃了一点,这种待客之道却受到了出卖与批评!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1959年由于是全大队统一分红(就是分配),第一次实行“人七劳三加照顾”的分配政策,又遭遇自然灾害,加之多征了公购任务,社员口粮不足,还吃了几个月大灶饭,浪费不少。

1960年春季,每人每天供应量由1斤减为8两,当时使用每斤16两的称,8两相当于现在的5两,无法维持,大灶解散。社员家里大多数没有存粮,后来又减为6两,相当于现在的3.75两,只能以米糠、野菜、榆树皮充饥,山中野菜挖光,多数榆树被剥皮,榆钱子成熟后,大多树枝被折断,人人面黄肌瘦,个个浮肿(营养不良性水肿)。

我母亲常常念叨说,我那时4岁,由于吃不饱饭,顿顿吃饭哭闹,她和我父亲只能从碗里匀一点。有一次外公家s了一口母猪,给我家送来了大约3斤多猪肉,奶奶做熟后,给全家10口人每人分一点,我由于1、2年多没有吃到肉,嘴馋极了,不但吃光了父母亲的那份,还跑去吃爷爷奶奶的那份,吃得多了,上吐下泻,损伤了胃肠,以后几年都不吃猪肉。这些我都不记得。

我仅仅模糊记得有一次,爷爷和父亲、三叔在杏树梁梁耕地,奶奶烙了几个莱饼,给我和四叔每人吃了1个后,让我俩送到地里去,3人每人吃一个,我看见爷爷和父亲吃菜饼,香得直流口水,眼睛直鼓鼓地一直在看他们吃,爷爷和父亲知道我没吃饱,一人给我掐了一小片吃了。

我们家的一个大窑洞,是生产队仓库,存放着1万多斤粮食,政策制度非常严格,大队干部沒有权力动用。父亲曾经说,邻队有2个干部私自动用仓库粮食而被判刑。

后来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问题的指示信》和西北局对甘肃问题的十五条指示精神,安排了大量救灾返销粮,加上动用了生产大队的储备粮,逐渐增加了口粮供应,先增加到8两,再增加到12两,最后达到1斤(防止一次性增加后,社员吃得过多而发生撑s现象)。

夏粮小麦、碗豆、洋麦成熟后,国家又减少了公购粮任务,吃粮逐渐好转,加之雨水充沛,洋芋在农历七月就可挖吃,至秋粮糜子成熟后,社员才熬过了大饥荒。

环县由于干部多数是老革命,虚报浮夸不严重,较甘肃省其它地方灾荒轻得多,我们大队没有饿死人。灾荒过后的1961年,个别社员向上级反映了刘支书瞒报产量之事,被撤销了大队支书职务,但他对农民的好处,刘口子大队的社员不会忘记!

1960年的大饥荒,让几代人记忆深刻,也成为教育后代的一种教材。爷爷后来的口头禅是“你们不好好干活,浪费粮食,再遇个60年,就得饿s!”农闲吃稀,农忙吃稠,午饭以细粮为主,晚饭以洋芋炒面为主,也成奶奶的持家之道。

包产到户后,农民对于吃不饱记忆犹新,尤其是对1960年的大饥荒更是记忆深刻,劳动干劲十足,打下了很多粮食,今天农村60岁以上的农民,仍然坚持种地,很多家庭都贮藏着大量粮食,最多存粮有3万多斤者(任志彦家族往事之十,未完待续)

1960年 大饥荒「1960年大饥荒发生了许多令人费解之事也让几代农民记忆深刻」

1960年 大饥荒「1960年大饥荒发生了许多令人费解之事也让几代农民记忆深刻」

中国历史上的大饥荒各发生在什么时代

中国历史上的大饥荒各发生在什么时代
发生在1959年至1961年期间。
根据《中国水旱灾害》归纳,在1949-1990年的长时期内,“全国受旱面积超过2000万hm的有23年,成灾面积超过1000万hm的重旱年有12年,成灾面积超过1500万hm的大旱年有5年,按成灾面积大小。
依次为:1961年、1978年、1960年、1988年和1989年……受旱率超过15%和成灾率超过5%的有15年,包括1972年、1976年及1959-1961年、1978年-1982年和1985年-1989年等3个连续年段。
受旱率超过20%和成灾率超过10%的有6年。
分别是1960年、1961年、1978年、1986年、1988年、1989年”。
可见,1959-1961年属于该序列的重旱和特大旱年,成灾面积名列前茅,而在建国初期17年(1950-1966年)的统计里,该时段的受旱面积、成灾面积、粮食减产量、受旱人口的统计数值,则更居于首位。
扩展资料
1959-1961年的大饥荒可谓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痛点,三年久旱,赤地千里,稀见炊烟,遍地饥号。
当时,中国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1952),取消了土地的私有化,实行农民集体生产,且生产出的粮食由公社存储,并于每年的11月按规定的比例上缴中央政府。
剩下的粮食用来做大锅饭养活农民,农民也不再享有生产报酬。
由于整个粮食生产、分配和消费环节全部受中央政府控制,且农民迁移受到限制,只能依赖自己所在的生产地区剩下的粮食获得生存。
然而1959-1960年间很多地区的粮食生产总量大幅下滑,再加上中央的粮食采购比例并没有及时做出调整,使得采购后,各个地区上剩下的粮食难以维持人民的基本生存,引发了严重的饥荒,约有1650至4500万农村人口死于这场浩劫。
面对这场袭来已久的灾难,中央政府并未及时应对,直到1960年的夏天,中央政府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采取应对措施,将大量城市劳动力移至农村(上山下乡)来填补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缺失,挽救农村的生产;输送大量的粮食到农村;政府采购的水平大幅下调等,最终遏制了饥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年困难时期

1960年 大饥荒「1960年大饥荒发生了许多令人费解之事也让几代农民记忆深刻」

大饥荒是哪年?

发生在1959年至1961年期间。

根据《中国水旱灾害》归纳,在1949-1990年的长时期内,“全国受旱面积超过2000万hm的有23年,成灾面积超过1000万hm的重旱年有12年,成灾面积超过1500万hm的大旱年有5年,按成灾面积大小。

依次为:1961年、1978年、1960年、1988年和1989年……受旱率超过15%和成灾率超过5%的有15年,包括1972年、1976年及1959-1961年、1978年-1982年和1985年-1989年等3个连续年段。

受旱率超过20%和成灾率超过10%的有6年。

分别是1960年、1961年、1978年、1986年、1988年、1989年”。

可见,1959-1961年属于该序列的重旱和特大旱年,成灾面积名列前茅,而在建国初期17年(1950-1966年)的统计里,该时段的受旱面积、成灾面积、粮食减产量、受旱人口的统计数值,则更居于首位。

1959-1961年的大饥荒可谓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痛点,三年久旱,赤地千里,稀见炊烟,遍地饥号。

当时,中国已经完成了土地改革(1952),取消了土地的私有化,实行农民集体生产,且生产出的粮食由公社存储,并于每年的11月按规定的比例上缴中央政府。

剩下的粮食用来做大锅饭养活农民,农民也不再享有生产报酬 。

由于整个粮食生产、分配和消费环节全部受中央政府控制,且农民迁移受到限制,只能依赖自己所在的生产地区剩下的粮食获得生存。

小编推荐:如果您对本文《1960年 大饥荒「1960年大饥荒发生了许多令人费解之事也让几代农民记忆深刻」》感兴趣,还可以看看《莎士比亚是什么样的人?疑似双性恋,无属于自己的作品 》这篇文章。奇趣网所提供的信息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之用。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本文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好后悔纹身,最有争议的纹身

下一篇:中国姓氏大排名!快看看你的姓氏排第几?,中国所有的姓氏能排第几名

奇闻趣事排行

奇闻趣事精选

奇闻趣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