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在东吴到六朝时期,有三个重要的名字:建业、建邺、建康。这三个名称,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是背后故事确是令人惋惜和遗憾。
建业的繁荣建业是东吴孙权改的名字,寓意是在此地“建立帝王伟业”。事实上,孙权做到了,在国都建业建立了东吴帝国,与蜀汉、曹魏三分天下,成为一方霸主。
在东吴之前,建业是一片地广人稀,人烟稀少的地方。自孙权建都以来,建业成为了繁荣的国都,集经济中心、商业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于一体的国际大都市。此外,建业还修建了大大小小的水道,有漕运、江运,四通八达的航道连接着长江和大海。
航道对于建业来说,是一大优势。东吴水军依托这些航道构筑了一道道防线,抵御敌军的入侵。另外,航道也给东吴的海外贸易提供了巨大帮助,一船船海外贡品和商品通过航道运抵建业,同时也把东吴的特产运向海外。
建业可以说是三国时期名副其实的商业大都会。
建邺的没落建邺这个名称是晋武帝司马炎所改,为的是打压东吴国都建业的风水和繁荣。以曹魏时期的发家地邺城的“邺”字来取代东吴的“业”,达到破坏建业的风水。
在改名后,晋武帝司马炎仍然不满意,于是又把建邺的行政等级一降再降。最后,划归丹杨郡统辖,丹杨郡又属于扬州的十八个郡之一。可见昔日的国都,一下沦落到一个县的地位。
昔日的繁荣在西晋时期是无处可寻,建邺在也不是昔日的大都市,而是西晋的一个小县城。实在是可惜!
建康的复兴建康是为了避讳晋愍帝司马邺的“邺”改的名字。到了西晋灭亡后,琅琊王司马睿携一帮晋臣衣冠南渡,来到建康重新建立帝业,史称“东晋”。
建康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衰落期后,终于又迎来建都的时刻。
南朝是文人荟萃的时期,一大帮文人雅士都汇集在国都建康,诸如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书圣王羲之、画家顾恺之、医学家葛洪等人,都在此大放光芒。
除了名人荟萃,建康还有一处盛景,那就是众多的佛寺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诗云:
南朝四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佛寺的众多,也吸引来无数的僧尼,光是在建康就有“僧尼十余万”,更别说建康的人口有多少。
所以,建康的人口、经济、文化又再一次回到了东吴时期的鼎盛,再次从衰落走向一个新的辉煌。
金陵、秣陵、升州、江宁;古朝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