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是一种大型食草类动物,而白犀牛是世界上最大犀牛,体长可达4米,体重可达3600千克,体型仅次于非洲象、非洲森林象、亚洲象。白犀牛主要栖息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要求生活区域靠近水源与食物地区,地形平坦且有灌木丛给予掩护和休息。
一、白犀牛的形态特征
白犀牛体格高大威武,躯体粗壮,皮肤光滑,耳朵与尾巴末端长有毛发。白犀牛的角非常特别,是所有犀牛中最长的,有一前一后两只角,通常前角较长,后角较短。白犀牛的角是由角质纤维堆积而成,是常在皮肤上,而不是骨头上,但是在这并不影响它的坚韧与锋利,是白犀牛保护自己或发起进攻的重要武器。但因为白犀牛的角非常巨大,因此有不少盗猎者为了犀牛角而捕杀它们。目前白犀牛已经成为十大世界濒危动物之一,是不能随意猎杀的。
二、白犀牛的生活习性
白犀牛虽然体型十分庞大,但是性格非常温和,很少具有攻击性,但是在争夺领地的时候,雄性白犀牛之间会用角相互攻击。白犀牛喜欢群居,一般白犀牛群都是由母犀牛和小犀牛组成,多数雄性犀牛习惯于独居。白犀牛的视力很差,因此日常寻找食物躲避天敌都是依靠敏锐的听觉和嗅觉,它们的奔跑速度非常快,每小时可以达到40公里。
三、白犀牛的种群情况
白犀牛有北部与南部两个亚种,两个亚种的外形并不相似。目前世界上北部白犀牛由于盗猎人的过度捕杀,已经功能性灭绝,全世界只剩下5头,仅有1头为雄性。为了保护这一即将灭绝的的珍稀动物,当地政府甚至组建了专门负责保护这头白犀牛的队伍,由5名装备齐全的武警24小时贴身保护。而南部白犀则因为受到较好保护,数量相对较多,至今已超过了20000头。
世界上最大的玉石重量有10000斤,是一个完整的玉雕,名字叫做“大禹治水”。在一个纪录片叫《上新了故宫》中精彩登场,这块玉石的出现,吸引了很多的玉石爱好者,并且在网络热搜荣登榜首。这样一个历史文物的确非常少见,经过了战乱的年代,还能够保存完整,让人惊叹。
一、大禹治水的特点
大禹治水现在放置于故宫博物馆,并且是这里的镇馆之宝。主要的灵感是来自于大禹治水的这个故事,所以才为这件精心之作命名为《大禹治水》,这件藏品是在乾隆时期打造,当时的乾隆皇帝拆迁,下面的人用了六年的时间最终雕刻而成。
在那个时期的人都非常的迷信,并且想法也很庸俗。所以才用这个玉石雕刻成大禹治水,表现当时的完美情景。其实乾隆比较有远见,正是由于雕刻了此件藏品,给后人留下很多古代的文化,并且成为现在仅存的最大的一块玉雕。
让人非常感动的在搬运直接预调的时候,大家都非常的小心,甚至比生命还要重要,所以座落在故宫里才会如此的完好无损。这也让众人见识到了中国的艺术,玉石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能够让大家了解到历史的同时,也能够让大家了解到东方的美学。
二、大禹治水的尺寸
大禹治水预调的高度可达到2.24米,宽度能够达到一米,底座的高度已经达到了0.6米。实属“庞然大物”,体重足足有5350公斤,是玉器藏品的顶峰,被称作为中国玉中之王。在世界上可以称作是最大的一个玉雕。
在玉雕的上面会有飞和瀑布,还有高山古木。同时还刻画了大禹治水时的情景,有很多的劳动者在辛勤的劳动着,主要是为了开山治水,场面非常的热闹。在玉雕的背面还雕刻着乾隆的御制诗,下半部有“八徵耄念之宝”几个字,非常的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