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角龙是角龙下目恐龙的一种,诞生于83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由于鼻骨一度穿过了眼孔,因此被科学家认为和弱角龙有着非常近的亲缘关系。第一批出土的戈壁角龙是一只未成年个体,头骨仅3.5厘米,位于蒙古国的南部地区。
戈壁角龙的体型
俄罗斯的古生物学院[db:tags]lifanov曾经就发表过一篇《蒙古晚白垩纪-小型角龙类小戈壁角龙》的文章,当时根据出土的幼年个体化石头骨仅3.5厘米,推测出戈壁角龙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可能性比较大,身长更是很难达到1米,可以说即便是在770多种恐龙中也只能排名靠后。
戈壁角龙的化石发现
戈壁角龙的第一批化石是在蒙古国南部发现的,当时就处于Khermin Tsav位置的Barun Goyot组地层,根据出土的仅3.5厘米的头骨进行分析,科学家认为它是一个未成年恐龙的可能很大,而之后根据鼻骨进入眼睛骨骼洞的特征,推断出它可能与罗氏弱角龙是近亲,而弱角龙科最早也是出现在亚洲的。
蒙古发现的恐龙
在亚洲发现了多达269种恐龙,在这其中中国是发现恐龙化石最多的国家,一共发现了至少181种恐龙,而蒙古则排名第四,也不算少,多达72种,蒙古发现的恐龙最大的一种是非凡龙,被称为超巨型恐龙,就像加尔瓦龙一样,体长最多可达23米,堪称一节火车车厢,而体型最小的则只有29厘米,叫做小驰龙,几乎和一只现代鸡一样大。
而在蒙古的所有恐龙之中诞生于白垩纪末期的恐龙占到了四分之三,大部分都是在8000-7000万年前开始出现的,其中最晚出现的叫做微角龙,在6500万年前才诞生,而最早的则叫做佛舞龙,在1.3亿年前就已经出现。
饰头龙是一种厚头龙类恐龙,诞生于8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体长仅1.5-2米,科学家推测它的体重也只有10-40公斤左右,属于小型恐龙的一种,主要是以植物为主食,最大的外形特征就是长有厚实的头顶骨,看起来就像是带了一个头盔一样,它也因此而得名。
饰头龙的外形特征
饰头龙和费尔干纳头龙一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长有一个非常坚硬的头顶骨,呈现三角形,整体看起来圆润且厚实,简直就是防御利器,不过科学家猜测它很可能也是一个武器,主要在雄性饰头龙求偶和争斗的时候相撞使用。饰头龙的头顶骨边缘还带有无数突出的尖刺,其实就是骨质肿块,看起来就像是自行车赛车头盔一样。
饰头龙的体长普遍可达2米,主要是使用两足进行行走和奔跑,后肢的脚趾基本上都是三角形的,其中第三个脚趾是最大的。饰头龙的下颌骨的前端牙齿只有一颗是犬齿状,而其他的基本都是矮三角形,因此也能看出它的食性大多是植食性。
饰头龙的化石发现
第一批发现的饰头龙化石是在蒙古国,其中包含了颅骨、前肢以及骨盆、尾椎骨等部分,在1982年的时候对它进行了命名和研究,由于饰头龙非常具有特色的头顶骨,因此他们也就以此取名,蒙古语的意思是“装饰的”,而古希腊语则是有“头部”的意思,所以最终就确定了饰头龙这一名字。
从饰头龙的化石来看,它和平头龙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比如他们的头顶都是非常平坦的,而上颌鼻孔则发育的非常优秀,并且在头顶骨带有节状凸起,只是平头龙要比饰头龙的整体身材大上至少1倍,单单是体长就可达3米。