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英语: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简称埃塞俄比亚(台译衣索比亚),位于非洲东北,东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西同苏丹、南苏丹交界,南与肯尼亚接壤,北接厄立特里亚。
【历史与人民】
埃塞俄比亚人混血的特征明显。属于黑白混血人种。作为非洲最古老的国度之一的埃塞俄比亚,一百年多年前就被标签为“非洲代表、黑人希望”。 埃塞俄比亚虽然贫穷,然而人们却心态平和、待人有礼、知足常乐、和善守序。相比一些部族纷扰、民族厮杀、民众慵懒的非洲国家,文明程度要高很多。
【政府与党派】
今天埃塞俄比亚的执政集团“人民革命民主阵线”,原本就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大潮的一部分。1991年在武装夺取政权的同时,随着时代形势,宣布放弃国家和党纲原有的列宁主义路线,转向“革命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场经济发展方向,但至今党徽上仍是齿轮、麦穗、火炬、五星等红色元素,党内也以同志相称。
埃塞俄比亚实行联邦民主、多党选举体制,注册的有近20个全国性政党、约50个地方性党派。执政集团注重自身建设,巩固和加强农村地区的群众基础,在几次多党大选中,其党团在议会人民院约550个席位中基本保有500席左右。其余小党也多数是其友党。相对而言,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政治局势最稳定的国家,没有大的反对派,没有严重的宗教冲突,与中国和西方均关系良好。
更关键的,执政党埃革阵是一个成熟有力的执政精英集团。可持续的、超越个人威信的强统治力,是非洲最缺少的部分。
【政策与取向】
埃塞俄比亚坚持的基本政策为发展主义。在国家发展上,借鉴中国在过去积累的成功经验十分重要。中国是埃塞俄比亚值得学习的榜样和发展伙伴。作为领导人的共识,多年来,在制定国家具体发展措施上,各级官员曾多次到中国学习取经和接受培训,并参照中国的模式制定了五年一期的“经济增长和转型计划”(类似中国的五年规划),在确定了近期和中国的长期目标,内容页由以农业扶贫,改为大规模工业建设与发展。
在埃塞智库和宣传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埃塞国家电视台里,从新闻到音乐节目,充斥着“发展,发展,发展”,MTV里面到处是高速公路、水电大坝的镜头。正因如此,对外开放、出口加工、经济开发区、五年计划、复兴大坝……过去30年间,中国人熟悉的一幕幕,正在这个遥远的非洲国家上演。许多到过埃塞俄比亚的中国人反应,“这个国家,很像30年前的中国。”
与许多依赖矿产、石油资源繁荣起来的非洲国家不同,埃塞俄比亚民众只能依赖劳动致富。来自农村的年轻人来到大城市寻求梦想,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人口从前些年的300万迅速增长到500多万。但与很多贫困国家的“盲流”到大城市制造贫民窟不同,他们是廉价的、但受过初级教育训练的劳动力。 埃塞全国实行10年义务教育,包括小学8年、初中2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80%,高中和大学入学率分别为28%和17%。在最贫困国家里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数字。而近五六年来,埃塞俄比亚中学课本里还专门写入了那么一课:中国在近代也贫穷落后,但近几十年通过勤奋创造了经济奇迹;既然中国能由穷变富,那么我们埃塞俄比亚也能创造经济奇迹。这篇课文在埃塞俄比亚青年中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希望到中国学习的年轻人非常多。 而近年来,政府采取放开绝大部分投资领域、降低最低限额、简化审批程序、免税等措施加大吸引投资力度,来自中国、美国、印度和沙特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很快。同时,积极依靠世界银行、非洲发展基金等国际援助,学习中国搞基建,发展基础设施、能源和电信等基础性行业。
公共部门的投资拉动了私人商业的繁荣。如今,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就是一个大工地,到处都在热火朝天地建设,到处都能感受到民众对改善生活的热切渴望。 城市版图不断扩张,在昔日的城市远郊,新的商业中心正在成形,大片大片的新住宅小区正在兴建,几百栋新建的多层住宅拔地而起,替代了原本低矮的棚户区。成千上万的新市民特别是中等收入阶层正在排队,等待用房贷购买的住宅交付,还在寻思着买一辆汽车。 与此同时,伴随的货币供给的超长增长,房价五年内涨了4倍。相对当地人300多人民币的月工资,房价收入比高达20甚至30,远超过3-6的国际标准,一套房子得不吃不喝攒30年。 像这样的急速城市化进程,中国人是不是非常熟悉?
政府积极的产业政策】中国投资与基建,在非洲其他很多国家也能看到。但是,非洲过去十多年的局部繁荣,本质上多是中国拉动的结果。中国人辛勤劳动并发展经济,像尼日利亚和安哥拉这样的对华石油输出大国,赞比亚和刚果这样的铜矿大国,享受了资源价格上涨的红利。但这种建立在资源和能源价格高企波峰上的繁荣是脆弱的。 除了电力蕴藏,埃塞俄比亚没有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政府的政策是积极争取国际援助,积极发展工业;吸引投资,促进出口,追求国家的长远发展。他们在积极学习中国近40年来的经济开放过程和经验,想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市场发展初级加工业,给国家创汇。 因为兴建基础设施、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做法在中国取得了成功,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也让中国成为世界出口行业的领头羊。这个国家有一亿人口,其中一半在18岁以下,70%在30岁以下,这就意味着几千万人并且还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资源。而根据中资企业的实践,埃塞俄比亚工人的生产力水平经过一年训练,可以达到中国的70%。
【中国与埃塞俄比亚】 如今中国人已经成为埃塞俄比亚第一大外国人群体。中铁工中铁建、华为中兴、中国路桥(中国交建)、中地海外、中国水电(中国电建)、葛洲坝(中国能建)、三一重工等工程建设承包商和设备商在这里扎根。 它们在铁路项目本身带动下,深度参与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包括了房地产开发、土地整理改造(如火车站改造、填海)、物流、工业园、厂房(如钢结构厂)、设计咨询、工业矿业、国际贸易等。 同时,各家民营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到这里展开了制造业、建材等热门产品投资,商务考察的中国人开始大量进入埃塞。在这里,到处可见中国工头指挥当地工人干活的场景。
【目标与挑战】 埃塞俄比亚遵循了中国成功践行的国家主导大力投资的发展模式。虽然大多数非洲国家都寻求私营部门主导的发展模式,但埃塞俄比亚采纳了中国的五年计划和自上而下的方法,把重点放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上,比如首先是建立电力供应,然后发展轻工制造业,接着是重工业。 埃塞俄比亚的党和政府有着明确的发展战略和思路,有一整套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有一个非常清晰的发展路线图。国家发展目标蓬勃向上。他们的中期目标是,再经过两到三个“五年发展和转型计划”,到2030年,人均GDP达到菲律宾甚至印尼的水平——3000美元,彻底甩掉“最贫困国家”的帽子。 虽然埃塞俄比亚被形容为一个地区制造业强国,但数据显示,制造业目前在埃塞俄比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低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期。在2015年,制造业仅占埃塞俄比亚总附加价值的4.1%,远低于1997年7.8%的峰值。此外,制造业在埃塞俄比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实际上也低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其他国家。 但是在一些非洲国家,相当大一部分制造业活动是在其主要产业(例如尼日利亚石油冶炼以及肯尼亚农产品加工和包装)的副产品方面,而埃塞俄比亚生产的却是“相对高质量的出口产品”。
【结语】为改变落后局面,埃塞俄比亚一直在努力。包括建设一个坚强的执政党、坚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大兴基础设施建设、开办工业园区,引进制造业等,相信通过不断奋斗,埃塞俄比亚一定可以改变发展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