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8月9日,发生在河南许昌的事情就挺新鲜。
有人在街头拍到了这样的一幕:几位城管竟然主动地帮商户在露天摆摊。
曾经的城管与商户,就是猫和老鼠的关系,一个逃,一个追。
这两种身份只要被同时提及,几乎就能断定是一条负面新闻,不是城管飞扬跋扈,就是商贩怒发冲冠。
可现在这样的观念,似乎正在慢慢变成过去式,原来城管与商户是能够和谐相处得像一家人的。
这也让我不由地思考,城管的“管”到底是什么意思?
城管真是“临时工”
城管是一个很神秘的组织,别看在出事一个个威风八面,真出了事情,又都成了“临时工”。
客观讲,这也并不是城管部门推卸责任的说辞,临时工这事确实是真的。
通常说的“城管”是“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的简称,在这个单位上班的工作人员都可以被称为城管。
一个单位不可能只有一个工种,城管这个部门简单可以分为三类人员:
最上有队长和科长,很多军人退伍后就会转业来这个岗位。一般不会出现在一线,而是负责管理行政工作。
次一级是正规的城管队员,小商小贩他们不管,只有出现违章建筑等比较严重的情况他们会到现场处理。
最下面的是协管员,也就是我们通常能见到的“城管”,因为不是公务员也没有事业编,说他们是临时工确实没毛病,这些人占到了城管队伍的90%。
组织架构是说明白了,是不是临时工就能理解和原谅了?
不能,当然不能,绝对不能!
原因是原因,结果是结果。
我们老百姓只看结果,只看城管有没有把工作做好,有没有让老百姓切实的感受到城管工作的价值。
临时工多,那是城管单位的事情,可以要求上级多给预算,让一些临时工有编制,可以增加培训等等。
用什么办法把这支队伍建设好,把城市管理好,是城管这个单位要考虑的事情。
城管的官不大,却能代表一座城市的形象。
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时,曾提出一个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老百姓对于生活是不是更美好的标准很简单,就看我们在这座城市里,活得有没有尊严。
一些商户,起早贪黑的讨生活,却被城管吆五喝六,赶过来赶过去,他有尊严么?他会觉得城市更美好么?
这根本不现实。
归根结底,“临时工”不是原先城管工作不到位的原因,而是结果。
真正的原因,是以前城市对于城管这个单位的工作就不够重视,觉得弄几个临时工,穿上制服在大街上走一走,溜达几圈,就能算是在做城市管理了。
以及很多的官员,他还是有一种“父母官”的心态,这也给城管嚣张跋扈的底气。
从“牧”到“父母官”
有一句话言简意赅地说明了中国古代老百姓的三种心态。
这句话是这样说的,老百姓在受了冤屈的时候会盼三种人,一是盼明君,盼明君不可得就盼父母官,父母官也没有,就只能盼一个侠客了。
父母官的这种思想源于儒家文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我们评价一种思想,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去看,“父母官”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很进步的,当权者应该要像父母爱护子女一样对待百姓,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既包含了权力也包含了责任。
更早的时候,封建的官员对于百姓的态度是“牧”。
小说《三国演义》中,刘皇叔刘备在与人初次见面时做自我介绍都会把自己一长串的头衔像报菜名一样报一遍,其中就有“豫州牧”。
牧是一个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可以理解为今天的市长。
用“牧”字组词,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放牧”、“牧羊”。
之所以把一个州的长官叫做“牧”,也是这个用意,领导派你来这个州,是让你来“牧人”的。
从夏朝时,中国就开始“牧人”,一牧就牧到了西晋时期。
从“牧”到“父母”,可以明显看出其中思想的转变。
原本是散养,后来开始管理教化了。
这种思想放在封建王朝时期,是很先进的,说是一种比较初级的以人为本也不为过。
如果不是以人为本,我又怎么会把你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呢?
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思想的问题也开始凸显,原因也是出在中式的亲子关系。
疼是疼,爱是爱,但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完全矛盾的字组成一个词,疼爱。
“打是亲,骂是爱”,对于中国父母来说,疼和爱是一回事。
我爱护你固然是爱护你,我打骂你也是爱护你。
这就很不讲道理了,打就是打,怎么就成了爱呢?有话不能好好说,就一定要动手么?
因为传统的中国父母认为孩子视为一种不完全的人,他们不懂事,也缺少理性,没办法单纯用语言沟通,所以打骂这样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思维决定行为
理解了这一层含义,在回头来看,就能明白为什么以前的城管对于商贩能够霸道得那么不讲理了。
因为他是“父母官”,他“师出有名”,他对待商户那么的霸道,是为了让他长记性,让他以后再也不敢在这里摆摊了。
不只是在冲在第一线的城管临时工这么想,而是城管整个系统都是这么想的。
不人性化执法从来不是问题,别被看见,别被报道了就好。
即便被报道了,他们也不会改正的,反而是觉得大众不明白他们管理城市的“良苦用心”。
因为在他们的眼中,老百姓就是孩子,哪怕站在他们面前的这个商户年纪与他们的爷爷奶奶相仿,也是不懂事的孩子。
孩子不懂事,就是欠教育。
孩子也不可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就只能采取强制的措施。
正是因为思想长期存在,城管这个群体才会“屡犯屡教,屡教屡犯”,不从根上改变变化,再怎么曝光,开出临时工也于事无补。
有人可能觉得我有些夸大其词了,一个城管不人性化执法的事情,怎么会扯倒父母官上?帽子扣得未免太大了。
与“父母官”相对的,还有一个词叫“子弟兵”。
不是什么士兵都能被叫做子弟兵的,只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才是子弟兵。
有句老话说:“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大意是说一座城来了官兵,会比来了匪徒对民众造成的损失还要大。
因为士兵会抢得更有组织,所以破坏力更大。
现代的士兵不至于明着抢民众的东西,可与普通市民的冲突依旧不少。
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无论在什么国家,部队都是救灾的主力军。
美国大兵被派遣到灾区时都是全副武装扛着枪的,灾区有什么威胁值得这样戒备呢?
灾民,因为如果救灾现场秩序出现混乱甚至是暴力冲突,枪就能派上用场了,枪是用来指着民众的,军民关系可见一斑。
这种事情在中国无法想象,、灾害发生时,没有比听到有部队前往前线救灾更令人振奋和安心的消息了。
因为我们的战士,是子弟兵,跟群众是鱼水情,是可以把一家人的生命都交到他们手上的。
这不是素质的区别,不是科技的高低,这是思维和观念的差异。
你如何对待人民,人民就会怎么对待你。
所以想要改变城管处理问题的方式,民众对于城管的看法,城管就得先改变思维。
城管的“管”,可以是管教的“管”,也可以是管家的“管”。
城市想要让生活更美好,需要的不是一个负责管教的教官,而是负责服务的管家。
城管商户鱼水情
许昌城管的经历说明,不只是“军民鱼水情”,城管和商户也是能“鱼水情”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180°的转变呢?
城管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解释了原因:说十遍,不如帮商户做一遍。
城管的工作从单纯的管理转向了服务,原来城管是可以不动手打人抢东西,而是可以动手帮忙的。
这种转变并不是最近才发生的,早在2011年时,许昌就在市区里设置了50多个临时水果摊位,供商户们摆摊使用。
如果瓜农们有困难需要过夜,城管服务岗亭可以提供帐篷、水等物资。
之后许昌的城管帮助瓜农卖瓜,帮助商户摆摊收摊的新闻也屡屡冲上热搜,不断刷新着大众对于城管这一群体的印象。
堵不如疏,没有人是出于兴趣爱好摆摊的,如果不是家里经济上实在有困难,谁会愿意出来风吹日晒呢?
对于城管来说,这只是工作,对于商贩来说,可能是孩子的学费,是一家人的这个月的生活开销。
他们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驱逐。
只有城管体谅了商户们生活上的难处,商户才会反过来体会城管们工作上的难处。
城管和商户是平等的,是可以有劲往一处使的。
城管也好,商户也好,不都是为了让城市的生活更便利,更有人情味么?
摆摊未必就会影响市容
不只是城管的工作要改,我们对于摆摊的观念也得改,为什么摆一个小摊就会影响市容呢?
这一方面,德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在德国,买二手货是一种文化。
别看欧洲是发达地区,爱买二手货的国家可不少,其中以德国最热衷。
为了买卖二手货,德国人可以说是“全民皆摊”,男女老少都可以出摊卖出自己闲置的物品。
因此在德国逛这种二手市场,淘旧货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
德国二手市场的货物种类非常齐全,小到服装、电器,大到汽车配件都能买到。
说是二手货,其实很多东西只用了两三次,但你就可以用极低的价格买下来。
因为德国摆摊的人太多了,所以不管是广场、公园还是大学的校园,只要是有空地就能摆摊。
随时摆摊也随时收摊,只要长期摆摊才需要向有关部门报备,获得许可。
可以说,摆摊和逛摊位已经成了德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中国也是一个讲究勤俭节约的国家,以前都说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要求年轻人穿带补丁的衣服不现实,但年轻人都有处理闲置物品的需求。
尤其是女孩子,衣柜里都挂满了全新的旧衣服。
这些年大家也不愿意把衣服捐给小区里的绿皮大铁箱了,因为都知道这些所谓被回收的旧衣服实际上都被作为商品卖给非洲兄弟了。
捐给你是卖,我自己卖不也是卖么?
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摆摊,让一些闲置的物品流动起来。
要发展这样的二手市场经济,城管在其中的作用肯定是少不了的。
以前,城管是城市里人情冷漠的代名词,今后城管也可以是城市温度的代名词。
工作依旧是这一份工作,全看城管这个部门如何对待它,如何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