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概括起来说一下答案,古代的参知政事和平章政事基本上是宰相的别称,之所以说是“基本上”,是因为这两个称呼在不同的朝代他所代表的官职含义略微有些差异,有时代表的不是真宰相职位,有时代表高于宰相的职位,甚至还有的时候代表非宰相职位。那么下面我们就具体介绍一下。
唐朝
众多周知,唐朝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立国初期,只有三省的长官是宰相,但是到了唐太宗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非三省长官行使宰相职能的情况,比如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徵以秘书监参与朝政,这种情况就被称之为“参知政事”,但此时的“参知政事”并不是正式职位名称。直到是贞观十三年,刘洎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这时候参知政事才正式作为宰相一个代名词。
贞观八年,左仆射李靖由于年老疾病的原因,允许他每三两日到中书门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就此出现。永淳元年,唐高宗鉴于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秘书员外少监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表现出色但资历尚浅,所以让他们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此,终唐以来四品已下知政事者,开始以平章事为名。在此也可以看出,平章政事虽为宰相之列,但属于下等宰相。
文献依据:《新唐书 卷四十六·志第三十六·百官一》《新唐书 本纪·卷三·高宗》
大宋
到了宋朝期间,宋承唐制,但是以同平章事为正职宰相。宋初,为了分相权,打算设置一个副宰相以监控,但是名字还不能太明显,最后就叫做参知政事,但是这个职位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没有宰相的权利,所以这时还不能称之为宰相的别称。后来经过演变,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参与实际决策,成为名副其实的宰相。
宋元祐期间,以文彦博、吕公著等人在朝德高望重,所以处老臣硕德,特命以宠之也。故或称"平章军国重事",或称"同平章军国事"。虽说这个职位在宰相的排名之上,但是却不是宰相。
另外,宋朝期间还有使相一个称呼, 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这些同平章事者,都可称之为使相。但是使相不预政事,不书敕,只是在敕书写上其官衔而已,没有相权之实。
文献依据:《宋史 卷一百六十一·志一百一十四·职官一》
元朝
元朝期间设置平章政事一职,从一品,掌机务,属于第二阶级丞相,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第一级丞相是右丞相和左丞相。
另外元朝还设置参政二员,从二品,以副宰相身份参与朝政,其职位次于右丞、左丞
文献依据:《元史 卷八十五·志三十五·百官一》
明朝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效仿前朝制度,设置左、右丞相,统称为平章政事,又设置左、右丞,统称为参知政事,以统领众职。但是随着皇权加强,洪武九年朱元璋取消了平章政事、参知政事这两个丞相职称,洪武十三年罢中书省,即废丞相之职。就此,平章政事、参知政事这两个丞相别称退出了历史舞台。
文献依据:《明史 卷七十二·志四十八·职官一》
宰、相之名分别出现于商周及春秋之时,宰相连称始于战国。当时的所谓宰、相或宰相,地位均相当于丞相。后来,宰相一直沿用于整个封建社会。不过,除辽代设置“宰相”官职外,宰相一般只是一个习惯用语,用以指辅佐皇帝行使权力、处理国家政务的主要官吏,而不是一个正式官名。
在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长官都属于宰相,具体官职叫法是不同的,秦汉时叫丞相、相国、三公,唐朝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宋朝时称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是副宰相,明清时期叫内阁大学士等。
从时间上来看,宰相制度产生的时间更早,存在的时间更长,而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出现并存在于唐宋时期,时间较短。
所以,在唐宋时期,可以说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是宰相的别称,二者可以互称,其他时期二者没有关系,不能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