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4时多,天空依然热浪滚滚,惠州惠城区水口鹿江沥湿地公园周边,摊贩们已经把车停在路边,从车尾厢里熟练地拿出小推车,将一箱箱原材料,搬到这个小广场上。
夜幕下,惠州市区数十个类似鹿江沥湿地公园周边这样的夜市点灯火通明,人流涌动。夜间,惠州的“烟火气”在这些地方升腾。
龙丰夜市
夜幕下升腾的“烟火气”
龙丰夜市如今已成为惠州夜生活的热门打卡点,众多外地旅客慕名而来
地摊经济连接着以就业为代表的民生,在每一个摊主背后,可能是一个赖以为生的家庭。
“凌晨1时的大云寺夜市,人山人海。”短视频平台上,不少视频记录了惠州市江北街道大云寺夜市曾经的热闹场景。从视频可以看到,这条沿江路上,夜市摊贩绵延数公里,一直从东江公园沿着江边延伸到中信大桥下。
“好香啊!”还未步入龙丰夜市,烧烤、炸串、炒粉等小吃的香味扑鼻而来,引得路人连连赞叹。位于金花街的龙丰夜市,是惠州老牌特色小吃街,如今已成为惠州夜生活的热门打卡点,众多外地旅客慕名而来。
“唰!”摊主小朱熟练地将油柑和水按比例倒入搅拌机,按下启动键,油柑在高速旋转下被搅打成汁。见暂时没有人点单,小朱也没有闲着,赶忙准备饮品所需的材料,“要是来一拨客人,我的材料一下就用完了,现在不准备的话,等下会忙不过来的。”
话音刚落,不少食客陆陆续续驻足在摊位前下单,小朱马上忙碌起来。他说,除了周边的居民,不少从深圳、香港来惠州的游客也喜欢来龙丰夜市打卡,“有时候一天会来几拨香港人。”
潮流饮品,烧烤,儿童游乐,套圈圈,炸串,打气球。摇摇车,钓鱼,烤肠,果汁,摆件,卖衣服,涂鸦,让鹿江沥湿地公园原本就不大的广场,变得拥挤不堪。在广场中间,摊贩们只留出一条50—60厘米勉强可供电动车行走的通道。凉粉,豆腐花,绿豆沙,钵仔糕……叫卖声不绝于耳。南都记者粗略统计,在这个公园的小广场上,一共有45家摊位,共有7家柠檬茶,15家摊位直接摆在绿道上。不远处公园的另一个小广场上也有8家摊位,基本都是用灯带隔开,基本都是潮饮。
在奥林匹克花园周边,摊主“表哥”回忆,一年多前来奥林匹克花园周边摆摊卖牛杂的时候,并没有现在这么多摊贩。如今,每当夜幕降临,奥林匹克花园悦珑湾小区西侧便有近50户流动摊贩分布在人行道和车道上。在这里,小吃摊是“主力阵容”,还有一些摊贩摆卖新鲜瓜果蔬菜,一个接一个,足有120米长。六车道的大马路,只剩四车道可供机动车通过。
奥林匹克花园悦珑湾周边
“表哥”说,这里摆摊比较稳定,没有人争位置,偶尔会有人投诉,城管随时都有可能会来,“城管来了就收工,他不来就我忙我的,他是工作,我是生活。”
在居民郑先生看来,这些流动摊贩很大程度上便利了他与家人的生活。因为小区离商圈较远,周边的配套不完善,选择少,有时下班后肚子饿,点外卖送过来要等一个小时。如果小区门口有人摆摊,吃东西就更方便,家中老人买菜也不需要坐车到很远的市场去。
奥林匹克花园悦珑湾周边
同质化下的激烈竞争
产品同质化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
在奥林匹克花园周边卖凤爪凉皮的摊主说,他和妻子白天做电商,晚上兼职摆摊。他感慨地说:“每个摊位上的一盏灯,照亮的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赚钱吗?不一定。“在这个夜市里面,我们是最底层的。”在位于容屋一路的水口夜市摆摊卖成都钵钵鸡的娇姐说,今年是她在这里摆摊的第五个年头,因为摊位在主干道上,租金也最贵,每个月要3500元,路口拐角的摊位要便宜一些,要2000多元,都是交给身后的实体店铺。
就娇姐身后的这一家奶茶店,门前有四户流动摊贩,三户位于主干道,一户位于拐角处,每个月光是租金至少可以收12500元,一年大概可以收15万元。
“以前这条街上只有我在卖钵钵鸡,现在越来越多人跟我卖同样的东西。”娇姐说,对面不少摊贩都是近一年才到这里摆摊的,如今,产品同质化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
水口夜市
在鼎峰·花漫里周边,大约聚集了30户摊贩,夜晚11时30分,这里依然充满“烟火气”。烧烤档油烟升腾而起,摊贩热情叫卖,大部分摊贩营业到凌晨2时才撤走。一名卖手打柠檬茶的摊主说,自己刚刚高三毕业,特地在这里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因为柠檬茶的制作成本低,过程简单,很容易上手,所以选择了卖柠檬茶。但同一条马路上,有六七户摊贩卖同类型产品,竞争比较大。
鼎峰·花漫里周边
上升的摆摊成本
一期摊位茶饮类租金4500元一个月,小吃类租金3000元一个月,水电费用另算
而今,大云寺沿江边的摊贩已经被疏导离开,部分转移到大云寺斜对面的临时疏导区——花里头·潮聚公园。
场地运营方负责人说,摊位费用按照场地位置、售卖的品类来收取。一期共有摊位40个,茶饮类租金4500元一个月,小吃类租金3000元一个月,水电费用另算。二期共有摊位70个,每个摊位每周支付200元卫生费,水电费用另算。
一名售卖茶饮的摊主说,她在江边摆摊将近一年,目前转移到花里头摆摊一个多月,和以前在江边相比,摆摊成本有所上升,生意也大不如前,“好在暂时不亏钱。”
第一次来花里头的黄先生明显地感觉到,这里的地理位置不如原先在江边,“以前可以吹吹江风,看看江景,很舒服,现在搬到这里,一望过去全是铁皮。”
南都记者走访发现,花里头·潮聚公园在装修风格上复制了在江边休闲的“露营风”,大部分为露天摊位,时常会有驻场歌手在这里唱歌。除此之外,该市集还搭建了双层集装箱,作为室内休闲娱乐的区域,室外停车场最多可以停放400辆车,整个场地有安排多名执勤保安。
在花里头·潮聚公园东北方向约3公里处,临近江湾南岸二期,位于新江路的一块空地,一个新的集装箱夜市(又称“35号街区”)正在兴建。这是除花里头外,沿江流动摊贩转移到的另一个临时疏导区。
临近江湾南岸二期,正在兴建中的35号街区
晚上,这里路边停满小车和电动车,因为没有固定的停车位,车辆停放得较为随意。这里大概有46个摊位,地面上标有摊位的序号以及范围,方便商贩在指定处摆放。此处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也有小部分居住在周边的年轻夫妇带孩子来玩。据摊主介绍,这里一天晚上的租金为20元,其中包括了卫生费,但现场并没有看见专人打扫。
35号街区
南都记者致电负责此地招商的唐先生,他说,这里将建设为集装箱商业街,包含一期的餐饮区、汽车市场、营地酒吧,以及二期的儿童乐园。该项目预计9月中旬完工,大概可容纳100余个集装箱,每个集装箱月租4000元,各店铺门前会有一片空地供商户摆放桌椅,后续不再允许流动摊贩摆卖。
毋庸置疑,地摊经济,为城市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与实惠,但是给城市的环境卫生和城市治理带来了诸多不便,也是显而易见的。占道经营、卫生差、安全隐患……近年来,惠州针对地摊夜市的投诉常有出现,今年也是如此。
惠州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介绍,摊贩管理的难点主要原因是摊贩摆卖存在流动性、反复性强与零散分布的特点,管理难度较大,难以根治。
摊位占道经营,草坪也没幸免
在鼎峰·花漫里,单向三车道的马路,两侧的马路上密密麻麻摆放着摊位,只剩中间一条车道可供机动车通行,不少摊主还在人行道上搭起餐桌。在鹿江沥湿地公园,摊贩们用手中一捆捆发光的彩灯条,布设在摊位周围,代表着自己的摊位范围和区域。在原本公园的儿童游乐场,被一家“表姐的茶”圈出十几张桌子,用发光的灯带隔开,过往的骑车的孩子,不得不绕行。
鹿江沥湿地公园
一名炸串摊主说,城管有时候会下午来、有时候晚上过来,城管过来,他们就走。另一家摊主李先生说,过来摆摊已经半个月了,下午3到4点出摊,因为竞争大卖得便宜,每天最多卖30到40杯。这两位摊主也表示,“摆摊把路占了,是不对的。”
靠近小广场入口处的一家卖柠檬茶的摊贩,直接把4张易折叠的桌子摆在草坪上,市民购买柠檬茶之后,可以坐在公园的草坪上品饮。另一位卖鱿鱼的摊贩直接把巨大的餐车放在绿道上,嗞嗞冒烟的烧烤烟雾,让周边很多居民绕行马路边通过。旁边的一家烧烤档口,直接把一半的桌子放在绿道上,另一半放在规划的停车位上,晚上9点多,已经有代驾小哥在这里等待喝多了酒的市民。
除了堵塞交通的问题,南都记者还看到垃圾散落的问题。摊位旁、马路上有残余的塑料碗、餐厨垃圾和水渍。
鼎峰·花漫里小区附近,摊贩留下不少垃圾。
叫卖声不绝于耳煤气罐存安全隐患
在公园小广场的入口处,水口综合行政执法队此路段禁止摆摊设点的牌子下,一辆三轮车上的大喇叭一直叫个不停,“包红包甜的梅州无籽西瓜,2.3元一斤,现切现卖。”
旁边的一位老大爷说,以前他们还去公园的广场中间跳舞,现在已经被赶走了,“摆摊的直接把地方占了,周末有时候叫卖到晚上11点以后。”
市民吴先生说,本来住这里就是图个安静,现在江边路两侧车停得满满的,人行道上都在摆摊。草坪去年刚刚铺好,摊贩直接把桌子凳子放在草坪上,人们坐在草坪上吃东西,垃圾满地,这样下去绿化草坪无一幸免,之前还天天带娃去遛遛,现在坐在阳台上看下去就饱了。
对于流动摊贩,奥林匹克花园的居民郑先生也存在担忧。他认为,部分流动摊贩会使用燃气罐,这存在一定的消防安全隐患。“不出事还好,出事就麻烦了,如果要整治,希望执法的过程中多一些人情味。我们不反对摆摊,但还是希望他们摆摊的地方是一个安全、对大家都好的位置。”
摊贩和执法人员打“游击战”
对此,惠城区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摊贩管理的难点主要原因是,摊贩摆卖存在流动性、反复性强与零散分布的特点,占道经营的摊贩经常和执法人员打“游击战”,管理难度较大,难以根治。
该负责人说,还有摊贩在城管执法局门口盯梢,一旦执法车出动,他们立即有人给重点整治的区域通风报信,“城管执法肯定集中在市区严管路段以及投诉严重的路段,一个区域就那几个人,城管队员也不太可能长时间蹲守,流动摊贩会和我们‘躲猫猫’。”
惠州市城管执法局负责人介绍,当前,惠州城管执法部门对流动摊贩以规劝为主,对流动摊贩执法难,还有一个原因是执法的成本高,摊贩的违法成本低,执法城管至少2个人,罚款50、100元,还要做材料,走程序;如果他们罚款了,走了,居民不投诉了,也还好。“问题是你屡次规劝之后,不听;罚款了,还不听;只有严重影响居民交通、出行安全,存在安全隐患、屡教不改的,才会采取没收摆摊工具等措施,但这样也会引起他们的激烈反对。”
策划:刘岸然谢江涛
统筹:刘辉龙蔡雯
执行统筹:蒋奇政
采写/摄影:蒋奇政杨振华李晓慧王诗媛张嘉培实习生刘欣妮蔡逸飞郑坤炯李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