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玻璃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奇妙微小的生物细胞;用镜子映出靓丽的形态;用望远镜探知前方进行远航......玻璃的运用无处不在,离开玻璃,人类将无法想象生活会变成什么模样。而精美有用的玻璃最早又源自哪里呢?
玻璃,在古老的中国曾有琉璃”、“药玉”等多种称谓,至明清时期,亦称“料”,它的制造工艺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但世界上最早的玻璃并不是中国制造,说法有两种。
第一种:偶然发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有趣的东西往往源于偶然。最早玻璃的诞生是偶然的。一艘腓尼基商船遇到飓风,被迫停在小港湾。由于生活需要船员在沙滩边生火做饭,发现有亮光闪闪的东西,这就是最原始的玻璃。
由于它本身光亮透明,具有极高的欣赏与装饰价值。船员们就把它拿去卖钱,也不断寻找制作的方法,期望批量生产获得更大的利益回报。最后发现离开沙滩便无法产出此类亮晶晶的东西(主要是二氧化硅)。
第二种:苏美尔文明
这是最普遍的认为,第一块玻璃是距今五千年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苏美尔文明所制造的(今伊拉克与叙利亚北部),当时的技术可能是热融成形或模型铸造。而苏美尔人也被传说成亚特兰蒂斯的后代。
世界第一个玻璃工厂
而世界上第一个玻璃工厂则建立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埃及。当时先以陶土做内核,再于内核外浇上热玻璃溶液而制成容器,这种技术现在称为“沙芯法”。古代埃及人的发明创造,后经阿拉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最早的玻璃为今天玻璃制造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开启了一种新兴材料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相信随着玻璃制造工艺的发展,未来玻璃将更加神奇。
青藏高原,中华文明发祥地,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4000米,坐拥约250万平方公里广袤区域,湖泊众多,植物繁盛、地貌多样,地下矿产丰富,有“世界屋脊”美誉之称。
青藏高原包含六类亚(高原)区气候,日照久、气温低,温差大、干湿分明、季节明显、冬季漫长多风、夏季多雨多雹。高原的气侯变化会带动中国东西南三部气候跟随变化,甚至于会影响到北半球乃至全球气候变化。作为中国众多河流发源地,湖泊达1500多个,咸水湖泊数量众多,外流河水量大、流程长,其主要类型黄河水系、长江水系和西南水系。流经两岸被侵蚀、堆积后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冲击平原或台地。主要山脉包括: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
青藏高原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丰厚,宜牧宜林土地资源分布不均。高原内森林类型繁多、树种丰富,森林覆盖率低,面积较小且分布欠均匀;居民主要为藏族,藏民的重要经济作物为青裸。矿产资源极丰,已探明藏东地区的玉龙铜矿的铜储量高达600多万吨。其地热资源特点为热田多、分布广、热储量高。目前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主要是冰川消融、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
1954年青藏、川藏两条公路通车;2006年青藏铁路也建成通车。虽说总体经济水平仍较低,但伴随青藏高原三大产业全面发展,已逐渐形成高原牧业、种植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及清洁能源地热、风能、矿产、绿色食品加工等特色工业。此外,旅游业、文化产业作为特色三产,也在日益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