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是中华民族独有节日。华夏传统文化渊远流长,中元节,也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并非"鬼节"两字概括那么简单。中元节,它体现中华民族包容大度,海纳百川的胸襟。又体现放眼世界,敢于担当的思想境界,同时还赋予它如诗如画的文化内涵。夸张吗,请君让我慢慢道来。
一,上、中、下三元一词,本与七月半无关,它起源于《奇门遁甲》一书,而这本书在历史上是用于祈求福禄,避凶化吉的典籍。后来由于文人墨客的清高所趋,对七月半之"鬼节“称呼太俗气,又吓人,故套上了"中元"节称号,既趋吉避凶,又文雅,这雅号始传于宋元时期,盛传于明清时期。
二,七月半,原本是农闲时的一小贺节日。这时,春夏农忙已基本结束,就等秋收了,闲来无事的人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拿出家中上好食材,大家喝上几盅,过的人多了,久而久之便成了节日。
人们酒足饭饱后,总觉得缺少什么,又好像亏欠什么,人们不由想起了祖宗,毕竟没有祖宗,就没有今天的生活基础,于是七月半祭祖感恩便逐年流传开了。祭祖感恩,代代传承,承前启后,这是中华民族既对逝者负责,又对晚辈负责的民族文明特点之一,所以,五千年文明经久不衰,且将繁荣昌盛下去。
三,中华民族又是包容雅量的民族,七月半光祭自己的祖宗,显得狭隘自私,于是连孤魂野鬼一起供祀,祈祷阳间阴间尽显太平,祈求年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祈愿世间无厉鬼恶邪。事实上,七月半(中元节)就是祈盼丰收节日,演变成祭祀逝者之节,与其说是"鬼节“,不如说是海纳百川的同福节更确切些。
还有, 南方好多地方在七月中元节中,不准下河游玩,说是那两天七仙女下凡净身,凡人不准打扰。又有七月半,鬼乱窜之说,不准人们到处乱走。其实是让人们静下心来缅怀先祖,敬重离世之人,避开凶险,平安便是福,这大智若愚又是民族特色之一。
还有两天就到中元节了。
那么,中元节到底是什么性质的节日?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鬼节呢?
中元节的起源
中元节是在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
按照道教的说法:道教有“三官”之说,分别是上元天官、中元地官和水官。其中的中元地官主管赦免罪行,在七月十五日履行职责。
道教人士每年在这天会念经做法,超度孤魂野鬼。
按照佛教的说法:
七月十五日是盂兰盆节,来自于佛教中目连救母的故事。说是目犍连以神通感知生母在饿鬼道受苦,他便想方设法帮助母亲摆脱饿鬼之苦。
不管是道教的说法,还是佛教的说法,七月十五日这天都跟鬼有扯不清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
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被混为一谈,都成为了我国民间文化中著名的鬼节元素。因此,我们把中元节说成是鬼节,倒也并没有什么大毛病。
在中元节这天,民间普遍的习俗是燃河灯、济孤魂,以此对亡故的亲人表示悼念。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地区还会按照佛教经典,演绎《目连救母》的剧目,算是某种娱乐文化吧。
今年的中元节马上就到了,你对中元节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